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部署要求,以“寻求破解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面临的‘梗阻’问题的有效办法”为切入点,聚焦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详细制定调研方案,认真完成调研任务。
坚持问
题导向
。
调研团深刻认识到,当前各地积极探索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亮点纷呈、成效初显,但要系统分析存在问题,精准聚焦业务发展中的棘手难题、关乎群众急难愁盼的核心问题、基层亟待解决的关键事项,才能提出有效对策建议。调研团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研、案例剖析等方式,发现当前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仍面临转化机制不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度量难、变现难,水土保持生态产权不够清晰等诸多问题,并将有针对性解决上述问题作为后续调研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目标引领。
调研团聚焦存在问题,积极开展探索研究,研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相关政策文件,对比分析国内外相关实践,通过深入调研,总结凝练5点经验做法:
一是培育优质生态产品。
坚持加强源头预防保护、依法严格人为水土流失监管,科学推进水土流失重点治理,提升水土保持功能,形成丰富优质的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态调节、固碳释氧等水土保持生态产品。
二是科学开展价值核算。
要科学阐释水土保持生态产品内涵,明确水土保持生态产品分类、构建价值核算指标和方法,保证价值实现的公平性。
三是精心选择项目载体。
选择满足市场需求的水土保持生态产品,吸引更多的市场购买主体参与竞争,推动价值实现。
四是探索建立反哺机制。
将水土保持生态产品的收益,通过一定的方式用于当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现水土保持生态产品可持续经营,部分收益回馈水土保持生态保护者,达到多方共赢,为水土保持工作带来新动力。
五是制定出台政策制度。
明确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保护者等有关方面的责任和权利,共同推动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从组织领导、交易程序、收益管理、政策支持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坚持协同推进。
调研团成员来自中央机关、金融机构、科研院所、政研机构等各个领域,专业背景丰富多元,视野格局广阔全面,调研中从不同维度深入剖析问题,以跨领域的思维碰撞,在培育优质水土保持生态产品、建立水土保持生态产品核算体系、健全水土保持生态产品监督评估机制、建立政策性金融支持的新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和交流,为调研成果的高质量完成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有力支撑与创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