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电影生活在一起第261天
2017年8月20日星期日
片名:安德烈·卢布廖夫 Andrei Rublev (1966),塔尔科夫斯基
南京,家
今天竟然看哭了。想起来,塔尔科夫斯基从未如此感动过自己。
原本用《安德烈·卢布廖夫》作为欧洲“艺术大片”的收尾,是因为预感到看起来会很“艰难”。之前所看的其它六部长篇巨制,无论在剧情上还是视觉上还是充满了通俗意义上的快感的,换句话说不会觉着沉闷。把塔尔科夫斯基的作品和这些影片放在一起,实在太不一样了。
很久以前,陆续看过全部“老塔”的电影——一共七部半(半部算是他的短片《小提琴与压路机》),他的学生作业《杀人者》(根据海明威的小说改编)也看过。总的来说,他对艺术的信仰曾经让我感到距离高远。
后来读到他的日记(《时光中的时光》,周成林译),才使他亲近了点:他悉心计算购买家具的花费,25块运费也不疏漏;喉咙疼痛,就会担心是流感;有一次喝醉了,把胡子剃掉,早上醒来发现所有证件都是留胡子的,懊恼不已;经常会记录某某来电话,夸他的《镜子》是天才之作;有时也会写,看了谁谁的片子,真烂。总之是个可爱的人,只是不太会自嘲。但大部分时候,他都在为自己的下一部作品而发愁和焦虑。电影就是他的生命,这是毫无疑问的。
安德烈·卢布廖夫是俄国伟大的圣像画家,生卒约在1360年到1430年之间,他的生平材料极少,不可能构成一部常规的传记片。所以,电影里的卢布廖夫是塔尔科夫斯基创造出来的艺术家形象。塔尔科夫斯基把影片分割成8个故事,每个故事有标题、有年代,时间从1400年-1423年。但故事与故事之间并不连续。代表着卢布廖夫所遭遇的一切,这是塔氏心中伟大的艺术家应该遭遇的一切:苦难和诱惑、雄心和放弃、罪恶和忏悔、绝望和新生。
在这8个故事之前,电影的开场是一个农夫登上了一只简陋的热气球。这个1400年的飞行器,由杂色的羊皮和牛皮缝缀起来。升空的场面非常古怪,有一群人赶过来,想把这个胆大妄为的家伙揪下来,这时拉住热气球的绳索被割断。那位农夫飞了起来。他从空中俯视大地,摄影机让我们迎向教堂、河水、羊群,然后这些景象又悠然飘走。最终气球坠落,我们也跟着扑向大地。整个段落的场景充满15世纪生活的真实感,长镜头展现出非凡的诗意,还有就是摄影机的视角冉冉升起时带来的彷如神迹。
即便我重温它的时候,刚从飞机场回来,视觉还残留着在云端俯视大地的残余影像,《卢布廖夫》的场景依然让人感动。因为它给予我的不是一个现代旅行者的、而是一个古代飞行家的视觉经验。我感受到的是一个想要脱离人群、想要俯览世界的自由者的狂热,他哪怕献出生命也想要满足自己内心的冲动和渴望。
这个片段和卢布廖夫的事迹毫无关联,这个农夫也不知是谁,但是给接下去的电影荡开了大片空间。接下去的每一个故事都沾染上一种神奇的气氛,无论是忧郁的、残暴的、狂欢的。
我是看到最后一个故事《铸钟,1423》的结束而看哭的。这个故事看起来和安德烈·卢布廖夫已经没有故事,这位修士画师目睹了残酷的战争,也在战争中杀死了别人,于是立下沉默之誓,十多年不再说话,同时他也不再绘画。
大公派人寻找铸钟师,战争和瘟疫带走了村庄里所有懂得这行的人。只有一位铸钟师的儿子波利斯卡说,父亲临死前告诉了他铸钟的秘密。于是这个十几岁的孩子得到了这个差事——扮演波利斯卡的是曾经扮演“伊万的童年”的尼古拉·布尔里亚耶夫。
波利斯卡对铸钟充满了激情、理想和虔诚。他亲手挖下地基,手下的工匠说我们不是来干挖土的活儿的。他四处寻找适合钟模的粘土,而别人说这里或那里的土差不多时,他只相信自己的手。铸钟的工程场面越来越大,所有人都对这个少年将信将疑。没有人知道这口大钟能否铸成,甚至波利斯卡也不知道这口大钟铸成之后会不会响。大公引领各国宾客参加庆典,大主教为新钟祝圣,在无数群众围观之下——钟终于被敲响了。人们都松了一口气,为之欢呼起来,只有波利斯卡倒在地上,放声痛哭,他说:父亲其实到死也没有告诉过他铸钟的秘密。
沉默了十多年的卢布廖夫抱住了波利斯卡,忽然对他开口说话:“让我们一起干吧。你铸你的钟,我画我的像,这将会给人们送去多少欢乐啊!”真是令人感动啊,塔尔科夫斯基唤起的没有悲伤、也不算喜悦,而是一种净化。就像这个瘦弱的孩子,重新唤醒了伟大的卢布廖夫对艺术的激情。艺术就是天赋。天赋就是命运给予一个人的职责。就像波利斯卡铸钟,并不为财富和名望,只为了能让这件事成。而只有如此才能让艺术带给人间巨大的和谐。
在二十年后(1986年)塔尔科夫斯基接受法国记者罗朗丝·科塞的采访时说:
创作是人的一种本能,人类存在了多久,创作的欲望就存在了多久;从人类认识到自己是人开始,他就想要着创作些什么。正是从这方面来看,人类和创世主之间有某种联系。什么是创作?艺术有什么用处?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艺术是一种祈祷。”
《安德烈·卢布廖夫》也是一种祈祷(这种祈祷当然不是故事完成的,是塔尔科夫斯基充满神性诗意的镜头完成的)。当你听见了,它就会存在你的身体,让你为之深深感动。
(推荐一条很好的字幕“圆首的秘书重译中字”,对应视频文件是
“Andrey.Rublyov.1966.BluRay.1080p.DTS.x264-CHD”,
大家可以据此自行百度和迅雷。
经常有人问我如何寻找资源,我个人都是使用这种笨办法。)
第38周 “艺术大片”
8月14日(周一)天堂的孩子 Les enfants du paradis (1945),马塞尔·卡尔内
8月15日(周二)巴里·林登 Barry Lyndon (1975),斯坦利·库布里克
8月16日(周三)一九零零 Novecento (1976),贝纳尔多·贝托鲁奇
8月17日(周四)芬妮与亚历山大 Fanny och Alexander (1982),英格玛·伯格曼
8月18日(周五)豹 Il gattopardo (1963),卢基诺·维斯康蒂
8月19日(周六)阿拉伯的劳伦斯 Lawrence of Arabia (1962),大卫·里恩
8月20日(周日)安德烈·卢布廖夫 (1966),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卫西谛照常生活 · 微信号:iweixidi
【2016.12.3 - 2017.12.2】
和电影生活在一起
距离项目结束还有 104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