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艺研究
《文艺研究》创办于1979年5月,是文化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大型综合性文艺理论月刊。邮发代号:2-25。国外代号:M163。ISSN 0257-5876\CN11-1672/J。本账号负责本杂志信息发布与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文艺研究

“文心讲坛”第十九期成功举办

文艺研究  · 公众号  ·  · 2024-12-16 11: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文心讲坛”是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哲学与艺术史研究中心的常设活动,秉持“用心为文”的初衷,旨在提供一个文学与艺术的跨学科对话平台。2024年12月5日下午,“文心讲坛”第十九期“‘以仁克暴’的艺术:丰子恺抗战时期的‘漫文漫画’”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杂志社副主编李松睿主持,北京理工大学助理教授秦雅萌报告,北京大学中文系吴晓东教授、贺桂梅教授评议。


活动现场


报告人秦雅萌以“以仁克暴”作为统领抗战时期丰子恺文学与漫画的关键词。通过梳理丰子恺在全面抗战初期作画方式与风格的转变,分析丰子恺对暴力如何“入画”的不同处理,并结合丰子恺抗战时期的文学文本,指出丰子恺将早年“护生”观念拓展为“护心”,借佛学、儒家经典阐释“仁”与“仁者艺术家”在抗战艺术中的意义,关联着丰子恺对战时艺术与民族精神独特而重要的探索。


秦雅萌发言


在评议阶段,吴晓东指出,报告呈现了具有生长性和整体性的文化史空间,不仅在媒介间性,也从文艺、生活、教育、佛学等多领域的联动中,以丰子恺为中介,将中国的非暴力伦理和反战主题引向深入。贺桂梅认为,丰子恺战时的“漫文漫画”构造了一种独特的文本样态和有意味的媒介形式,呈现了经历现代转化的中国文人传统中直抵人心的艺术魅力。主持人李松睿就报告选题所搭建的跨媒介视角、史料的运用、具体思路等表示肯定。

吴晓东评议

贺桂梅评议


与会专家学者先后表达了观点。王伟指出,丰子恺在艺术史上处于独特而另类的位置,丰子恺漫画需要体验式理解,画作中的“生机”尤其值得仔细体味。李修建就丰子恺漫画作为“国画中的‘白话文’”发表意见,提出或可关注丰子恺与五四以来民间绘画资源、佛学传播问题的关系。金宁主编以“温、雅、趣”三个核心范畴概括了丰子恺的艺术与人格特征。陈斐就丰子恺漫画中“大树”意象与敌我关系展开讨论,并指出丰子恺重视主体性的这一艺术观念与他对“仁”做出了佛家式的改造相关。黄雨伦引入戈雅、托尔斯泰、甘地等作为参照,将漫画中的“暴”与20世纪对暴力的探讨谱系相勾连。孙伊提出丰子恺漫画在呈现暴力方面所表现出的困境与“有情”的文艺在战时中国的困境相关。高明祥以唐宋画谱为例,提示了讨论现代图文关系的历史参照。雷浩认为丰子恺在抗战美术中具有独特意义,表现了文化精英以艺术匡扶世道人心的努力。


王伟发言

李修建发言

金宁发言

陈斐发言

黄雨伦发言

孙伊发言

孙慈姗发言


前来旁听的老师与研究生也表达了对报告的兴趣,来自中国戏曲学院的京剧《丰子恺》主创团队分享了创作体会,本期文心讲坛在热烈讨论中结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