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陈海贤
动机在杭州(陈海贤)的个人公众号,主要用来发我自己原创的关于幸福和成长的活动、问答、文章和书评。
51好读  ›  专栏  ›  陈海贤

我爱你,但不喜欢你

陈海贤  · 公众号  ·  · 2025-01-08 11:1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如果您想按时看到我的文章信息,请点击蓝字(陈海贤)关注>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



按:


女儿慢慢长大,多了很多莫名的忧郁。有一次她觉得我们没有关照她的情绪,开始哭闹。妈妈当然脸色不好看。女儿就哭着问:


“妈妈你爱我吗?


妈妈很无奈地说:“当然爱。你是我女儿,怎么会不爱。”


可这也并没有安慰到她,她继续问:“那如果我不是你女儿呢,你还会爱我吗?”还没等妈妈回答,她就自己说:


“如果我不是你女儿,你肯定不爱我。因为你总是觉得我不够好。你不喜欢我。


女儿已经不满足作为一个女儿所得到的爱,她想要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被喜欢。这样她才会觉得自己足够好。

可问题就是,爱的人,偏偏经常就少了这种喜欢。


我们训练营有一个同学,在不容易的环境中长大。像很多人的妈妈一样,她的妈妈有那个时代留下的创伤,所以总是打骂她。她知道妈妈的苦,一心想做一个孝顺的好女儿,就一直努力够妈妈的期待,最后读了好学校,又到国外留学,有了很好的事业和前程。


可这并非没有代价。就像很多人一样,她不喜欢自己妈妈的样子,却又不知不觉变成了妈妈的样子。当她有了女儿,她也用妈妈对她的方式打压和控制。


好在她的女儿是比她更强的一代,至少她敢于跟妈妈说不。她的打骂遭到了女儿的激烈反对。两人一直纠缠不休,直到有一天女儿跟她说:


“妈妈你知道吗?我爱你,可是我不喜欢你。”

这句话如晴天霹雳,把她惊醒。从此她放下了控制,开始了自己转变的旅程。


我一直在想这句话的力量。我们总以为,喜欢和爱只是程度的区别。喜欢是淡一点的爱,爱是浓烈一些的喜欢。但其实,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情感。


喜欢是欣赏和认可,而爱,是离不开。

也正因为如此,爱的人,我们常常喜欢不起来。而很多痛苦的感情,都来源于此。


为什么会这样呢?也许是因为,当我们爱了,就会多很多期待,这种期待会变成控制,而期待落空又会变成挫折;也许是因为,我们自己其实也不是那么喜欢自己,而我们爱的人,恰巧是我们的一部分,因此我们也很难喜欢他;也许是因为,只有这种黏黏糊糊、纠纠缠缠的关系,才让我们感觉到在一起的亲近,否则我们就会觉得孤独……


无论是什么,爱却不喜欢都会变成一种伤害。



前几天,我跟训练的一位女士连麦。这个女士说,自己的人生索然无味,想要转变,却因为父母的反对,而没有完成。按她的说法,她的生活是妈妈塑造的。她原来喜欢音乐,也很擅长主持,却应妈妈的要求,找了份没有挑战的工作;曾有一个男朋友,因为妈妈的反对,也分手了。她讲很多无奈,讲不过两句,都会回到妈妈的态度和对妈妈的控制上来。


我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她太关注父母的需要了。从孩子时候“父母想要的,就是我想做的”的“求认可”,到长大一点“父母想要的,就是我不想做的”的“求独立”,她已经分不清,什么是她自己想要的,什么只是为了反对父母的反对。


当我问她:“除开父母赞成和反对,你自己到底怎么想这个问题?”时,她却惊愕地说:“我不知道。我从来没有这么想过。”


我问她:“那你为什么这么想要独立,却又这么担心父母会反对?”


她无奈地说:“毕竟他们是我的父母,我爱他们,不想让他们难过。”


我和她讲了爱和喜欢的区别。我问她,你觉得父母喜欢你吗?她摇了摇头说,不喜欢。我又问她,那你喜欢他们吗?她又摇了摇头说,不喜欢。


我又问:“那你喜欢自己吗?”


她还是摇了摇头,说:“不喜欢。”


我想了想说: “如果这样,就从喜欢自己开始。如果我们不能让父母喜欢,也不能把他们变成我们喜欢的人,我们至少可以改变自己,来让自己喜欢一点。并不一定要他们喜欢,我们才能喜欢自己。”


是啊。在多少段爱里,我们其实是渴望着喜欢。那是我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所渴望的被认同和接纳。 而在有些关系里,这些求不得的喜欢,比爱更珍贵。




1月17日(周五),中午12:00。
我将在直播间与和你一起探讨: 新的一年,如何重新找回自己?

欢迎大家预约直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