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荔枝上市的季节。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到水果店里摆着红艳艳的荔枝,看上去特别诱人,于是我就买了一些带回家给孩子尝尝。
刚到家叫宝宝来吃,被我妈给喝止了:最近好多人都在说吃荔枝死了10个孩子,别给孩子吃了,还给我看了下最近的新闻。
我带着将信将疑的态度看了下,看完后我就告诉我妈,这个新闻没有你担心的那么恐怖,这么好吃的荔枝,吃一点完全不用担心。
最近大家热议的这个“新闻”,其实根本算不上新闻。
网上文章里说的“空腹吃荔枝致10个孩子死亡”这个事情其实不是最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而是学术研究里的案例分析。
引用的研究
这个研究是2000年发表在《广西医学》杂志一个临床案例分析,研究分析了“
1999年6月中旬至7月
,71例来自种植荔枝产区或荔枝收购区的患儿”,最终这些患儿因为荔枝病“治愈61例,死亡10例”。
所以,
这个事情其实是近十年前的案例,根本不是最近发生的。
虽然这个研究中的确有10个死亡案例,但作为临床研究,它收集的都是一些比
较严重的案例,并不表示所有人吃了荔枝都会出现这种问题。
考虑到案例数并不高,可以认为这只是一种小概率的风险
,也不用太担心。你总不能因为有人出车祸就不敢出门了吧?
听我讲完这些 ,我妈提心吊胆的心才稍微放了一点下来。不过我妈还是不放心:
那荔枝病又是怎么回事呢?
荔枝病的说法在民间一直流传。那么什么是荔枝病呢?
很多人吃完荔枝后会低血糖、头晕,还有人将这种现象称为“荔枝病”。但也有人认为,荔枝病并不是指荔枝引发的低血糖,而是一种急性神经系统疾病,只是许多病人同时具有低血糖症状而已。
为什么会出现荔枝病?一开始人们都认为这是荔枝中的果糖惹的祸。
荔枝中含有大量的糖,而且很大一部分是果糖。果糖比蔗糖和葡萄糖都要甜,这也是荔枝很甜的原因。
而且,果糖和葡萄糖虽然化学结构很相似,但人体内的代谢途径完全不同。果糖会直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吃太多荔枝后就会刺激胰岛素分泌,在胰岛素往下拉低血糖的时候经常不能及时收住劲儿,就使血糖降得太低,最终引起低血糖症状。
不过,这种解释其实也有它的问题。因为荔枝中的果糖虽然不少,但还有很多食物中都有大量的果糖,比如大枣、葡萄以及葡萄干、无花果、梨、樱桃等等,我们现在吃的很多加工食品还会用到果葡糖浆,为什么都没事呢?所以,说荔枝病的元凶是果糖可能是冤枉它了。
发表在柳叶刀上的研究
科学家后来发现,导致荔枝病的原因是因为荔枝中存在着两种毒素:
次甘氨酸A
(Hypoglycin-A)和
α-亚甲环丙基甘胺酸
(α-(Methylenecyclopropyl) glycine, MCPG),这两种毒素会影响人体的糖代谢。
这项研究发表在了2017年的《柳叶刀》杂志上。小孩子由于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发生荔枝病的风险也更高。
说到毒素,我妈就更担心了。那到底还能不能给孩子吃荔枝呢?
其实是可以的。作为一种水果,荔枝也有水果的优势,比如 它的维生素C比较丰富,关键是它好吃啊,不然皇帝也不会为了博美人一笑不远万里要人送荔枝了。
虽然荔枝中的毒素可能导致荔枝病,但是还有两种重要的前提——“
空腹
”与“
大量吃
”。
发表在柳叶刀的上那个研究对400多个案例分析发现:很多荔枝病的孩子们都是在果园里玩,玩累了饿了就捡了很多掉在地上的荔枝来吃,由于荔枝好吃就吃了很多,晚上回家后就不吃晚饭,到半夜的时候开始出现“荔枝病”症状。所以,只要孩子不是空腹地吃很多荔枝,就不用太担心。
很多人关心的是,那么吃多少比较安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