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互联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一个技术发展基础,我们可以看到从最早的PC联网到 2007 开始的移动互联网,到现在正在开始启动的物联网革命,
它最终的目标是让任何人、物、事、时间、地点都能够被连接起来,而且是实时互动的。
这是一个真正的万物互联的时代,
将来所有的东西都是在线的状态,我们会从一个离线的物理世界进入到一个在线的比特世界。
工业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创新,工业文明在一两百年内创造的财富,是人类从史前到工业时代之前所有文明的总和,所以工业时代解决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短缺经济的问题。人类在农业时代是生活在贫困的边缘,物质是极度的困乏,但是工业时代解决了供给稀缺的问题,核心要用标准化、流水线、大规模生产的方式来降低成本,它牺牲了个性化,但是用这样一种新的B2C的模式,大流通、大广告,这样一套完整的体系带来了我们过去一百年的繁荣。
但是从九十年代开始,就已经感受到整个社会进入到(相对)供给过剩的时代。因为物质极大得丰富,最难的是有效需求的不足。中国虽然过去几十年到了赶超工业经济的阶段,但经过三十年,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严重的产能过剩、竞争过度的阶段,其核心的原因是常规的商品供给太多,但是消费者的需求挖掘不出来。所以未来商业的核心是挖掘消费者的需求,而不是提供一个标准化的制造产品。
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技术上的突破就是我们终于可以以足够低的成本和海量的客户建立直接的关系,保持一个近乎实时互动的状态,微博、淘宝、微信,都让大家不但可以完成点对点的沟通,还可以完成多对多等各种方式的沟通和协调。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看到以消费者,以客户为起点重构整个商业逻辑变为可能。而
这个商业逻辑的核心就是通过互动,持续地挖掘潜在的需求,让这个需求越来越明确,而且这个需求本身也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这才是未来商业的基础。
所以我这一次讲的C2B模式跟以前相比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以前讲C2B的时候强调大规模的定制,强调个性化,是从客户价值的角度来讲,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但是我今天意识到,
个性化的起点其实是先建立跟客户的持续互动,这个是一切的开始。有这样的开始,个性化服务才有可能。
同时在工业时代,每一个客户,每一个消费者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被动地接受广告,被动地被推送产品。但是在互联网的时代,由于这样的一种基础设施和广泛沟通互动的天网服务的存在,客户已经因为各种各样的社交场景事先聚集在一起,就是我们讲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以
怎么样利用好现有的社群做好他们的服务,也成为C2B非常重要的模式,我们叫做社群电商的未来。一个是社群电商,一个是持续跟客户的互动。
很多人有时候跟我们说,客户第一这个话我们讲了一百多年了。你讲客户驱动跟客户第一有什么不一样?最本质的不同,客户第一是工业时代的最高追求,大家当成一个口号尽可能地实现。但是在互联网的时代,客户第一,客户驱动是整个运营的起点,是任何企业的立身之本,是生死存亡的分水点,做不到客户驱动,这样的企业将来就没有生存的空间。
任何企业在未来,如果不跟客户建立一个持续的互动关系,它就没有办法去理解客户,也就没有办法得到客户的实时反馈,没有办法挖掘潜在需求。所以这一点也是因为客户未来需要的是服务,而不是一个简单的产品。只要你提供服务,你必须有一个互联网的界面跟你的客户持续的互动,不然的话你根本得不到任何的反馈。这和我们在另外一篇文章(《曾鸣|未来商业发展的三部曲:在线、互动、协同》)里面反复强调的,智能商业是未来商业最重要的竞争的标准是一脉相承的。
智能商业的前提是形成活数据的闭环,而活数据的闭环起点就是跟客户持续的反馈,你给他提供服务,他立马告诉你好还是不好。
比如说淘宝个性化的推荐给商品,你点击就说明这个好,不点击就说明不好,然后整个算法在后台计算下次给你推荐什么。所以说
智能是建立在一个持续优化、强大的算法引擎和活数据的闭环之上。所以C成为企业一切运营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