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红楼梦学刊
有关红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资讯、书讯、专著论文简介、人物赏析、红学家介绍、红楼梦音乐美术等欣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伊犁我的家  ·  严查!伊犁交警曝光超速驾驶10起、酒驾8起、 ... ·  23 小时前  
伊犁我的家  ·  伊宁市物业服务质量“红黑榜”来了 ·  2 天前  
伊犁我的家  ·  伊宁市“校园餐”有问题 举报有奖! ·  3 天前  
伊犁我的家  ·  特克斯县全县“停暖三天”?回应来了→ ·  3 天前  
伊犁我的家  ·  刚刚发布!12月26日0:00至12月31日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红楼梦学刊

论《红楼梦》纳入高考范围之必要与障碍

红楼梦学刊  · 公众号  ·  · 2017-06-27 08:10

正文


作者  许鎏源

自2017年1月11日,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发布,至今年高考落下帷幕,将《红楼梦》纳入必考范围引起了舆论界之强烈反响,议者蜂出,持论不一,或报道消息以宣传之,或表赞同以拥护之,或献疑惑以商榷之,真如钱塘巨浪一般,更迭交至,汹涌不息。窃以为,以历史与现状两方面而言,此举诚为必要,然亦有诸多障碍亟待克服。

清季泰西崛起,远有文艺复兴,近有产业革命,凭陵东方,势如破竹。面对国势日颓,疆土日蹙,风俗日偷的局面,有志之士奋然求知识于世界,输入西方文明以补我国家固有文明之不足,西学东渐遂成为激荡寰宇之浪潮,至于今日,其势虽已不似往日猛烈,然尚居于主流地位。与之相应,我国家之固有文化则日益消歇,甚乃无人问津,此一问题,在青年之中颇为严重,不可不令人感到忧虑。然一国之强盛,不仅在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也在于文化、思想等软实力。青年乃国家之未来,民族之希望,假若中国青年头脑中所盛放的尽为欧美如何、日韩如何,全无半点本国文化的积累,那么这样的青年徒具中国人的外表,而无中国人的实际,则未来之中国名存而实亡矣。故对于青年的教育,除需教授现代的知识外,还需教授古代的知识。钱穆先生晚年流寓南国,传道授业,为的就是延续中国文化的命脉,他曾撰有一联:“尘世无常,生命终将老去;天道好还,人文幸得绵延”,其道理正在于此。著名学者陈丹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过这样的忧虑,他在英国的大学中可以看见很多青年人在背诵莎士比亚的作品,而在我们国家的校园中,又有多少人在关注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作品呢?《红楼梦》作为百科全书式的、艺术与思想俱佳的杰出古典白话小说,理应成为中国青年案头的读物。此为有必要将《红楼梦》纳入范围高考的原因之一。

纵观历史,国家之提倡,政府之奖掖,莫不有助于文化之繁荣,学术之发扬,因此“稽古右文”乃中国国家行政的优良传统。以文学而言,唐宋时代的诗歌盛世、散文风流,不仅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提倡,而且与科举考试紧密相连。因以诗赋取士,故诗歌盛;因以策论取士,故散文盛。到了明代,国家以八股取士,所以诗文都不振了。一种文学的兴盛,固然不可以国家政策为决定因素,但可以肯定,国家政策确实可以起到一种导向性作用,它会引导着人们去读何种书,钻研何种学问。《儒林外史》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魏好古不满科举落第,向主考官周进自荐擅长诗赋,周进回答说:“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必言盛唐。”从中便可见出政策的导向作用了。故相关部门有必要出台政策将《红楼梦》纳入考试范围。有人说,将《红楼梦》纳入考试范围是对经典的误读,“它(指《红楼梦》)不苛求每个人必须了解它,而是深藏于我们个人或集体的深层记忆中”。我以为对一个于书籍已有一定鉴别能力的人来说则可,对于中学生则不可,因为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时期,学识与阅历均有限,无论在何种方面均需有人加以正确的引导。纵然学生一时无法理解《红楼梦》这样伟大作品中的精髓要义,但重要的是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一粒种子,一但受到足够的雨露灌溉,便会颇土而出,茁壮成长。此为有必要将《红楼梦》纳入高考范围的原因之二。

蔡孑民先生提出,对于青年的教育,应从三个方面入手,即德育、智育与美育。中国的学生在美育方面是很不够的。在很多中小学中,除了艺术特长生外,音乐、美术等课基本都是虚应故事。即使对于《红楼梦》这样的伟大作品,若不列入考试范围,教师们不仅不提倡学生阅读,而且可能因属于课外书而遭到禁止。然而,没有美育,便无法形成健全的人格。缺失美育的学生可能成绩优秀,也可能在专业领域内独领风骚,但他看到的世界必然是片段的、机械的、冰冷的,而非全面的、灵动的、鲜活的,他不能看到万事万物在物理的外表下都包蕴着活泼泼的灵魂。《红楼梦》恰是一部可为青年学子提供美育的绝好读物,此为有必要将《红楼梦》纳入高考范围的原因之三。试看“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一段:

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只是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此段中有唐诗、有宋词、有元曲、有明传奇,短短数字,包蕴着中国唐宋元明四朝的文学精华。

要言之,为发扬我国家之优秀文化计、为青年学子之未来计,将《红楼梦》纳入高考范围极为必要。

将《红楼梦》纳入考试范围虽然极为必要,但其中障碍亦自不少,最大的一个障碍,就是在考前的授课中如何保证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领略《红楼梦》这部伟大作品的风采。以逆向思维推理,当我们极力提倡某种事物的时候,很有可能正是此种事物式微的时候。无需赘言,我们今日所以提倡弘扬传统文化,提倡阅读经典,正是因为传统文化和经典文学作品在与现代文明、快餐文学作品的碰撞中,处于式微的状态。那么,当传统和经典走向基础教育,我们从事中小学教育的老师能够胜任向学生教授《红楼梦》的教学工作吗?如上文所举《牡丹亭艳曲警芳心》的例子,《红楼梦》虽然是一部通俗小说,但由于其作者本身受过极其良好的教育,有着极其良好的文化修养,因此《红楼梦》的背后是经过数千年积淀的中华文化传统,非轻易能准确解读其中意蕴。这一障碍非一朝一夕能越过,亦涉及到中国教育方方面面的整体改革,故尚需持之以恒,不懈努力,愿与诸君共勉之!言不尽意,略陈管见,以是就教于方家。


欢迎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