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凤凰财经
新主流财经门户凤凰财经官方微信:众多精品栏目总有一款你喜欢:涨停板复盘,追涨股,只做强势股;财知道,不同视角读懂新闻背后;小报告,以小见大读懂大时代;连环话,一张图让你看懂热门财经事件。全球华人都在看的财经公众号,你值得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经网  ·  微博:暂停张兰账号的直播功能 ·  20 小时前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漾漾荡漾的漾 ... ·  昨天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财阿星 ... ·  昨天  
央视财经  ·  降息!近五年来首次!这一央行宣布→ ·  昨天  
西部财经融媒  ·  回购10亿元!“茅王”出手了,1月份已累计回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凤凰财经

袁隆平,才是我们的真男神!

凤凰财经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10-18 16:36

正文

来源:艺非凡(efifan)

这样的男人,

才是我们的男神。


国民男神


前一阵,

明星恋爱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

有人脱粉,有人哭闹,

甚至还有想不开的,选择轻生。



相比于这导致网络瘫痪的娱乐八卦,

有一条“重磅新闻”则被轻易盖过去。



袁隆平

研发的“海水稻”试种成功,

最高亩产620.95公斤。



你或许不了解 这有多大意义。

简单来说: 现在海水也可以种粮食了!



往大了讲,

世界142.5亿亩盐碱地,

中国15亿亩盐碱地,

都可以“变废为宝”,种植粮食。


如果在一亿亩盐碱地上推广海水稻,

按亩产300公斤保守估计,

年产量至少能养活8000万人。


寸草不生的盐碱地


你或许更不了解的是,

就在前不久,

这个朴素的87岁老人,

刚刚攻克了 水稻去镉技术



大米去镉是个什么鬼?如果你知道1931年震惊世界的日本富山县“骨癌病”镉米事件,就知道大米镉污染带来的后果有多严重。



轻则咳嗽骨折, 重则痛不欲生,自杀解脱, 而这一未引起国人足够注意的 镉米污染致病,被袁隆平悄不声息地化解。



“这样的男人,

放在古代都能封神。”

而87岁的袁老,

却从不在意这些虚名号、大派头。

他留给人的身影总是步履匆匆

弯腰穿梭在稻田之中。


穿35块的衣服,买10几块的领带,我们似乎早习惯了他填饱全球十几亿人肚子的成就,而开始慢慢将其遗忘,甚至还有人觉得我们早已丰衣足食,他干这些就是“吃饱了撑的”。



但其实在国外,

他是满世界跪求的国宝级男人,

连走在非洲街头都会有人认出,

亲切地喊他“父亲”。



或许, 我们真不该将他淡忘。1953年8月,袁隆平被分配到偏远的山村教书,坐着烧木炭的汽车一路颠簸,来到离黔阳县城安江镇4公里外的安江农校。


这一待,就是16年。


可这一世界性的难题,谈何容易?日日夜夜苦苦寻觅,他终于发现了第一株“天然杂交水稻”。欣喜若狂的他精心培育试种,却以失败告终。



1970年,试验田所在县城发生7.2级地震,人们纷纷撤离,但袁隆平就是不肯走,“我的试验田就在这,我往哪走?”


阵阵余震里,他在田边搭了个棚子继续研究,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他研究出了“野败”,成为所有杂交稻的母本。



正是有了“野败”,

才有了养活8亿人口的杂交水稻。

那时不比现在,

饥饿还是全球性的难题,

全世界有8亿饥饿人口,

每年有1万多名儿童活活饿死。



“外国人没有搞成功的, 中国人不一定就不能成功。”


美国、日本等当时科技发达的国家,从1926年开始急不可耐投入大笔资金、设备,研究杂交水稻的培育,几十年过去却一无所获。


当他们听闻中国人研究出了杂交水稻,先是质疑、震惊,确认这一消息后,赶紧打听是谁,没想到得到的答复却是:一名乡村老师。这对他们的“打击”不言而喻。


年轻时的袁隆平


1982年,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学术会议上,所长斯瓦米纳森先生亲自引到袁隆平走上主席台,随之屏幕上出现袁隆平的头像和“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号。全场起立掌声雷动。



各国的专家一致认为: 袁,是当之无愧的杂交水稻之父。


而在国内,袁隆平也获得国家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 特等发明奖。



转眼1988年,

全国一半的稻田都在种杂交水稻。

这国外人眼中的“东方魔稻”,

让他们吃惊又羡慕不已,

美国、德国、法国等等几乎全世界国家,

都在排队请袁隆平讲课指导。



世界粮食奖创立者、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诺曼·博洛格在世界粮食奖颁奖仪式上与袁隆平握手致意,亲自给他颁奖。



2006年, 他还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4年, 被提名诺贝尔奖。


他的办公室里摆满了各种证书和奖章,但老头子本人 却没有被各种荣誉堆得高高在上,坚持在一线做科研。


有次爬田埂, 旁边人想扶他一把,被他一下挡开了, "你以为我老了啊,我蹿田埂比你年轻人还快当!"

成名后的他依然低调,

喜欢自在随意的生活。


拉小提琴


打排球


玩象棋,

输了还像孩子般耍赖皮。



学游泳,

救人是唯一的动力。


连今年被曝光的“豪宅”,

也堆满了科研仪器,

被他全部用来搞科研,

没有一点住宅气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