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浙商银行微讯
欢迎关注浙商银行微讯!知晓新出炉的优惠活动,掌握特色金融产品,获取具有价值的动态资讯!全国统一服务电话95527。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 ·  昨天  
银行家杂志  ·  中国外贸信托卫濛濛:提升信托服务质效 ... ·  3 天前  
中国人民银行  ·  李强主持国务院第十二次专题学习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浙商银行微讯

纪念日 | 34年前的今天,中国首则征婚广告的效果真好啊……

浙商银行微讯  · 公众号  · 银行  · 2018-06-26 18:00

正文



河南焦作冯营矿门口,一位卖瓜子的阿姨给 27岁的矿工朱俊芳 塞了封信。 小伙子打开信,里面是这样写的:


朱俊芳同志,你好!

你的征婚启事我已看到,我现在已从东北来到焦作,住在焦作市招待所302房间。你如有空,请明天上午到招待所,咱俩面谈。此致敬礼!

李萍 6月26日



这位矿工,是改革开放后

在媒体上首位登征婚广告的人

1984年5月的《中国妇女》杂志

自此开了首个征婚栏目的先河



“我是一个煤矿工人,27岁,河南山丘娄店公社汪庄大队人,父母已故,兄弟四人,房八间,现在焦作矿务局冯营矿当合同工,每月工资80元。


我热爱煤矿工作,文化程度高小,无疾病,身高1.64米。如哪位未婚女子不嫌俺是煤矿工人的话;如谁家中只有女儿又有心招婿的话,我愿到女家落户,尽养老之责,如哪位丧夫之妇有心另寻伴侣的话,均可来信或见面。”






矿工小伙收到百余封应征信

最后和女音乐大专生走到一起


当年这则小小的“豆腐干”,

引来不少姑娘的回应!


据悉,当时很多大龄青年都写信要求杂志社开设“征婚”服务, 登征婚广告需要单位开证明 第一期征婚广告,是从全国各地单身青年的来信中筛选出来的, 这名煤矿工人,收入在当时属于“条件较好”!(因为1984年的全国工人平均工资水平在961元左右)。


矿工朱俊芳那封文笔流畅的征婚简介,是单位有文化的同事代写的,当时《中国妇女》发行范围很广,覆盖约100多万读者,不少企事业单位的阅览室都能看到。


广告刊登之后男主断断续续应征信达到百余封。1984年6月26日,21岁的黑龙江音乐教师李萍拒绝父亲安排的相亲,拿着66元工资“逃婚”来“应征”,和朱俊芳见面后,觉得男方淳朴善良,男方单位高度重视,张罗着给姑娘安排工作,1984年10月1日,矿上为大龄青年举办集体婚礼。



第9期《中国妇女》甚至办了 “大龄青年婚姻专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