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斗
北斗:青年自我启蒙践行者。《摘星》:九年北斗人物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方人物周刊  ·  冯骥 我们只是一群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 ... ·  7 小时前  
江苏新闻  ·  女首富宣布:离婚成功!曾与丈夫一方爆发枪战 ·  15 小时前  
江苏新闻  ·  女首富宣布:离婚成功!曾与丈夫一方爆发枪战 ·  15 小时前  
南方人物周刊  ·  真正的写作高手,都这样读书! ·  昨天  
环球人物  ·  72岁“海南虎”被逮捕,“私心”暴露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斗

北斗九周年|2008-2017,9年间你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北斗  · 公众号  · 人物  · 2017-05-05 19:06

正文


北斗君
2008-2017,9年间你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2008-2017,9年间你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按回复顺序排序)


高琦琛(旧金山): 变得沉默,变得能够理解别人的立场,变得更明白努力的意义不在于成为学霸,而在于不虚度人生。

张汇泉(多伦多): 化用一句《会飞的心》歌词:“从学会倾诉,到学会沉默。”

姚昕毅(上海): 高考完了以后重读论语,读到“子绝四,毋意 毋必 毋固 毋我”觉得真好,但只能是心向往之,实际上每条都占全了,当时觉得得多读多写,早日自在。现在实际是每天洗衣扫地,工厂里做活骂人,虽然离六经注我还差得远,但“理念”跟“行为”其实偏离越来越小了,要说改变,应该就是越来越不生自己的气了。

胡叁(上海): 大概是终于大学毕业,也不知道暂时还是永远地告别了未来相对规制的学生身份;同时对资本主义彻底绝望,不知它能将我们带到何方。

姜戬(北京): 好像没啥变化,越来越胖了吧。

周遨(杭州): 从一个沉浸于自己的世界里而自我陶醉的少年变成了一个普通人,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遇见了许多有趣的北斗人。他们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与他们相比自己实在是很平凡。但也正因为他们的存在,激励着我不断去学习和进步,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够跟上他们的脚步,触及到他们身上的光芒。

纳兰辰瀚(大阪): 如果说是为了献礼北斗九周年的话…我觉得应该是我从右派变成了中间偏左派吧。人生很短暂,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人和事上。

杨松子(阿德莱德): 人变虚无了,越来越没追求了。

黄霄(南宁): 了解了自己的局限,接纳了自己。

耿柯嘉(Madison Wisconsin state) :变老了,并且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生活 喜欢什么样的人。

吴如加(北京): 2008年觉得党国快不行了,我们这一辈人要参与、见证历史。现在深深感受到党的强大与自己的渺小,或许我们下一辈人都未必能见证历史,还是早发早移好。

高嘉禾(武汉): 08年我上高一,17年我在读研一。大学的时候接触北斗,并且在一瞬间被吸引然后加入。我觉得北斗是我心中的一个精神符号,代表了一代中国青年渴望改变社会的理想和尝试。这没什么可笑的,就算是“过家家”,也是一次伟大的“过家家”。作为一个人事秘书,没有为北斗写过一篇文章,很惭愧。最大的改变是,我逐渐可以接受不一样的观点,虽然有些声音我不尽认同,但我学会了尊重。我还是相信,北斗可以办五十年。

杨屹(南通): 胸中多了理想主义并且不想放弃。

程楚瑜(纽约): 接受离别,学会告别。控制情绪,换位思考。

佛冉(上海): 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想法不一样,也看到了更多地可能性。

陈萱(北京): 大概是胖了不少;从一个理性主义的傲娇少女变得看淡了很多事情;逐步实现了年轻时的一些目标,比如出国留学,做翻译,不上班。最大的改变还是心态上更笃定了、更自信了。

杨欢(香港): 不那麼青澀了吧。

施宇(南京): 认清现实,行且坚直,友情未散,理想不死。

叶声(上海): 1)我应该是11年开始被启蒙的,意识到自己傻逼,比很多人晚但也比一直傻逼好。13年入斗,一是好奇心驱使,二是对很多东西充满疑惑希望找到答案。当然后来想明白了不如跑路好啊。2)重塑三观。我们以前总说掉节操,我觉得是个好事,至少对于我来说,对各种事情重新思考并且形成自己的三观。3)几个彼此三观认同的朋友,以及不需要冒险通过其他途径结交这样的人。4)过得开心。这个最重要,在并没有变好的社会环境下,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无能为力,依旧能翘着二郎腿喝喝小酒,两年前我还做不到。5)喜欢猫猫狗狗,以前是怕的,因为二狗才开始敢摸小猫小狗。

李卓然(北京) :对喜欢谈论公共精神的人从尊敬到敬而远之;和学人之间对财富的认知从无法共鸣到完全没有沟通欲望;对男女之间有纯粹友谊从抱有幻想到PTSD。

罗天(上海): 结了婚,人类真有意思。

沈湘源(长沙): 明明还是一个少年,怎么就当爹了?

万晓华(广州): 最字系列好难回答,九年都在上学,要说最大改变就是逐渐跳出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的窠臼,我还记得2012年我上大二,刚刚入斗半年,有次栋梁跟我在人人网上聊天,我说我还担心期末考试,他回复我:都大学生了,怎么还在担心期末考试……在这之前,我不觉得如此追求上进有啥不对,我也本有可能一直沿着利己的道路走下去的,但是我从认识北斗各位开始,学会关心别人的生活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做了一些“不乖”的事,终于不再是个循规蹈矩的好学生了,我很庆幸遇见北斗,谢谢你们。

石三(上海): 今天看到罗天讲,美国总统都换了三个,北斗竟然还在。真是有沧海桑田的感觉。几乎我们所有和北斗有交集的人,在这九年间,身边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哪怕是北斗这个朋友圈子,来来去去,也是不断有新朋友加入。作为个人来说,倒觉得自己没多大变化,大家热议的中年危机我也没有感受到,这也许是自己太迟钝的缘故了。不过,九年间,从各位好友身上,我确确实实是得到了许多,无论知识点或是人生经验,这应该是九年来最重要的变化吧…最后,衷心感谢北斗这个最靠谱的交友平台!

刘迎(匹兹堡): 最大的改变是从高中生变成了女博士,哈哈。在自我人格的建设上,一开始觉得“聪明”是最重要的品质,后来开始欣赏“有趣”的人。现在觉得聪明又有趣后、还是要多点“善良”,不要轻易地去刻薄,这是最难得的。

郭斯维(北京): 身体完蛋了 。

潘博(北京): 我觉得我没什么变化哈哈哈哈 就是比以前有钱了 也比以前苍老了。

王斯王(上海): 2008年第一次注册了豆瓣,2017年还在用,码了2k来部电影,不过2008年注册的校内已经好久没用了。当工作与兴趣发生了关系,这也就是现实与梦想发生了关系,这会有美妙的一面,也会有糟糕的一面。

李琳(上海): 感觉我9年的改变和北斗没有什么关系。

但是还是要谈谈感想:2008年,我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北斗青年,当时我觉得他们是小朋友,朝气蓬勃,每个人都有点怪,但又都很可爱(๑• . •๑)当然了,回头一看,当年我也是个又怪又傻的人,虽然至今也是。


9年之间,我从学生变成了职场之人,一直都是平平凡凡,碌碌为为,恐怕这种状态也会一直这么持续下去,但是,我很喜欢每一次的北斗聚会,因为每次都可以看到好玩的人,听到有趣的故事;我很喜欢每一篇北斗的文章,因此每次都可以了解新的观点,新的理念;我很喜欢每一个北斗的小朋友,因为不管时间怎么变,他们都是真诚的,向上的,值得等待的。


所以,我希望北斗一直一直继续下去,因为可以一直有个渠道让我去看看新的世界,新的梦想。

耿一博(北京): 最大的改变就是:发际线后退了好多。

周科(长沙): 觉得自己的容量和层次更丰富了。

任丹妮(上海): 08年刚中考完,世界只有我们家的岛那么大。9年了终于最远走到了小时候想都不敢想的北非,海的那边是什么,这9年恰是重建世界观的9年,打破循规蹈矩并不容易。

项栋梁(广州): 这些年最大的变化是有了生活(尽管还不算典型的完整),懂了生活。在大学做北斗的那几年,眼中看的,嘴上聊的,手头写的,心里想的几乎全是形而上的议题,时光整个都是梦幻的。现在我也没有丢掉这些,但时光里多了生活。我不会把它解读为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的颠覆,而是一种完善与丰富。

董一儒(三门峡): 孩子快要出生,身体和心理状况都有些糟,所以好像只有到夜里才可以静下心来想事情。08到17,生活状态和心理状况都有很大的改变。08年时我上大一,对很多事情都懵懵懂懂的,后来谈了几次恋爱,认识了许多新朋友,走了一些地方,也通过书籍和网络接触了更广阔的世界。不敢讲如今是通透的吧,但比较起来,还是对这几年的成长是满意的。在步入中年的路上,看着自己并没有长成年少时讨厌的中年人的模样,也是欣慰。北斗对于这些是有很大功劳的,通过北斗我认识了许许多多优秀的人,他们的见识、思想是比我过往现实圈子高几个层次的,我被这些吸引,忍不住去接触更多各种各样的人。在活跃在北斗和从网的几年,我学会了看待各种各样的人和言论,不对一些看似离经叛道的行为产生过多反感的情绪,也就是包容和尊重。同时,对事物的看法也越来越明晰,不会轻易被他人动摇。这样总结下来,有很大的满足感,我爱北斗,更爱认识过北斗的自己。

曾自航(北京): 学生时代尤其是大学时代,所受束缚少,可能是一生中最接近“自由”的时候,每个人选择自己的成长方式。我9年间从上学到工作,做了和体验到了很多曾经觉得很“厉害”但现在觉得也就这样的事情。要说北斗改变了人生方向是言过其实;但在北斗受到启蒙、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是恰如其分的。这段时间无论是加入北斗亦或做了什么,初心没有改变选择的路也是不变的。

卢辰(迪拜): 想了一会儿,改变还是太多了。这几年在国外,客观环境的改变太多就不说,最重要的改变还是内心的成熟吧,从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成年熊孩子,变成一个懂的真正尊重别人,懂的反思自己的人吧。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和渺小,但是对自己的力量也更有信心。不过我觉得我和北斗大多数的人是在各个观念上都越走越远。不过如果没有当年的北斗都熏陶。就没有今天的我。

朱哲琦(杭州): 在人生伴侣的选择上做出了目前认为正确和满意的选择,这是最重要的选择。对社会的认识由表及里,对金钱和财富的认识加深,不会放弃追求自由和财富。由一个懵懂的学生转变成一个有社会经验的人。

毕玉婷(北京): 最大的改变:更加自由而坚定的生活。

黄理罡(佛山): 2008年大三,一个难得的机会,提前开始毕业实习,到了2017年,兼顾着四种不同的工作。见识过各种女人,结交了很多朋友。九年间,即使生活是一堆挫折,但不代表生命是必须妥协,我变得更加自我,更加凌厉,更享受着发掘不同兴趣的乐趣。天上繁星,愿多采撷。

江左(北京): 丢掉一切可以丢掉的illusion吧。

谢昆(杭州): 感觉最大变化只是肾上腺素水平降低了很多,别的其实早些年读书聊天思考时候隐约预料到了,只是一步步地迈步体悟。

吴晗(长沙): 从2008—2017这9年最大的改变就是:   变的独立、自律。长大是一件多么扫兴的事啊。它要压制天性,推翻自我,学着爱人与妥协。听了都头疼。这世上的爱和伤害,那么寻常、那么无趣、那么多人在敝帚自珍。这九年是自我巨变的九年,一步一步走来学会了踏实和稳重,喜好也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在一些关键的时间节点上见识了一些优秀的人,是这些想成为的人让我学会了见贤思齐,让我心性未定的时候不至于长偏了方向。非常感激。未来怎么样,还不知道。但下一个九年,有把握更好啊。

刘宇翔(北京): 最大的改变:虚长几岁,一事无成,追忆往昔,不胜感慨。

郑翠颖(北京): 我觉得最大的改变,是从觉得可以改变什么,到觉得最值得的还是先专注于积蓄自己。

王晓宇(青岛): 有了随时重来的勇气。

孙羽(济南): 最大的改变大概是终于能够接受,在每个人的生活中,“脱离预期”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件事情,应当坦然面对。刚认识北斗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划定一个“北斗人应该是怎样”的框框。但实际上九年过去之后,曾经聚在这个词下的人,大多还是走上了完全不同的路。当我们终于可以强大到不再需要一个名词来为自己的人生贴上标签或抱团取暖时,在我看来,这就是北斗最大的成就。还是要祝福在这里认识的每个人,未来路上的每一种选择。

王晓泉(西安): 毕业了,工作了,又换工作了

去了深圳工作,结果又回了西安

找了个女朋友,毕业变成异地恋,然后又分手

九年变化太多,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变化,还是一样的人一样的事情,时间太快,可还是想做一个讲段子的

黄希敏(北京): 回想当年加入北斗,虽然做着略显无趣的事务性工作,身边却有着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而现在的情形则已倒转。余生漫漫,愿同摘星。

宋晓慧(太原): 最大的变化是,以前有困惑,总是急于找一个确切的答案。现在不再急于找答案了。如何过好这一生的答案,藏在文学和艺术的背后,它们也不会直接给答案,但所传递出的宁静和安定,也足够支撑过好这一生了。

宁湖(旧金山): 9年前在网上结识了一个好朋友叫大猫,他当时把我们很多人聚在了一起,9年后这个好朋友仍然把我们很多人聚在了一起。改变尽在不言中。

余泽霖(台北): 此間的少年從未離去,只是世界不斷從門後湧來


這是我進入北斗後看過的第一篇文章的一句話,一晃而過,從我2012年加入北斗到現在,北斗已經九歲了,我一直很慶幸加入這裏,最開始被北斗吸引的是北斗的文章,後來漸漸發現,北斗人們才是北斗真正的精華,感覺自己又讀了一間大學,遇到了好多志趣相同的好同學們,大家討論,吐槽,擁抱知識,活在這個沒有什麼理想的年代。如今北斗漸漸遠離我的生活,但我想,少年並未離去,斗人們都還在,換了一個工作,換了一個城市,但是北斗帶給我的那份對公共事務的關心永遠不會離去。

王丹妮(香港):

我算是北斗最后一批志愿者了,相识时间不长,但它在我成长中还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偶然之间关注到北斗这个平台,进而了解到还有这样一批满怀抱负的青年,对我来说好像是一下子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在最为关键的价值观塑造期,北斗人确实是启蒙者一样的存在。

成为志愿者之后,接触到了更多有趣且有想法的人。那时候每编一篇文章都会感慨:自己好像是错过了“黄金时代”,如果早几年接触到它该有多好。以至于后来一段时间里,我很努力地去保持公号更新频率,也去北京和很多老斗人聊天想让北斗重新出发,好像是有种执念,希望启蒙了我的这个平台能够继续影响更多的年轻人。

直至有次和一个老斗人夜聊,他大致是说:对于他们来说北斗是一面旗帜,但是世事都会随着时间改变,没必要执着于形式,新一代的人也可以竖起自己的旗帜。此后,我继续自己的学业工作,也关注着那群在北斗认识的朋友的动态。原来人人网上熟悉的名字,变成了身边的朋友同事。相识的时候感叹一句:“哦,原来你也是北斗的啊?”就会莫名地增添一份好感。

对我来说,北斗还有一层“身份认同”的意味,在这里认识的朋友,多多少少都曾有过些相似的思考与成长,这种彼此间的理解弥足珍贵。

生而不易,愿同摘星,北斗九周年快乐。

周丹阳(南京): 九年来,最大的改变是明白做事的艰难,增添了许多对他人的理解。另外就是,能够直面真实的自己,并挣扎着前行。

张舒迟(北京): 最大的改变…从学生运动,到市民运动,现在在做工人运动,实现了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的跨越 。

金恺迪(上海): 北斗九年了。2008年的时候,我刚刚升学进入交大附中。那时候时常在校内网上追寻自由组织的身影,然后终于加入他们,成为其中的活跃分子。北斗,立人大学,瓢虫映象。这些和各层次、各种背景的同龄人交流和一起面对当局的经历,从2015年、我有求于某些人的时候开始被我藏起来,很少提。好像那段时间是假的,生活没有存在过。

但是骗不掉的。

那些事情仍然显得幼稚,激进,但是我就是这样被塑造的。那些无用的观点和文章,最后都必须落到现实,而落地的瞬间,这些东西在鲜血淋漓的生活面前都难以为继,微不足道了。我一直都坚持读些非医学专业的书,不多,但是一点一点,也把那套汉译彩虹里绿色的部分几乎读完了。好多次,我都主动去北京找那个世界,但我清楚知道,这些完全没有为我带来什么生活和成就上的进步,换句话说,他们不像学术、绩点、商业比赛、实习那样给我真切提供了进步,而只是变成疑问和困惑沉淀了下去,甚至必须要藏起来。

距离第一次读北斗人的文章,过去9年了。

我很怀念那个自己。

我越来越理智,越来越明白现实,越来越有担当,越来越知道责任和爱意味着什么。

我越来越努力去符合普遍意义上的优秀,因为我知道那真的可以带来安定的生活,那也才真的能提供追求生活的可能。

但是。

我觉得那个自己还没死,在双面人的世界里。

也好像——应该是已经死了。

#写在北斗九周年,

我目前的生活和工作需要我的形象是彬彬有礼的,善解人意的,专业而睿智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