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全球局势战略纵横
畅谈天下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军武次位面  ·  不停发|百元就能搞定2款茗茶,低至约1.3折! ·  3 天前  
解放军报  ·  致敬!这些军人的背影让人心安 ·  5 天前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  锚定目标聚焦主线抓落实,各子集团和直管单位积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全球局势战略纵横

金正恩忽悠?瞒天过海乃兵家常事!

全球局势战略纵横  · 公众号  · 军事  · 2017-05-12 06:27

正文

 有人说平壤阅兵用假导弹忽悠世界。其实历数古今中外,虚张声势、示假藏真都是兵家惯用战略。三十六计第一计不就是瞒天过海?

  朝鲜在最近搞的阅兵式上亮出不少高大上的武器装备。之后,有美国军事情报官员嘲讽,其中一些枪炮导弹根本不是真的,很多不过是在旧玩意儿上刷了层新漆。

 

  普雷金特(Michael Pregent)在美国右翼电视台福克斯新闻节目中形容,朝鲜展示的部分武器“很可笑”。

  还有媒体引述专家说,朝鲜导弹有矛盾之处,作秀成分很大。

 

  外行可能会说了,阅兵应该不能来真的、带实弹的导弹吧?万一就在领导人身边爆炸了怎么办?

 

  这个暂且不说。其实,历数古今中外,虚张声势、示假藏真、声东击西、以假乱真等等,都是战场上兵家的惯用“伎俩”,许多情况下效果还非常好。

 

  比如说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就尽显以假乱真的神奇功效。

  现代战争也是如此。看看这张英国国家档案馆保存的资料图片。这是坦克的设计草图,不过这个坦克好像是用竹竿、油布搭成的。

 

  英国在一战中部署过假坦克,制造英军强大的印象。

 

  这事儿是英国人干的。坦克草图出自名字听上去十分神秘的“伪装学校”。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个军官“进修”中心,他们在这里主要学习隐蔽战术。

 

  类似竹坦克这种假军事硬件的主要目的是防空:误导敌方战机去轰炸假目标、而不是实际价值更高的真东西。当然,假坦克也可以营造出英军更加强大的印象。

 

  当时英国还使用规模更大的战略性伪装遮蔽地标建筑,防止敌军飞行员以此导航。

 

  英国作家兰金(Nicholas Rankin)在他的《欺骗天才》(A Genius for Deception)一书中曾经写道,军官们“乘气球、飞机,从空中审视潜在目标的伪装效果。”

 

  记得2011年欧洲纪念停战93年时,法国《费加罗报》挖出历史档案,揭爆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不久,法国建了个“假巴黎”!目的是要忽悠德国轰炸机。

 

  假巴黎位于真巴黎北部郊区,有假街道、路灯、假建筑,其中居然还包括假香榭丽舍和北站!

 

  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盟军的忽悠战术用的更娴熟、效果更显著。

 

  比如,数千辆假坦克曾参与二战。当时,英国东南肯特郡和法国北部海岸部署了大辆冲气橡胶坦克。这些坦克是由英国着名轮胎商邓禄普制造的,用大包带进法国,充气后摆好,目的是诱骗德军轰炸这些不值钱的假坦克、而不是英格兰。

 

  同期,在肯特郡还有一个规模巨大、但百分百虚假的军事基地:美国第一集团军(the First United States Army Group),在这里还发射假的无线电信号呢。

 

  往近里说,最近几年,俄国军队曾经启用过相当先进的假武器!

 

BBC驻莫斯科记者罗森博格2010年亲自去看过,不止坦克,还有战斗机、导弹发射台,甚至整个雷达站,都是……充气的!

 

  这些假武器尺寸和真的一样,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可以愚弄敌方雷达,误判你的实力和位置。虽然没有实战能力,但是,不要小看俄军的假武器,它的优势在于,轻便、部署速度快,最重要的,比真家伙便宜多了。

 

  据说,俄国的这些充气武器是由从前一家专门生产热气球的工厂制造的。

 

  返回头来再说金正恩的武器。真也好、假也好,早有分析人士提醒,不要被平壤的表面现象迷惑,阅兵秀肌肉,金正恩重在表述心态。

 

  英国智库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Chatham House)亚洲项目的副主管汉娜(James Hannah)就说,朝鲜半岛局势相当紧张,平壤展示一些假的小武器是一码事,但是别忘了,朝鲜可有100多万士兵!

  平壤秀肌肉,这并不表明朝鲜认为自己能打败美国,而是要表示一下如果受到打击将怎么办。

 

  (平壤)阅兵式上的一些导弹展示出某种新能力。不管是真是假,撒出去的种子是:“我们走上这条路了,我们不会被止步,我们不怕你。”


奋笔疾书解读局势只为唤醒更多人,认同就请支持我吧。

 

另: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zan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zan,以示鼓励!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全球局势战略纵横公众微信号:zhanluezong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