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上午,我又听说有个踢馆的——这次是传统八卦掌去踢一家MMA的馆,结果毫无悬念,十多秒被KO……这已经是本月我听说的第三起了。
这就危险了,徐晓冬虽然已被各种封号,但他打开了一扇危险的大门,就是“武无第二”,真实PK,辅助直播。可以料想,接下来会发生更多各种各样的踢馆。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经明确表示,传统中国功夫在对战现代格斗时赢的几率几乎为零,再这么打下去,越输越惨,中国功夫彻底沦为笑话的一天,真的就不远了。(太极头号宗师王占海,大家可以搜搜,用太极功夫斗三个橄榄球运动员,那份造假能力、无耻嘴脸,已经是个天大笑话。)
甚至俺们湖畔的马校长掺和进来,也给出了错误的方向——毕竟他仍然在强调“太极拳有实战能力”……天哪!这是最大的误区,就像我上一篇所讲,作为百年前的“局域网冠军”,相当于高中校队冠军遇上NBA,别说和NBA总冠军PK了,随便一个垫底的职业队,也虐死你业余高中冠军好不好?
所以,现在的重点反而要回到太极拳的要义:避实就虚、四两拨千斤。
重新定义太极拳。
首先要强调:太极拳就不是用来格斗的!你见过有MMA去找练瑜伽的踢馆么?别忘了,瑜伽在几百年前也是有“格斗实力”的哦——不信你看,梁羽生、古龙、金庸都分别在小说里提及了瑜伽,金庸更在《神雕侠侣》里借金轮法王之口告诉小郭襄,说“无上瑜伽密乘”是比龙象般若功更上乘的功夫。(别说那是小说不可信,“内力”这东西便是小说家胡扯出来的好吗?毕竟《水浒传》的时代,顶级武术高手梁山好汉一百零八,没一个练出过“内力”的——毕竟,“内力”这东西得等到近代由平江不肖生老师“发明创造”出来……根据六神磊磊的考证,直到三四十年代,“点穴”这门神功,才由白羽、王度庐首创。这之前浩如烟海的中国历代典籍,没半个字记载过内力与点穴这两件“神功”。当然了,发扬光大这件事,都靠金庸老爷子,毕竟他脑洞最大最壮观。)
但你看今天瑜伽还说自己能格斗么?
差不多两年多以前,马云李连杰发起的“太极禅院”中几个负责人来找我聊天,我就强烈建议,“太极瑜伽化”路线。理由就是,你看瑜伽的推广传播,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不知道甩太极几条街区了。
到今天我就更不明白太极还死守“格斗实力”这根破木柴干嘛?
大家尝试想一下:全世界所有这些传统格斗术,到了今天都在求生存求发展,就有点像一个个传统老企业,祖宗辉煌那是以前,现在全球化竞争了,再加上互联网时代这个特征,别倒闭了才是正事。
瑜伽做出了教科书般案例,从不说自己格斗怎样,而是诉诸身心灵的愉悦,通过冥想等达到平静与和谐,而且还发展各种衍生品,比如热瑜伽还减肥!哈哈哈,多受欢迎啊。从一个印度小门派,发展到全世界中产阶级都追捧得神魂颠倒的,时尚无比。
中国这些传统门派,最大误区就在于,他们从没想过,在今天,“格斗实力”这件事还重要么?不但“
战略趋同
”,还一同走进了“
战略盲区
”。那句老话怎么说来着?你不能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啊!这些武术大师们唷,宁肯造假,宁肯动用消防,也不肯战略思考。
让我们来看一个案例:手表的报时准确重要么?答案是,在以前很重要,在今天,根本不重要。
当年日本石英表一出来,传统瑞士钟表业就曾经经历过一次巨大阵痛:特么的机械表再怎么准,也准不过石英表啊!聪明的瑞士人,没用多少年,就走出了困局:我卖的不是一块计时器,我卖的是奢侈品!这时,准不准已经不太重要了,重要的是,IWC是“工程师的首选”,伯爵表是BlingBling的钻石闪耀,百达翡丽是手表拍卖纪录的保持者,劳力士则是成功商业人士的“奔驰车”不戴一块你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就连斯沃琪都找到最佳卖点:时尚的配搭品。
后来当手机普及后,日本石英表快速完蛋,再准,你准得过实时联网同步天文台时间的手机么?可是那些奢侈品手表品牌,几乎丝毫不受影响——我本来就不是用来看时间的,我是用于身份表达的,炫耀的,当珠宝一样做配饰的,好吗?所以,售价超过百万元的陀飞轮手表,一天误差一分多钟,也没人在乎……
回到
太极,就像一块一天误差一分多钟的陀飞轮机械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