作者:沈浩卿
拿到传统媒体上半年的成绩单,令人吃惊:综艺领先优势被网络追平、爆款剧缺位……上半年电视平台怎么了?
二季度电视综艺整体寡淡,且在网络综艺持续发起猛攻的对比之下,显得“战斗力”有所减弱。而内部格局上,电视综艺的竞争愈加激烈,尤其是一线卫视的周末季播节目,收视率上的差距愈来愈小。
上半年卫视电视剧
CSM52
城破
1
的仅有《风筝》《恋爱先生》《美好生活》《谈判官》《老男孩》《好久不见》《我的青春遇见你》七部,二季度的电视剧播出情况更不容乐观,就连
1%
的平均收视率,都成为一道难过的关。
根据群邑智库发布的数据,
2018
年上半年,所有频道整体开机率较
2017
年同期下降
12.7%
。央视频道组收视率较
2017
年同期仅下降
4.5%
,成为收视率下降最少的频道组;而省级卫视收视率较
2017
年同期下降
26.7%
,为
2018
年收视率下降最多的频道组。
央视频道组
2018
年收视份额扩大,收视份额增加
13.5%
,而卫视频道组收视份额下降,央视与卫视频道组
2018
年收视份额几乎持平。
央视频道组在
2018
年
2
月和
6
月收视率有较为明显的提升,主要得益于两大体育赛事
——2018
平昌冬奥会及
2018
俄罗斯世界杯。而省级卫视频道组
2018
年收视平平,收视率不断下滑。
从上半年整体收视排名来看,
CSM52
城,
4+
数据显示,全天时段湖南卫视排名第一,东方卫视排名第二。
CSM35
城,
4+
数据显示,全天时段前十卫视的排名基本变化,但各频道之间的差距有所缩小。
2018
年的电视综艺可谓是走到了十字路口。主要表现为综
N
代虽贡献核心收视但越来越显疲态;新综艺四处出击却还未形成收视的下一个增长点。
综
N
代的撑起了综艺收视的半壁江山,而这背后是其强大的观众群体和
IP
影响力。综
N
代的类型也愈加丰富多彩,多类型题材全面开花。
新综艺的收视差距与王牌综
N
代的差距正在缩小,一线卫视在孵化新综艺方面不遗余力,试图在众多新综艺中孵化出一个“综艺独角兽”来扭转综
N
代呈现的疲态,但新节目的高风险也不容忽视。
高收视的综艺仍集中在一线卫视平台:湖南、浙江、东方和江苏。卫视收视竞争的重点主要在周末档,具体而言,周五档,浙江卫视凭借户外真人秀领先,周六档,湖南卫视凭借棚内综艺领跑,周日档,东方卫视的喜剧节目优势明显。
一线卫视中,湖南卫视慢综艺代表作《向往的生活》第二季,为其上半年取得收视佳绩立下了汗马功劳。
2018
年湖南卫视虽然在多个细分领域进行了推新试验,但收视贡献还有待加强。如《声临其境》和《我是大侦探》虽然收视未达爆款标准,但获得了高口碑和高话题量。
浙江卫视
2018
上半年的综艺数量依旧在一线卫视中领先,多数为户外竞技真人秀,其中跑男收视最高。浙江卫视在青春、音乐、文化等类型上也有拓展,包括《最优的我们》《异口同声》《同一堂课》,这些节目在收视和话题度上还未激起较大的关注,未来可能会有进一步成长空间。
东方卫视上半年的收视主力依旧是综
N
代,尤其是喜剧,不仅有《欢乐喜剧人》还有新节目《今夜现场秀》,但新节目的表现似乎未达预期。相较而言,情感类综艺《完美搭档》《中国新相亲》和《青春同学会》表现较好,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新舞林大会》,深挖老
IP
,创新出新价值,开播后获得巨大关注,未来爆发可期。
江苏卫视
2018
年上新节目也较多,除了综
N
代《最强大脑之燃烧吧大脑》表现出色,《三个院子》《有话非要说》《嗨!唱起来》等新节目,类型涉及谈话、相亲、音乐、慢综艺、文化等类型,多点突破进行探索,其中,《新相亲时代》表现最为突围,甚至超过了部分强势综
N
代。
此外,随着整个综艺制作产业的成熟发展,
2018
年上半年,已有更多创意题材和高质量的植入,成倍地在综艺营销中涌现,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品牌主的营销投资回报率。
2018
年过半,五大卫视逐鹿影视市场,内容与平台加持为剧集蓄力。
内容方面,剧集数量大而质量良莠不齐,青春都市题材增多,重播剧占比上升,古装占比下降;
形式方面,“台网联动,网快台慢”的播出模式对传统电视台的收视形成了一定冲击,从传统宣传、广告投放、线下活动到融媒体推广,卫视宣推手法不断升级,花样百出。
题材方面,今年上半年播出剧目中都市情感剧占了半壁江山,其次是年代谍战题材;而上半年的电视荧屏上播出的古装剧少之又少,仅
1
部古装悬疑剧《花谢花飞花满天》表现尚可,古装大剧缺席亦被业界认为是上半年爆款难觅的原因之一。
纵观
2018
年电视剧收视
TOP
榜单,领衔上半年收视榜的是在东方卫视北京卫视岁末年初播出的年代谍战剧《风筝》,其收获了
1.615%
的收视率;紧随其后的是东方卫视播出的由靳东、江疏影主演的都市情感剧《恋爱先生》,
CSM52
城收视率为
1.561%
。
上半年收视破
1
的剧目明显少于去年同期
;而五大卫视基本包揽
TOP20
剧目,其中东方卫视占据最多,北京、湖南、江苏的优势也非常突出。
可以看出,题材定位准确、优质内容持续领先输出以及强势平台和剧场品牌的加持是卫视发展的不二法门。
上半年受相关政策的影响,《如懿传》《巴清传》等都未能如期播出,电视剧市场整体呈现一定的低迷态势,此前,业界曾预测今年电视荧屏或会掀起一阵大男主戏热潮,但《军师联盟》等大男主戏因为势单力薄并没有掀起大男主电视剧的热潮。
2018
年,在理论上是该属于现实题材电视剧作品爆发的一年。
下半年现实题材剧依旧是荧屏主力,包括《创业时代》《欲望之城》《拼图》等,但是,我们仍需注意到,题材本身并不完全决定成败,决定成败之关键仍然在于作品之于类型的创新与突围、作品之于市场的理解与把握。对于已经进入工业化生产的中国电视剧产业来说,下半年的爆款几率还是值得期待的。
2018
是卫视综艺平淡的一年,这一年里唯一起波澜的是年初由《向往的生活》领衔的慢综市场,网络热度持续发酵。随后市场紧跟潮流播出了大量慢综节目,但收效甚微,市场也趋于饱和。从
2018
年综艺迹象来看,慢综节目缩减,文化节目井喷,在广电的号召下,诗词、文化、纪录片等类型节目层出不穷,同样的,下半年还将继续。
从几大头部卫视的下半年综艺编排来看,大部分周末季播节目是延续之前表现较好的综
N
代。在新节目开发中,各个卫视都大多聚焦舞蹈、科创、文化类节目。各大卫视的节目布局依旧延续了之前的战略思路:重点布局优势时段,王牌节目带动新节目。
多档重量级节目扎堆布局暑期档,浙江卫视王牌
“
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