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化学加
看化学加的文章,长智慧;访问并用好化学加网(www.huaxuejia.cn)的资源、服务,涨财富。化学加,必须有趣有料有温度!放弃关注,您忽视的不仅仅是化学,更忽视了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分子科学前沿  ·  浙理工童再再课题组JACS:基于flat-o ... ·  2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浙大杨明英/港中文毛传斌AM:皮质骨样层状结 ... ·  3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浙工大郑司雨/杨晋涛团队Mater. ... ·  4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东南大学李全院士团队Angew: ... ·  4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财政部官宣: 国家奖学金,涨了!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化学加

上海交通大学刘家旺课题组Angew:光氧化还原/钯协同催化外消旋杂联芳基卤化物与CO₂的对映收敛羧基化反应

化学加  · 公众号  · 化学  · 2024-08-20 07:55

正文

导读

二氧化碳(CO2)作为一种储量丰富、无毒且可持续的碳资源,其高效转化合成多种高附加值化学品受到了化学家们的广泛关注。过去几十年,研究者们已经发展出一系列方法将CO2转化为多种羧酸类化合物,但是由于CO2自身的热力学稳定性和动力学惰性,其转化通常需要较苛刻的条件;此外,CO2非极性的分子结构使得其与金属的配位能力较弱。因此以CO2为原料,通过金属催化不对称碳-碳键形成来合成手性羧酸一直是该领域的挑战性难题。尽管近年来也有一些CO2不对称催化转化的报道,但大多数都集中在中心手性的构建,而利用CO2的不对称羧化反应构建轴手性羰基化合物的研究还很少。近十年来,光氧化还原与过渡金属协同催化体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单一催化体系相比,该协同催化体系将光催化和过渡金属催化的优势相结合,不仅打破了传统金属催化的反应模式,而且光催化体系的引入使得催化金属的价态更加丰富可调,从而带来新的反应性能。除此之外,光催化和金属催化这两个独立的催化循环能够实现更加精细的反应性和选择性调控。    



正文

图1. 光氧化还原/过渡金属协同催化CO2的不对称羧化反应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刘家旺课题组利用光/钯协同催化体系,发展了联杂芳环(类)卤代物与CO2以及烷基溴化物的串联不对称羧化和原位酯化反应,通过动态动力学不对称转化过程,成功实现了CO2参与轴手性酯的高效、高选择性合成(图1)。机理研究表明:加入烷基溴原位快速捕获手性羧基阴离子中间体从而生成构象稳定的轴手性酯,是反应取得成功的关键。    

图2 烷基溴化物底物拓展

作者以1-(2-溴萘-1-基)异喹啉1a和1-溴正己烷2a作为模板底物,以4CzIPN为光催化剂,Pd(acac)2作为钯催化剂前体,(R)-BTFM-Garphos (L1) 为手性配体,DIPEA作为还原剂,碳酸铯作碱,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和4Å分子筛作为反应添加剂,NN-二甲基乙酰胺作溶剂,在一个大气压CO2氛围以及455 nm蓝光照射下,16 ℃反应24小时,即可以89%的分离产率以及96%的ee值得到产物3aa。在最优反应条件下,作者首先对烷基溴底物适用范围进行了考察,不同链长的烷基溴化物(3ab-3ae)都能以较高的化学选择性和高对映选择性 (92-96% ee) 生成相应的产物。此外,含有环丙烷(3af)、烯基(3ag-3ah)、甲氧基(3ai)、苯氧基(3aj)、酯基(3ak)、氰基(3al-3am)、三氟甲基(3an)等取代基的底物也能很好地兼容,以良好到优异的化学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得到轴手性羧酸酯产物。当使用含有烷基氯或烷基氟的底物时,其化学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也没有影响(3ao-3ap)。含有不同官能团如甲基磺酰基(3aq)、膦酸酯盐(3ar)、酰胺(3at)和酮(3ax)的底物均表现出较好的反应性和立体选择性。一系列杂环,例如呋喃、苯并呋喃和喹啉能很好地在反应中兼容,以良好到较高的化学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得到轴手性羧酸酯产物(产率可达89%,ee最高为96%)。使用含有药物片段,如伊索克酸(3acc )、布洛芬(3add)和二丙酮-d-葡萄糖(3aee)的底物时,反应也能顺利发生。    

在对烷基溴底物完成考察后,作者还对联杂芳环卤代物进行了考察。萘环4位和5位被甲氧基、甲基、氟和苯基取代时,反应也能顺利发生。值得注意的是,大位阻底物(1i)也以高对映选择性得到相应的产物。此外,作者还继续探索了异喹啉环上含有不同取代基的底物。当异喹啉环上含有苯基、氯、甲基、酯基、氰基以及酮等官能团时反应均能顺利进行。除此之外,含有喹唑啉环的杂芳基溴化物在该催化反应中也表现良好。当喹唑啉环4、5和6位上携带不同取代基时,反应的产率和对映选择性得以保持。    

图3联杂芳环卤代物底物拓展    

图4机理研究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钯/光氧化还原协同催化体系对于该反应的影响,作者进行了一系列控制实验。首先,研究了钯催化剂[Pd(acac)2/L1]和光催化剂(4CzIPN)的配比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钯催化剂和光催化剂的比例为1:1时,3aa的产率和ee值同时达到最高峰值,表明在此催化剂比例下协同作用效果最佳。然后,在标准反应条件下进行动力学研究。随着原料1a的消耗,3aj的产率逐渐增加,3aj的ee值几乎恒定维持在>90%的水平,并且观察到回收原料1a的ee值一直比较低。以上结果表明,在Pd/L1存在的情况下,该羧化反应是非理想的动力学拆分过程。在该动力学研究中,作者还观察到烷基溴化物2j会经历脱卤氢化过程生成5j。为了对反应历程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作者进行了自由基钟实验,当使用溴甲基环丙烷时,没有监测到相应的开环产物。并且当使用6-溴-1-己烯时,也没有监测到相应的环化产物。以上实验结果表明,烷基溴化物生成酯的过程不涉及自由基过程。接着,作者研究了不同类型烷基卤化物对反应的影响。在使用(3-氯丙基)苯或(3-碘丙基)苯代替(3-溴丙基)苯(2d)的反应中,没有检测到目标产物3ad。在(3-氯丙基)苯的情况下,1a与CO2的羧化反应顺利发生,但由于氯作为阴离子的离去能力较差,导致随后的取代反应不能顺利进行。因此,芳基羧酸阴离子6aa'的产率为80%,ee值为6%。在(3-碘丙基)苯的情况下,羧化反应没有进行,这可能是在该体系下由于烷基碘化物更容易还原,从而阻碍了羧化反应的顺利进行。上述所有实验结果均表明羧酸阴离子和烷基溴之间进行SN2取代反应得到了相应的酯化产物。接着,作者对反应中加入的3a的当量进行了研究,旨在研究羧酸阴离子和烷基溴化物之间SN2取代反应对目标产物对映选择性的影响。正如预期的那样,当增加2a的浓度时,3aa的产率和ee值都得到了提高。此外,作者对手性羧酸阴离子的稳定性进行了探究,在标准条件下,生成的羧酸6aa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外消旋化。相比之下,轴手性羧酸6aa与烷基溴2a原位酯化得到的化合物3aa即使在80 °C下加热也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和以往文献报道,作者提出了一个可能的催化循环。首先,PdII/L1配合物在反应体系下被还原为Pd0/L1,然后与外消旋异芳基溴1a配位并氧化加成,形成环钯物种AA',随后进行差向异构化,在手性配体L1的诱导下实现去消旋化过程。已有文献报道表明,由于反应能垒较高,二价的环钯物种AA'不会与CO2发生羧化。因此,它们将经历单电子还原过程,产生一价芳基钯物种ArPdIL*(BB')物种。在此单电子还原过程中,差向异构化可以继续进行。随后一价芳基钯物种ArPdIL*(BB')会与CO2发生配位和迁移插入,得到中间体C。羧酸钯C将被烷基溴2a原位捕获,并且快速进行SN2反应得到相应的轴手性酯3aa。最后,释放的PdIL*物种被还原为Pd0L*,完成整个催化循环。


总结

总之,该工作开发了一种高效的光氧化还原/钯协同催化体系,实现了CO2参与的轴手性酯的合成,反应具有对映选择性高、底物范围广以及官能团耐受性强等优点。反应成功的关键在于加入烷基溴原位快速捕获手性羧基阴离子从而产生构象稳定的轴手性酯。该反应不仅为轴手性羧酸酯的合成提供了简洁温和的路线,同时也为二氧化碳的不对称转化提供了新思路。

该研究工作近期以Synergistic Photoredox/Palladium Catalyzed Enantioconvergent Carboxylation of Racemic Heterobiaryl (Pseudo)Halides with CO2为题发表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