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从诗词的角度探讨了人生的不同阶段以及与之相关的情感体验。文中引用了多首古诗,以表达人到中年的孤独、经历、遗憾和对生活的理解。同时,文章也提醒人们珍惜眼前人和时间,向前看。
文章描述了中年人的孤独和经历,如张爱玲在《半生缘》中的描写,以及通过引用古诗表达了中年人的心境和体验。
文章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人和事,活在当下,并向前看。表达了尽管生活中有遗憾和无常,但仍应尽力活得绚丽些,不辜负自己。
*贴片含广告
来源 | 诗词世界
(ID: shicishijie)
一个人总要到了一定年龄,才能恍然醒悟许多东西,才能比较清楚明白活着的意义。
人生就像一首诗,当我们年轻的时候,往往读不懂它。
只有等我们经历过世间沧桑,经历过和那些诗人相似的经历时,才能真的读懂。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被称为史上最孤独的小诗的《江雪》,是多少中年人真实的写照:
人生纵有万千姿态,唯中年得千万孤独。
张爱玲在《半生缘》里写道:“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人到中年,谁还会包容你的任性、理解你的辛酸?
一个又一个睁开眼的夜里,剩下也许只有孤独相伴。
有一种孤独,叫做人到中年。
《丑奴儿》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年少时以为自己懂得了人生的愁苦,侃侃而谈生活的不如意,仿佛自己是一个洞穿世事的智者,能够看清楚生活的真相,面对生活的苦难。
经历了一些事情,受过的一些挫折后,才发现,真正的愁苦是说不出的。有些事情不知道如何说,向谁说,只能自己消化。
《虞美人》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年少时,意气风发,纵情歌酒,中年时,失意低沉,患得患失。
到了暮年,把该放下的放下,该看清的看清后,才懂得,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悲欢离合自有天意,既然如此,有何必感叹呢!顺其自然吧!
《唐多令》
宋·刘过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
二十年重过南楼。
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
旧江山浑是新愁。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诗人说:我眼前满目是苍凉的旧江山,又平添了无尽的绵绵新愁。想要买上桂花,带着美酒一同去水上泛舟逍遥一番。但却没有了少年时那种豪迈的意气。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仔细想想时间这个话题,总是让人悲伤。
虽然行至中年,终不似,少年游,但愿我们还是有载酒买花的年少憧憬。
《浣溪沙》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人生如果不经历失去,又如何懂得珍惜的可贵。
人生如果不经历繁华,又如何懂得平淡的可贵。
经历了轰轰烈烈,才懂平平淡淡才是真。
平凡才是生活,一切都将归于平淡。
《武陵春》
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人到中年,经历得多了,遗憾自然也就多了。
这种物是人非之感,也总是让人觉得无力面对。
我们总想“以前我要是......”就好了,但时间永远不会回头,人活一世,还是要学会向前看。
《江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