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高峰期,闽清县纪检监察干部在闽清县恒翔冠城小区走访,一眼望去,新建的室外电动自行车停车棚干净整洁,还配备了充足的充电桩和消防器材,陆续有居民骑车前来充电,一切井然有序。
图为闽清县纪检监察干部在世茂云瀚小区了解充电桩建设情况。
“之前大家乱停放电动自行车,堵住通道不说,还随意拉线充电,非常不安全。现在好了,‘糟心事’可算解决了。”望着电动自行车停车棚,恒翔冠城小区居民对前来走访的纪检监察干部说。
此前,闽清县纪检监察干部在小区走访时收到物业反馈:随着电动自行车不断增加,小区出现了许多“僵尸非机动车”,违规充电的问题也是屡禁不止。随后,闽清县纪委监委对“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收集的群众诉求进行分析,发现反映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难、违规充电的问题比较集中。
为防范和遏制电动自行车安全事故发生,解决群众身边的“糟心事”,该县纪委监委立足实际,迅速成立工作专班,确定坚持标本兼治的行动方针,压紧压实职能部门责任,全力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明确从充电设施建设、规范充电行为、源头把控等多个关键环节入手,确保整治行动全面、系统、有效。
集中整治以来,闽清县纪委监委按照行动方案,深化运用实地走访、查阅资料、座谈交流、“组局”联动的方式,督促职能部门认真倾听群众呼声,立整立改,在全县开展建设标准化高质量的充电站工作。建设完成后,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桩600余个。
此外,该县纪委监委还鼓励社区积极作为,社区联合物业对小区内的“僵尸非机动车”情况进行排查,发布“僵尸非机动车清理”整治通告,提醒居民按规定有序停放非机动车,并及时处置已废弃的非机动车辆,还群众一个安全、整洁有序的公共空间。
除了末端管理,坚持源头把控也是防范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的重要一环。闽清县纪委监委推动县市场监管局制定印发《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方案》,加大对经营网点和维修店铺的检查力度,要求商家按照要求严格填写进销货台账,依法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及擅自改装原厂电器配件、拆改限速、更换大容量电池等违法行为。
截至目前,闽清县纪委监委督促县市场监管局、县交警大队、县消防大队等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180余人次,对全县电动自行车销售、维修企业进行全覆盖检查,共查处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案件5起、销售不符合新国标电动自行车案件1起、电动自行车消费欺诈案件1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