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浪尖的美国航空业又
双叒
出事啦~
事件一:女乘客要去洗手间,空乘竟让她尿在杯子里
一名女性乘客哈珀近日披露在今年4月的梅萨航空(Mesa Airlines)的客机中被拒绝使用洗手间,空乘要求她尿在杯子里。梅萨航空是美联航的飞行伙伴。
根据当事人的描述,当时飞机处于平稳运行中并未发生颠簸,周围也有旅客起身去洗手间。
可是正当她想起身去洗手间的时候,机组人员却要求她坐下,除非安全带的指示灯熄灭,否则她不能去厕所。
女乘客这时早就和机组人员讲过她的特殊情况——膀胱过度多动症,并说:“要么让我去洗手间,要么就给我个杯子。”
只要脑回路没问题的都不会真拿个杯子过来吧,结果美联航的空乘还就这么干了。
为了缓解自己的需要,
哈珀只能
坐在座位上解决。航空公司的解释是,乘客试图在降落时去洗手间,目前公司正在进一步了解情况。
事件二:更改登机口却不发通知,乘客被送往相反方向
倒霉的美联航又道歉了。
这次道歉的原因是误将一名法国女性旅客送上一段
3000
英里的反方向旅程
。
这位名叫露西的女乘客本打算从新泽西纽瓦克飞往巴黎,但是无意中她被允许登上了一架错误的飞机,而这架飞机是飞旧金山的。在登机的最后一刻,飞机改变了登机口,也没有通过邮件等方式通知所有乘客。
于是,露西被送到了旧金山……
折腾了28个小时,露西才抵达了目的地巴黎。
事件三:不让座位就要坐牢,空乘上演“强行逐客”
一段时长8分钟的网络视频,把又一家美国航空公司拖入“店大欺客”的舆论漩涡。
美国达美航空公司乘务人员强行将一对带着两个幼儿的夫妇赶下飞机,甚至威胁说,要把两人送进监狱。
原来,夫妇二人以18岁大儿子的姓名购买了一张机票,后来大儿子提前回家,因此他们让2岁的幼童坐在了那个座位上。但乘务人员却要求他们让出座位,由于答应得太晚,最终全家被赶下飞机。他们走后,留下的座位立刻被4名手中拿着机票的乘客占据。一家人被赶下飞机实际上是因为达美航空超售了。
迫于压力,达美航空发表了致歉声明。
事件四:与飞行员劳资谈判失败,临时取消航班引发冲突
当地时间5月8日晚,美国“精神航空”,突然取消9架次航班,导致500名乘客滞留机场。由于事发突然,引发一些乘客不满,其中3位乘客与机场工作人员发生冲突。
这三名乘客正要赶去参加毕业典礼。眼看毕业典礼就要开始,可他们却只能滞留在机场干等,于是他们一肚子怒火没处发泄,只能把机场工作人员拖出来揍一顿泄泄气,接着又惹来了警察,于是这些怒火中烧的年轻人们又开始跟警察们干架……
“服务质量”让位“成本控制”
机票超售、免费服务缩水、座位越来越小、收费服务大量增加……随着航线网络逐步完善,以及越来越多以超低票价为卖点的廉价航空公司进入市场,传统的全服务航空公司引以为傲的优质服务已难以为继,甚至成为公司的“负资产”,服务质量上“向下看齐”廉价航空,在业内早已不再是禁忌。
从托运行李到喝口水坐飞机干啥都得再花钱
民航业规模化发展之初,龙虾是标配,开胃酒有多种,还有现切火腿、鲑鱼、高级鱼子酱和各种海鲜等。
随着航空出行人数增多,机上餐食不断精简“瘦身”,小礼品更是不见踪影了。更有甚者,在美国的一些热门国内航线上,连本来已经显得很寒酸的免费餐饮也开始“销声匿迹”。目前,美国航空、达美、美联航已基本不在国内航班的经济舱提供餐食,只提供水或小包坚果。
同一架飞机塞进了更多乘客
美国航空(AAL)将在年内添置的波音 737 Max 客机上将座位距离从目前标准的 31 英寸减少到 29 英寸或 30 英寸,这些压缩的空间让新客机上的座位数从目前的 160 个增加到了 170 个。
目前全球大部分航空公司的经济舱前后排座椅间距集中在31-32英寸之间,易捷、亚航、春秋航空等部分低成本航企座椅间距为29英寸(73.66厘米)。
去年底,英国航空公司宣布把一部分波音B777机型的经济舱增加约五分之一的座位,从280座增至332座,每排从原先的9座改为10座。
“头等舱”与“末等舱”的距离越来越远
尽管“经济舱”正变得越来越像“末等舱”,但在同一架飞机的前面,同样的公司向那里的乘客提供越来越多的“舒适”。
(达美航空去年宣布在飞机上推出 " 至臻商务舱 ")
(卡塔尔航空的奢华商务舱)
洛杉矶国际机场甚至推出“私人航站楼”
这里
不用应对拥挤的乘客人流
不用在购票口和登机口排队
也不用在长长的安检队伍中苦苦等待
完全不用担心行李的安排
……
优势就是:
2200 步和 70 步
从到达机场到上飞机,普通乘客平均需要走
2200
步,而使用“私人定制”服务,乘客只需要走
70
步,而且是
“闲庭信步”
。
小编还是继续“步步惊心”吧……
来源:新华社、扬子晚报、中国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