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看《琅琊榜》,记忆最深切的一句台词是:
我就是要利用你!
剧中的主人公,打掉了他的极强硬的一个对手,把对方弄进了天牢。
可是对手也不是吃素的,下狱之后,势力更大的同党入狱探望,谋划翻局。
男主角侦知此事之后,就说:我要去监狱看看,让他们相互出卖。
于是男主角来到监狱,劝对手说:亲,把你的同伴卖了吧,反正你已经死定了。
对手哈哈大笑:你疯了,居然想利用我?
男主角一句话怼回去:我就是要利用你!
人生于世,一定要对别人有用。
一个人有价值,才会被人利用;如果你没价值了,那才真正死定了。
被人利用,有时是极不愉快的事情。
比如俞敏洪先生曾说过,他读大学时,自卑感较强,没有勇气追求女孩。可是忽然有一次,一个女孩主动要求他帮助搬重物,俞先生大喜而去,拼死拼活地帮人家干,累到满身大汗。快干完活时,忽然想起问一句:咦,这些活儿,怎么不叫你男朋友来干?
对方回答:这些东西太重,怕累到男朋友。
你……当时俞先生好不恼怒,因为他被人家利用了。
同样的事件,其实每天都在发生。
前些日子有个男生在网上哭诉,他认识个女生,但平时没什么往来,而且人家早就有了男朋友。有天在食堂吃饭,见那女生和男朋友坐在一起,看到他,女生很热情地向他招手。
他以为有什么事儿,就兴高采烈地过去了。
过去之后,女生很热情地与他聊天,却不搭理自己的男友。他感觉有点不对,但女孩的男友,却突然抓住他的一句话,插进来对他进行人身攻击。他很不高兴地怼回去,结果双方差点没动手打起来。
事后他才醒过神来,女孩可能是和男友呕气或吵架,就用他来气自己的男友。他不知情,也没想那么多,结果被人利用了。
被人利用的感觉,真的很不爽。
为什么不爽呢?
——
有些人,是很短视的。
他们对人的利用,无异于一种羞辱,完全不考虑被利用人的心理,而且用过就丢垃圾一样丢开,缺乏起码的尊重意识。
缺乏尊重意识的利用,通常会在两种情况下出现:
——当上述两种人搅和在一起,这个叫成长。说的是当你不成熟时,你身边的朋友圈也不够成熟,大家同样生涩、混沌,正处于做人处世的学习阶段。学习就会犯错,就有可能越过友情的界限,把相互帮助弄成了相互利用。
短视的、缺乏尊重的利用,叫过河拆桥。
长线的,互惠互利的利用,叫合作。
我有个朋友,近年来事业很发达,于是在朋友圈里发了条消息:
我公司诚征助理一枚,不限专业不限学历,条件只有一个:你必须是个帮助我解决问题的人,而不能成为我要解决的问题。
这个小广告一发,哗,上千人同时发来信息。
——这上千人中,至少有三分之一在问:你公司是干啥滴?
朋友说:你看看这些人,我条件上写得明明白白,不要那些善于制造问题的人。我公司是干什么的,网上一搜就知道,可是他们连搜都懒得搜,群拥而上来问我。我要招的是助理,是懂得站在我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人。如果我招来一个连公司是干什么的都要问我的人,那我们两个,到底谁是谁的助理?
谁是谁的助理,这事儿无所谓。但一个人谋职也好,交友婚恋也罢,你总得有用才行。
虽然我们讨厌利用这个词,太赤裸,但经济合作是人类的天性。利用利用,你多少能够给人带来点利益,又或是有其他价值,人家才会用你。这是人类社会合作的铁律,不上心思是不行的。
我还有个朋友,也曾经风生水起,宏图大展。可突然之间,这家伙销声匿迹了。
前段时间,他又冒出来了,央求我推荐几本书给他,说是想提升自己。
为什么要提升自己呢?
这位朋友,其实能力平平,但他爹的能力不平平,他说起来好歹也算个“二代”。当初他父亲风光时,他也是威风八面,矢志冲浪商海,实现人生抱负。
他每天穿梭出入,不停地与商界人士唔谈,签订各种各样的怪合同,成为好多家公司的股东——但忽如一夜春风来,茫茫大地一片白,他所有的朋友、所有的生意伙伴、所有的股东,都消失了。
都不带他玩了。
因为他父亲退休了。
——
只有当潮水退下,才知道谁没有穿裤头。只有当外部资源全部丧失,才知道自身的价值,还不足以自立。
他说:我消沉了好长时间,才知道此前所谓的朋友,所谓的生意伙伴,所谓的股东,都不过是在利用我。希望通过我,获得我爸爸手里的资源。现在我爸没权了,所以我也就没用了。
他继续说:现在的我只能重新开始努力,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对别人有用,才有机会。
有位编剧曾经在网上吐槽。
他的一个剧本,被业内大咖看中,称之为爆款,拟投两个亿,央视黄金时段播出。
于是海选演员,先拍样片。
各路合作者蜂拥而来,见面就热情拥抱,好似失散多年的亲兄弟。大家一起喝茶,不停叹息,一致认为该编剧实乃几百万年才会出现的惊世奇才。大家先砸个几千万,弄个工作室什么的。一切都不烦劳编剧动手,他只需要写剧本就行。
还有更多的合作者,正从世界各地马不停蹄地赶来,要与这位奇才际会风云。可怜这个编剧忙成狗,不停地在各式合作协议上签字。
忽如一夜春风来,小扣柴扉久不开。忽然间,真诚的合作者们,全都消失了,所有的协议都不作数了,合作开工作室什么的,也没人提了。
为什么呢?
因为业内大咖的两亿投资,只是随口那么一说,说完又看到了另一个剧本,早就忘了这茬。
编剧说:我没资格责怪任何人的势力眼,这世界就是这样,你有用,人家才会趋之若鹜。你的本子不拍了,不央视不黄金时段了,你当然也就不再是奇才。
人家投钱给你,是渴望你能够创造出更大价值。你自己不是拿钱打水漂之人,凭什么要求别人这样?
功利的背后,是你的价值。
俞敏洪老师说:
与其有钱,不如值钱。
如果人家以年薪千万来聘你,那是你值这个价,能给人家创造出更大价值。
每个人,都是从一钱不值开始,通过努力变得值钱的。
起初,你不过是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狗,连人家公司门冲哪开都不知道,就敢冲过去拍胸脯说自己是奇才。因为我们知道自己的能力还不足,价值低。入职后,无论是人际还是专业,都是一脸懵,仍然是没价值的。
但慢慢地,你的潜力被激发出来,越来越有信心,能力越来越强。这时候再看职场上的年轻人,听到他们的委屈和抱怨,你会突然想到当年的自己。
——所有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
不断努力,就是提升自我价值、让自己变得值钱的过程,让更多的人渴望利用你的过程。
但,哪怕你优秀到了无以复加,也总是会遇上些企图以不尊重的方式利用你的人。在没有选择的情形下,必须要咬牙隐忍,提升自己。
你越值钱,越有价值,尊重你的人就越多,你就获得了选择权,不再泥陷于那些目光短浅的人之中,而与真正的合作者在一起,相互尊重,密切配合,继续我们平坦如砥的人生之路。
不要为成功而努力,要为做一个有价值的人而努力。
不要过于排斥别人对你的利用,你就是让人家用的。对人没用才是你的悲剧。
以自我价值为中心,但万不可太自我。过于自我的人,格局太小,就会陷入到总想利用别人的功利陷阱,会贻误自己的人生事业。
真诚地帮助每个人,但必须要知道界限在哪里——我们对人的帮助,万不可侵凌他人的人生。举手之劳,何乐不为?但别人的人生职责,不需要你担承。
珍惜友情,珍视你曾经的所有经历。但,有价值的东西,只有对懂得它的人才有意义。人并非是天生的合作者,有些人正在学习、正在成长,还有些人年纪一大把,却不知为何长歪了。遇到这类还没学会尊重式合作的人,你要微微一笑很倾城,那不过是人生路上,必然的行程而已。
人生是一场自利而又利他的社会博弈,自利就意味要学会尊重别人,利用别人;利他则意味我们更需要获得尊重,必须要能够让别人利用。
17世纪时,西班牙的随军教士巴尔塔沙·葛拉西安写下了传世至今的《智慧书》,此书开篇说道:
真正聪明的人宁使人需要他,也不使人感激他。世俗之人的感激,远不如礼貌的希冀更有价值。其原因在于心有所求,常常会铭记不忘,而感激之情则容易被人淡忘。与其让别人对你彬彬有礼,还不如让别人对你有所依赖。
——这道破的,就是人世间的合作法则。
尊重自己,不要懈怠,不要放弃成长,始终让他人对你的未来抱有无限预期,
让他人渴望着长期利用你,渴望着一生利用你,从你身上获取更大价值。
怀有这种真诚愿望的人越多,你的选择就越多,你的自由就越大,你心灵深处的幸福感,也就越强烈。
摘自微信公众号“雾满拦江”
ID:lwwuwuwu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