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两天,萃花去了趟“墓室半日游”,说起墓室,很容易脑补出各种盗墓小说、影视剧的场景,黑黢黢、阴森森的地下墓室里,冷不防燃起“梦幻”的蓝色燐火,亲切的“粽子”员工伴您一路同行,铺地的白骨随时按摩双脚,再吸一口千年陈的空气,那感觉~下一秒就要出窍升天啦_(:з)∠)_
咳,脑补结束,我们说正经事。聪明的你可能已经猜到,萃花去的就是上博正在展出的山西博物院藏墓室壁画大展,估计是“墓室”主题并不吉利讨喜,此次展览名称是相对温和的“
古代壁画艺术展
”,感受到上博的良苦用心了没?
本次大展由上博与晋博筹备三年之久,展出北朝和宋金元时期的山西墓室壁画,其中
大部分均为首次公开展出,
是迄今为止国内举办的
规模最大的一次古代壁画特展。
没想到,这些个墓室的画风竟然怪欢乐的……
谁在我400平的豪宅拉屎
这不,从展厅的第一组展品——太原市北齐娄叡墓开始,勾线+重彩填色的画面,无不洋溢着生动热闹的气氛,让人完全联想不到阴嗖嗖的坟墓。娄叡墓于1979-1981年发掘,地面墓冢占地400平米、高6米多,可谓标准的豪宅。墓内保存有约200平方米精美壁画,是美术史上研究北朝绘画的重要资料。
娄叡墓非常气派,可惜此次上博展出的壁画件数不多。打头阵的这幅迎宾图,中间的男子对你双手作揖,仿佛在说
展览核心则是这组“鞍马游骑”的场景,也是
我国首批禁止出国(境)文物
。鞍马游骑图位于墓道西壁,描绘了人们骑马出行的场景,人物形象生动,姿态自然不做作,马儿也神采奕奕,极具运动感。
画师匠心独运(脑洞清奇)最让人佩服,仔细看最前面第二匹马,瞪眼张嘴,仿佛受了什么惊吓。
为什么会出现震惊脸,我们不得而知,不过估计马儿吓得不轻,以至于出现了某种生理现象……
啊,这是幅有味道的壁画……据统计,娄叡墓壁画上约有200多匹马,
马的姿势神态无一雷同,
可见画师的技艺超群。由于壁画技艺不凡,加上娄叡身份高贵,一些专家认为壁画很可能是北齐画师
杨子华
的手笔。毕竟没有大师级别的观察力和概括、再现能力,很难画出这些活泼生动、毫无重复的画面。
老爷的刀削面做好了吗
北朝墓葬壁画的主题大多是仪杖图、出行图、狩猎图。到了宋元金时期的画风则更加世俗化,从这些各具风格特点的画面中,我们不难猜测出墓主人的身份和性格。
▼有的画出了墓主人一生的故事,年少离家、仕途青云、老年隐居,还周到地画出了死后升仙的场景……
▼有的土豪重点表现自己家业雄厚,画了很多侍奉自己的人。老爷,我们给您唱戏
老爷,我们给您喂马
老爷,有您的快递
快点走,别让老爷等久了
▼有的大概生前是个吃货吧
有研究证明,这些壁画描绘的都是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目的可能是哄老祖宗开心,
打造一座热闹温馨宜居的“吉宅”,
以保佑后人的安康、富庶。
和我们给先人烧纸钱纸车纸房是差不多的思路。
死了都要吟诗作画
在所有壁画墓中,这一位的画风格外与众不同。别人都在画人,画自己,他偏不。他这里一个人影都看不着,画的都是花花草草。
别人家热闹得像在开party,他偏不。他只与诗画相伴,在砖墙上吟诗道:“无穷名利无穷苦,有限时光有限身”。
如此个性鲜明,遗世独立,墓主人肯定是个文艺青年没跑了。根据墙上的文字,我们只知道墓主人姓孟,至于这些诗画是墓主人生前的意愿,还是后人根据逝者的喜好为他所作,如今我们已经无法知晓。
不过可以看出,当时的文人们就连身后事也非常注重“形象”。各位文艺青年们说实话,你们是不是早就考虑过墓志铭和葬礼音乐的事了?
360度的沉浸式墓室体验
这次展览的一大亮点,就是许多媒体宣传过的
朔州水泉梁北齐壁画墓复原墓室
。看看其它墓室的陈列方式,无论它原本是圆形、六角形、八角形,全部被平面展开,如果没点空间想象能力,很难还原墓室的本来面貌。
朔州水泉梁北齐壁画墓则完全复原了
四壁环绕、甬道狭窄的实景效果。
正对着观众的是北壁,绘有夫妇宴饮,东壁为鞍马仪仗,西壁为牛车出行,南壁是进入墓室的门洞,左右两侧绘有人物正在吹奏。
最顶部还有一圈十二生肖,
是目前国内发现最早的十二生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