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扬子晚报
新鲜事、有趣事、不平事、离奇事、为难事,欢迎第一时间微信我们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期待!就在今晚! ·  昨天  
扬子晚报  ·  突发!南京地铁10号线设备故障 ·  3 天前  
人民日报  ·  堂兄弟5户30余口共墙重建老宅:花费200万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扬子晚报

南京一公交站牌火了!密密麻麻乘客看晕:随便选一站下吧

扬子晚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9-11-12 09:32

正文


南京市民张先生前几日受邀前往住在河西南的朋友家做客。“我是坐公交车去的,朋友告诉我是在高庙路, 但我到了公交站台就有点犯愁。


张先生说, 站牌上有六个高庙路的站名 ,有高庙路地铁站、高庙路·吴侯街、吴侯街·高庙路、高庙路·青莲街、龙王大街·高庙路、中和路·高庙路, “我到底到哪个高庙路下车呢? 看了半天,张先生毫无头绪,最后选择在众多“高庙路”站名中, 居中的一个“高庙路”站下了车。


张先生随后在紫牛新闻APP给记者留言,询问为何南京要搞这种“难懂”的站名。 扬子晚报记者随即进行了调查和街访。


●正方
坐标式站名定位准确
“你要是能拿出百度地图定个位,你会发现坐标站台还是定位比较准确的。 ”市民陈先生说, “以前鼓楼有好几个站,有的叫鼓楼南,有的叫鼓楼北,我不经常去市区,所以会弄不清,会下错站。 “包括以前龙蟠中路上有好几个瑞金路站,停靠的线路都不同,现在把这几个同名的站,都改成了各自的坐标站,比如龙蟠中路·瑞金路站,相对来说,就能够把这三个站区分出来了。


●反方
站名太长不容易记


不过,也有不少市民觉得站名不太好记。


“我们老年人以前出门,熟门熟路到站就下了,改了名以后,下错好几次,”田女士61岁,她告诉记者,“有时候听了一长串类似的站名,确实分不清。


“不要说年纪大的,我们年轻人也不一定能找对地方” 田女士的儿子告诉记者,“如果我对这条路比较熟悉还可以,但我一旦到了不熟悉的地方,比如我上次去江东中路, 一条路六公里报站全是江东中路·某某某站 站牌也是密密麻麻,差点看哭 ,我完全不知道该在哪一站下,最后拿手机查了半天才大概确定。



在39路江东中路·水西门大街站,记者看到,的确如田女士的儿子所说,密密麻麻全是“江东中路·某某某站”,记者数了一下,有六个坐标站,再加上前面应天大街一长串坐标,的确有些眼花缭乱。


市民建议
对特别长的路段,可作适当区别


记者了解到,2014年,为了解决南京不少公交站“同名不同站”等问题,交通部门对公交站的站名做了调整,除了一些标志性建筑、老地名等,不少地方的公交站台都采用了“坐标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