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物通
生物通 www.ebiotrade.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生物通

人类寿命到底有没有极限? 五篇《Nature》文章质疑2016重要研究成果

生物通  · 公众号  ·  · 2017-06-29 18:0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去年一篇指出“人们寿命的自然极限为115岁”的文章受到了许多关注,成为了大多数主要新闻媒体的头条。然而在最新一期(6月28日)Nature杂志上,五组研究人员提出了质疑,指出这一结论并不准确。

去年一篇指出“人们寿命的自然极限为115岁”的文章受到了许多关注,成为了大多数主要新闻媒体的头条。爱因斯坦医学院的分子遗传学家Jan Vijg等人分析了上个世纪的全球人口统计数据,发现1970年到1990年是人类寿命延长提升的高峰期,然而到了1990年代中期和末尾,这一趋势就开始停滞。数据显示,人类的“死亡之墙”在115岁,并且125岁以上幸存的概率小于千分之一。


然而在最新一期(6月28日)Nature杂志上,五组研究人员提出了质疑,指出这一结论并不准确。


质疑声

其中一位作者,哥本哈根大学健康衰老研究中心的Maarten Pieter Rozing教授说:“这是一种极端的说法,他们认为人类的生命有限制,但我认为这种极端的说法需要再审查,应该修订为(最大年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我们看到的下降实际上是一种基于视觉审查的杂散发现和统计。”


另外一篇文章的作者,格罗宁根大学的博士生Nick Brown则表示,这项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于研究人员分析1995年数据时,将数据分割开来了,看到的是那一年一个可能的最大年龄,然后就用相同的数据进行了检测。“他们以为已经找到了一个模式,然后就发展出一个解释模式的理论。这样当然这些数据与理论是一致的,因为理论是从数据中产生的,这是做科学的一个很根本的错误。”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生物学家Siegfried Hekimi说,当他和他的同事重新分析数据时,发现它实际上与多种不同的寿命轨迹一致,包括后来的寿命高峰和下降。“数据与许多其它(趋势)一致,这表明在这一时间上没有明显的寿命限制。”


另外一个方面,科学家指出在分析生命周期时,此前的研究人员只包含了任一年中最大年龄的死者,这就会产生一种“大量随机性”的小样本。


Rozing说:“可用的数据有限,因为并没有这么多超级‘人瑞’。而且我认为也没有强有力的论据证明下降。 相反我认为所有证据都指向了增加,因此我们只能等待,看看谁是正确的。”


另外两篇质疑文章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



人类最长寿的记录由一位法国女性珍妮·路易斯·卡尔曼特( Jeanne Louise Calment)保持,她1997年过世时已经122岁了


作者的回答

原始论文的作者对此表示仍支持他们的原有结果。


Vijg说:“我认为最后还是得让数据说话,我认为我们的这些数据很有说服力。我猜许多人都无法接受是因为这指出了我们生命的终点。”


Vijg也回应了质疑文章的一些主要论点。例如,在基于数据库产生的假设,又用数据库来检测假说的这一点上,Vijg表示他的研究组实际上分析了两个独立的数据库。他补充说:“曾经一段时间,统计研究人员不希望大家去查看数据,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不客观的,但是在十年前这一观点发生了改变,大家都去查看数据,作为参考,并应用正确的统计检测。”


其它的一些专家也认为这些质疑声并不能完全证明人类寿命有限的说法无效。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的公共卫生教授Jay Olshansky(参与了2016年的研究)说:“研究观测的现象正好就是少部分的老年人,从中得到了寿命限制的结论。质疑者认为分析分析的规模,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不足为道。”


Olshansky说,研究的关键结论是即使未来的抗衰老干预措施能够将这一限制推翻,但人类最终还是会有一个期限。“寿命限制是115,118或120,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不应该只是试图延长自己的寿命,而是应该延长健康生活的时间。”


原文标题


Contesting the evidence for limited human Lifespan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