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远近
从民艺出发,带你亲身体验、参与、创造属于中国的美学。 官网 www.far-near.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远近

亲手搭建理想里的栖息场,做一个犀牛寨的承诺 | 民艺活化乡村

远近  · 公众号  ·  · 2017-08-02 18:1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我们都知道其实自己的力量很渺小

我们不敢承诺真的可以带来多大的改变

甚至有时候会怀疑人生

我们的努力到底是不是真实地有价值


但当本地人从抱着臂膀到凑过来看看你在做什么

再到你来我什么都配合

谁还会再去理有没有意义、有没有价值

去做就好了啊


在重庆武隆,桃源境

让情怀扎根乡土,在心安处找寻自我


我们25个,还有什么不可能?

亲手搭建理想里的栖息场,做出一个犀牛寨的承诺


在心里,我们未曾离别过


01
Experiencing

Be cool & Be valueable

Live a cozy life


远近在民艺活化乡村的项目中, 秉持设计思维思路,结合人类学、社会学方法而实践 。我们走进犀牛寨,认识静谧了几百年的村庄,在融合小村文创阿郁老师的创意营销和品牌故事的指导下,开启犀牛寨创变旅程。


我们从遥远的都市来,台北、香港、北京、济南、顺德、中山、重庆……跨越海洋,跋涉上千公里,在一个仅有45户人家的村庄里,我们同吃同住同创造, 我们在这里,生活


晨起在“犀牛池”边儿遛弯,下午在犀牛洞里避暑,晚上躺在房顶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一日三餐都是村儿里人自己种的蔬菜,西红柿的籽是自然熟那么大,新鲜玉米的甜糯是没吃到无法言说的惊喜,怎么说呢,几乎所有人7天后都胖了一圈嗯(没有我);与本地的阿爷阿婆鸡同鸭讲的谈天说地, 像有认识了几十年毫无隔阂


也特别感谢热爱远近和远近创造的生活方式与社会创新方法的你们,如果没有你,这一切又怎么会实现;如果没有你,这星空怎么会那么耀眼; 如果没有你,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省略几万字的爱与几万滴的泪)。


村子和我们


02
Learning

Social innovation、field research

Design thinking


犀牛寨是一个非典型旅游村寨,政府依托其周边的“仙女山、天坑地缝”等自然资源,其他主要景点为其导流,定位其为土家族(奥,他们真的都是汉族)民俗风情村寨。


乡村创变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小村文创已经有入驻犀牛寨半年余,已完成村况普查,村庄关系梳理,村庄资源梳理,为当地农家乐/民宿主人进行培训等事宜。


这7天的共创,我们期待在犀牛寨挖掘和制造体验内容,通过用品牌的定位用说故事的方法,用创意为村庄的多元发展而努力。


在创变期间,远近团队为大家赋能,设计有《目的地品牌营销课》、《一村一物一故事课》、《田野调查模拟访谈方法》、《设计思维入门课程》,让或曾对“民艺活化乡村”陌生的宝宝们,能够走进场景中,学习、成长。

重庆话工作坊

我挚爱的阿郁老师的目的地品牌营销课

诺诺诺,认真的你最美


在饭桌上也有讨论与分享


03
Creation

cultural、enconomical、ecological

make the dream come true


创变从提出问题开始,在小村文创团队的带领下,我们认识并走进了犀牛寨,但如何创变、创变什么,不论对项目成员,或远近或小村而言,在项目伊始都仍饱含未知;而我们在一轮又一轮的头脑风暴、村庄走访、问题梳理、方案提案、模型测试中,雏形初现,从0到1,你1到完美,从一脸懵逼到创意满满,鬼知道,我们都经历了什么。


思考思考思考,脑暴脑暴脑暴



04
Marketing

make branding stories

tourist economy

cool in heating summer


犀牛寨在武隆世外桃源沉寂了几百年,为外人道只这一二年,成为酷暑里的一抹清凉,这几天时节刚好是“大暑”,除却太阳直射,我们在寨子里依旧如鱼得水,不进重庆是真是不知道山里有多凉快(出山对比后我才感知到幸福多可贵)。


为了让气味相投的人能在这里自由自寨,我们以明信片为载体,诉说这个村庄的品牌故事。2小时工作坊,看看胖友们完成的佳作,怎么说呢,浑然天成嗯。


当日票选最佳,有场景有故事,作者林子


摆拍胜地:竹林



05
Practise

make a branding story

research,analysis,insights



玩真的——field research,对我们而言,等于是“临床”,进入真实的场景实战,这场景可能是乡村,可能是社区,可能是基于人的体验经济设计…


基于真实场景的实地调查,分析与提出问题,验证需求的真实性,提出解决方案。


提案,来说说我们对犀牛寨全境慢游的想法



犀牛物产之吴大爷家的蜂蜜


犀牛寨之溶洞探险攻略


在犀牛寨学做一个特色菜肴之打糯米粑粑



06
Achievement

proposal、solution

friendship、cultural identity

economic benefit


一个旅行,你心甘情愿为乡创而熬夜到6点,说好了的休闲放松度假呢?一个旅行,你们争执到面红耳赤、波涛汹涌,说好了的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呢?对对对,研学营队就是能让大家迅猛地从你我成为我们,小伙伴Kelly说,把这一年度的戏份都上演完结了,完全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融入得很快,就是融入很爱小伙伴们,就是在吃饭的时候吃很多,吃更多(嗯,你们有更棒pang)!


你们经常挤休息的时间奋斗做提案

你们真实地走进村民家验证需求与方案

实地勘测中的溶洞探秘



向右拖动美丽的彩蛋

设计食材采摘与特色菜肴体验基地

通过蜂桶的故事诉说蜂蜜的溯源


提案后的样子,所有人都超棒嗯



07
Celebration

get-together with villagers

lighting up ceremony


相聚离开都有时候,我们有好好的感受;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但我们为犀牛寨村民点灯的心意,永远都在。太阳下山,小路漆黑,灯光点点,希望能照亮你心里的路。


最后一聚,跟村民们吃吃饭,喝喝酒,聊聊天,寨口乘凉看篝火,这一刻,静止。




从2014年10月开始,远近行走在乡野间,走访手艺和手艺人、链接有趣且美的人和事、一个个村落,一片片田野,一个个笑颜,一双双手。


传承,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生活、喜悦、表达,如林间的风,山间的水,不止息。


我们为村落建设了文化传承中心; 发起手艺人培训计划;发起乡村合作社,帮助村民组建合作社,建立有秩序的组织,对应从旅行接待到手艺生产到传承学习等多维度的村落建设。


2016年发起了 民艺青年 项目,带领大学生到民艺村落中,培训学生田野工作方法与设计思维,辅导他们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民艺村落具体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和解决。 用青年的力量,培育民艺的沃土;用民艺之美和劳动者的人性之美,培养青年对社会的关注和奉献


2017年发起 民艺再造乡土” 项目——用每一个细胞探求乡土的可能性,用民艺再造乡土,表达自然、文明与人类的关系,地方振兴经济与文化传承的转机。


嗯彩蛋,做人点都要crazy一哈啊嘛

感谢拍摄至凌晨3点的kelly

来自犀牛寨的星轨



文:阿冰,图:维恩瑞可和重庆项目的小伙伴们,爱您

特别鸣谢Kelly星轨即其他供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