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秦龙】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3月5日上午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
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000亿元
。为系统解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
行
超长期特别国债
,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
1万亿元
。
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到,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安排
7000亿元
。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额度分配向项目准备充分、投资效率较高的地区倾斜。
对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这一举措,现代咨询集团董事长丁伯康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2024年专项债发行节奏继续保持前置,且新增专项债券较上年同期更多,主要原因是
受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土地市场低迷等多重因素所致。2023年虽然我国31个省份财政收入全部实现正增长,但增长速度较为乏力,其中地方政府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依然同比下降较大。因此,今年专项债的拟发行节奏和规模,体现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的导向。
丁伯康认为,报告中提出今年要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
如“三大工程”中的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项目将获得支持
。此外,报告提出的额度分配向项目准备充分、投资效率较高的地区倾斜。
河南等经济大省要充分发挥条件好、实力强、突破能力强等优势,用好专项债资金,带头攻克难题和挑战,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
对此,丁伯康分析,
首先
,超长期特别国债主要投向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地方专项债券同样支持项目建设,但在发行期限上要短于超长期特别国债,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地方政府及国企平台公司的融资需求,以及基建投资回报周期逐渐拉长的趋势;
其次
,地方债务和城投债务风险,虽然一揽子化债政策的实施落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债务压力和风险度,但债务风险问题依然存在,监管持不放松态度。地方财政持续处于紧平衡状态,债务问题非一日之寒,既要完成化债任务,同时要发展地方产业,超长期特别国债能为地方边化债边发展争取更多时间;
再次
,持续的债务置换和新增融资的成本压降是当前地方政府及平台公司的一项主要工作,超长期特别国债有助于降低地方融资成本,缓解投资回报期逐渐拉长和地方财政的紧平衡压力,对于调整地方债务结构也将产生有利影响。
“因此,
对地方国企平台公司而言要抢抓政策机遇。加快促进市场化、产业化、数字化和绿色化的全面转型,是当务之急。
”丁伯康总结。
近期,中央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积极信号。国务院下发《关于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的指导意见》,对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及改革提出“三道红线”。国办转发《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函〔2023〕115号),确定项目全部采取特许经营模式、优先选择民营企业参与等新机制。
为了帮助地方政府及国企平台公司等,提高新政下的项目包装和投融资能力,解决PPP新机制下特许经营模式、政府投资项目等之间的衔接问题,及应对国企重组整合后构建健全的合规管理体系,培育转型发展的新动能,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促进转型升级和提升投融资工作水平。全国城投产业合作组织培训中心将于2024年3月20日—23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
第六期国企平台公司(
新机制下的企业融资动能培育与合规管理
)专题培训班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