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消化道aGVHD是接受allo-HSCT患者中主要的发病和死亡原因。Vedolizumab是一种肠道选择性的抗α4β7整合素单克隆抗体,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的迁移来减少肠道炎症。在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3期临床试验中,研究者评估了在标准的GVHD预防基础上添加vedolizumab对于预防allo-HSCT后下消化道aGVHD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在allo-HSCT后第+180天,vedolizumab组的下消化道aGVHD无病生存率为85.5%,而安慰剂组为70.9%(P<0.001)。在allo-HSCT后第+180天分析的5个关键次要疗效终点中,vedolizumab组相比安慰剂组在下消化道aGVHD无病生存率、复发无病生存率以及C–D级aGVHD无病生存率显著更高。其他关键次要终点如非复发死亡率、总体生存率和B–D级aGVHD无病生存率之间没有显著的治疗差异。治疗相关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vedolizumab组6.5%(n=11/169)与安慰剂组8.5%(n=14/165)。与标准的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基础GVHD预防相比,vedolizumab组的下消化道aGVHD无病生存率显著更高。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仍然是接受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的患者中主要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原因。GVHD是由于供者T细胞的激活,这些细胞迁移到靶器官并发挥其效应功能。aGVHD通常影响皮肤、消化道(GI)和肝脏。多种因素会影响aGVHD的风险,包括干细胞来源、患者和供者的年龄、预处理方案的强度以及GVHD预防措施的选择。aGVHD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主要是由于下消化道aGVHD引起的,接受标准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CNI)基础预防的allo-HSCT接受者中,下消化道2–4级aGVHD的总体发生率约为15–26%。
aGVHD的病理生理涉及供者T细胞激活以及T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向肠道壁的迁移。研究证据表明,早期的T细胞浸润可能通过破坏α4β7整合素与其粘附分子配体MAdCAM-1的相互作用来阻断。
Vedolizumab是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α4β7整合素白细胞受体,并阻断其与GI淋巴组织内皮细胞上MAdCAM-1的相互作用。这种结合防止了α4β7表达的T细胞进入肠道组织,从而减少了GI道的炎症。Vedolizumab已在治疗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和造口炎等炎症性肠病方面确立了疗效。它的作用机制是破坏异体反应性T细胞的归巢及其向GI淋巴组织的迁移,这也可能对预防肠道aGVHD有效。此外,在经历allo-HSCT后,发现α4β7整合素在初始和记忆T细胞表面的表达在发展为肠道aGVHD的患者中上调。此前,在一项1b期临床研究中,vedolizumab与标准CNI基础GVHD预防联合使用时,成人患者耐受性良好。
在这里,研究者报告了一项国际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的三期临床试验的结果,该试验评估了在无关供者allo-HSCT后添加vedolizumab到标准GVHD预防中的效果。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Nat Med杂志上,现介绍如下。
本研究是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随机、多中心III期试验,评估静脉注射vedolizumab加入标准GVHD预防方案(CNI和MTX或MMF)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对象为接受allo-HSCT的患者(入组扩展至包括非成人患者(≥12岁))。研究入组和筛查后,符合条件的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配接受vedolizumab或安慰剂。
研究主要纳入标准包括年龄至少12岁,性别不限,随机时体重≥30kg,且为接受无关供者的allo-HSCT的患者,用于治疗血液恶性肿瘤或骨髓增生性疾病。经DNA匹配,符合条件的患者为8/8或7/8HLA匹配并且符合当地机构的allo-HSCT资格标准。纳入者(见图1)还需具有ECOG PS≤2(若年龄≥18岁)、Karnofsky PS≥60%(若年龄≥16岁)或Lansky PS≥60%(若年龄12至<16岁)。
图1 研究流程图
主要排除标准包括既往接受allo-HSCT;计划接受脐带血移植、用于非恶性血液疾病的allo-HSCT,或计划接受体外T细胞去除的造血干细胞或移植后环磷酰胺。此外,还排除任何活动性脑部/脑膜疾病(包括原发病的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或PML症状/病史的患者。活动性系统性感染、活动性CMV结肠炎、活动性艰难梭菌感染或其他肠道病原体的患者也不符合研究标准。
患者将在allo-HSCT前的第−1天开始接受7次静脉注射的研究治疗,接下来分别在移植后第+13、+41、+69、+97、+125和+153天接受治疗,主要终点评估在移植后第+180天或早期终止访问。治疗后的随访用于评估安全性、复发、GVHD和总体生存,持续到移植后12个月。所有患者将接受标准的GVHD预防,包括CNI(CYS或TAC和MTX或MMF)。
所有接受≥1剂研究治疗并接受allo-HSCT的随机患者都被分析以评估疗效终点。主要终点是移植后第+180天的下胃肠道aGVHD无事件生存。
主要次要终点评估包括移植后第+180天的下胃肠道aGVHD无事件生存和复发无事件生存;IBMTR严重程度指数11级别C-DaGVHD(任何器官)无事件生存;非复发性死亡(NRM);总体生存;以及IBMTR级别B-DaGVHD(任何器官)无事件生存。主要的探索性疗效终点包括主要和关键次要终点(在移植后1年评估)。
共筛查了441例患者,最终343例患者按1:1被随机分配接受vedolizumab(174例患者)或安慰剂(169例患者)治疗。随机分组依据包括年龄(≥18岁或12岁至<18岁)、HLA匹配(8/8对比7/8)、预处理方案强度(MAC和RIC)、以及是否有ATG的使用。患者在allo-HSCT后第−1天和第+13、+41、+69、+97、+125和+153天接受静脉注射vedolizumab300mg或安慰剂,此外还接受标准的GVHD预防(CNI+甲氨蝶呤/霉酚酸酯)。有9例患者未接受研究治疗,其中5例随机分配到vedolizumab组,4例随机分配到安慰剂组。
在334例接受≥1剂研究治疗的患者中(分析安全性终点),333例也接受了allo-HSCT(分析疗效终点),其中vedolizumab组有168例,安慰剂组有165例。对于退出研究的患者,退出原因包括死亡(vedolizumab组57例患者中有26例,安慰剂组71例患者中有34例)、患者自愿退出(16例对比18例)和不良事件(AEs;6例对比5例)(见图1)。vedolizumab组的治疗中位治疗时间为40.0周,安慰剂组为39.7周。在vedolizumab组,患者平均接受5.4剂次治疗,中位为7.0剂次;52.7%的患者接受了全部7剂治疗。在安慰剂组,患者平均接受5.1剂次治疗,中位为7.0剂次;50.9%的患者接受了全部7剂治疗。由于COVID-19对招募的影响,患者人数减少至计划样本量的60%(558例),因此在基线时接受ATG的患者数量(137例,占41.1%)高于计划的25%。
患者和移植特征在治疗组之间保持平衡(见表1)。中位年龄为55.0岁(其中1例患者年龄<18岁),62.8%为男性。最常见的基础恶性肿瘤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预处理方案的强度为MAC(vedolizumab组52.4%对比安慰剂组53.9%)或RIC。GVHD预防包括tacrolimus(TAC)+甲氨蝶呤(MTX;42.3%对比50.3%)或TAC+霉酚酸酯(MMF;3.0%对比3.0%);环孢素(CYS)+MTX(30.4%对比23.0%)或CYS+MMF(14.3%对比12.1%)。接受ATG预防的患者比例在治疗组之间保持平衡:vedolizumab组为42.3%(71例),安慰剂组为40.0%(66例);57.7%和60.0%的患者未接受ATG。
表1 纳入研究患者的基线信息
主要研究终点是allo-HSCT后第+180天的下消化道aGVHD无病生存率。vedolizumab组在第+180天有24例(14.3%)患者发生下消化道aGVHD事件或死亡,而安慰剂组有47例(28.5%)患者发生(见图2a)。根据最大临床分期,下消化道aGVHD的发生频率如图2b所示,vedolizumab组有4例2–4级下消化道aGVHD,而安慰剂组有14例。第+180天的Kaplan-Meier(KM)估计的下消化道aGVHD无病生存率为vedolizumab组85.5%,安慰剂组为70.9%(见图2c)。vedolizumab组在allo-HSCT后第+180天下消化道aGVHD事件或死亡的风险比安慰剂组低55%(P<0.001)。主要终点的敏感性分析结果一致。在allo-HSCT后第+180天,vedolizumab组有23例患者(13.7%)发生死亡或下消化道aGVHD事件(排除aGVHD事件分级为0级或未知),而安慰剂组为43例患者(26.1%)(P=0.0029)。在主要终点的亚组分析中(见图2d),无论HLA匹配情况、预处理方案强度、ATG使用情况还是干细胞来源(骨髓或外周血),相较于安慰剂HRs一致倾向于vedolizumab。总体而言,allo-HSCT后第+180天上消化道aGVHD、皮肤aGVHD和肝脏aGVHD的发生率在治疗组之间相似。
图2 allo-HSCT后第180天的下消化道aGVHD无事件生存率。
a图中显示了出现下消化道aGVHD事件或死亡的患者人数和比例。b显示了vedolizumab组和安慰剂组在allo-HSCT后第180天的最大临床分期(0–4期)下消化道aGVHD、皮肤aGVHD和肝脏aGVHD的相应频率。c为KM估计用于主要研究终点,即下消化道aGVHD无事件生存率。d为森林图显示了预先指定的亚组分析,即allo-HSCT后第180天的下消化道aGVHD无事件生存率:预处理方案MAC或RIC,有无ATG,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TAC或CYS,HLA匹配,干细胞来源为外周血或骨髓。
在allo-HSCT后第+180天分析的5个关键次要疗效终点中,vedolizumab组相比安慰剂组在下消化道aGVHD无病生存率、复发无病生存率以及C–D级aGVHD无病生存率显著更高。其他关键次要终点如非复发死亡率、总体生存率和B–D级aGVHD无病生存率之间没有显著的治疗差异。
安全性分析包括334例患者(vedolizumab组169例,安慰剂组165例),这些患者接受了至少1次研究治疗,并在最后一次研究治疗后评估至18周。vedolizumab组的中位治疗时间为280.0天,安慰剂组为278.0天。发生3级或更高级别不良事件的患者在vedolizumab组为92.3%,而在安慰剂组为89.1%;最常见的3级或更高级别不良事件为贫血(29.6%对比31.5%)、中性粒细胞减少症(31.4%对比29.7%)、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43.8%对比42.4%)、口腔炎(27.2%对比26.7%)、以及血小板减少(21.9%对比24.8%)。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在120例(71.0%)vedolizumab组患者和114例(69.1%)安慰剂组患者中。由于不良事件导致的治疗中断有44例(26.0%)vedolizumab组患者和51例(30.9%)安慰剂组患者。治疗相关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vedolizumab组6.5%(n=11/169)与安慰剂组8.5%(n=14/165)。
从首次研究治疗到最后一次治疗后18周期间,共有48例患者死亡:vedolizumab组21例(12.4%),安慰剂组27例(16.4%)。主要死亡原因包括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3.0%对比1.8%)、AML复发(0.6%对比2.4%)、呼吸衰竭(1.8%对比1.2%)、肺炎(1.2%对比1.2%)、以及脓毒症(0.0%对比1.8%)。与标准的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基础GVHD预防相比,vedolizumab组的下消化道aGVHD无病生存率显著更高。
这项国际3期随机双盲试验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当vedolizumab加入标准的CNI基础GVHD预防方案时,接受无关供者移植的患者在移植后第+180天的下胃肠道aGVHD无事件生存显著改善。接受vedolizumab治疗的患者在第+180天出现下胃肠道aGVHD或死亡的情况较安慰剂组少,而且vedolizumab组没有发生与胃肠道GVHD相关的死亡事件。无论HLA匹配情况、预处理方案强度、CNI(TAC或CYS)、ATG使用还是干细胞来源(外周血或骨髓),vedolizumab始终表现出优于安慰剂的效果。鉴于下胃肠道aGVHD带来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以及缺乏特定的肠道靶向预防治疗,将vedolizumab常规添加到标准HSCT平台中的潜在好处可能会改变实践。
参考文献:
Vedolizumab for the prevention of intestinal acute GVHD after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 randomized phase 3 trial. Nat Med. 2024 Aug;30(8):2277-2287. doi: 10.1038/s41591-024-03016-4. Epub 2024 Jun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