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京师法海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学生工作信息发布官方平台。法者,平之如水,缘理而行;海者,纳百川,储众水。明世间法理,盛法治情怀,是为法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全网快资讯  ·  元宵节的20句祝福语,句句暖心! ·  昨天  
响水零距离公司  ·  响水年后新岗热招!月薪5000+交五险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京师法海

习法有道,国奖风采|斯一(本科生):拾光路上,追寻星辰大海

京师法海  · 公众号  ·  · 2024-12-21 21:00

正文

习法有道·国奖风采

国家奖学金,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荣耀?

它是学术舞台上的高光时刻,凝聚着无数日夜的拼搏与钻研,是对知识海洋执着探索的见证。

它不仅是对知识探索的嘉许,更是一股强劲动力,激励着无数学子冲破阻碍,拥抱辉煌未来。

2023-2024学年,法学院共10名本科生获得国家奖学金。他们分别是2021级卓越实验班黄哲瑞、2022级卓越实验班史欣然、2022级卓越实验班冉劲轩、2022级卓越实验班斯一、2022级卓越实验班李雅欣、2022级卓越实验班徐婉婷、2022级卓越实验班刘佳欣、2023级卓越实验班李晗羽、2023级卓越实验班许嘉诚、2023级卓越实验班王郑涵。

这十位同学将分别讲述学习经历中感悟最深的几个方面,包含学业、规划、实习、竞赛等内容。

让我们一同走进青春引路人、朋辈领航者的世界,聆听他们与大学、与国奖的故事,追寻着他们的来时路,探索出我们的未来式。

经验 分享

大家好,我是斯一,来自2022级法学卓越二班。很荣幸能够获得2023-2024年度的国家奖学金,并有机会在此和大家进行交流与分享。

认识自我,笃定目标

我始终相信,认识自己是迈向成长的第一步。在大学生活中,面对多元化的课程、丰富的实践活动以及纷繁的社会信息,以及随时可能出现的挫败与压力,我们很容易感到迷茫和焦虑。但是其实这一类情绪的出现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们应该尝试去悦纳它,并找到合适的方式进行舒缓。而我认为,舒缓的方式就在于认识自我,找准属于自己的目标与节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在朝着目标努力时也有独属于自己的节奏与方法,所以我们不必强迫自己去追随他人的脚步。认清自我想要成为怎样的一个人,然后基于此将自己的目标拆分成一个又一个可以短期实现的小目标,这样我们一方面不会因为目标太遥不可及而心灰意冷,又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坚定意志,朝着短期目标的实现做出努力。

理清主次,合理规划

为了实现既定目标,通常需要我们在多个方面付出努力,例如专业课程、科研竞赛、实习以及学生工作等。面对多项任务,我们需要学会分清轻重缓急,合理规划时间,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

法学生一学期的四个月中,前三个月的课程学习压力相对较轻,在保障课堂学习进度的前提下,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科研竞赛等实践活动中,提升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而进入期末阶段后,学业成为最主要的任务,此时应暂时放下其他事务,全力以赴投入到复习中,以达到自己对于学习成绩的预期。

而如果决定要参与科研竞赛活动,我们也可以提前了解相应的时间节点,制定详尽的准备计划。例如,在本基项目或挑战杯项目中,我们可以提前组建团队并确定选题,确保有充足的时间完成各阶段任务,从而以最佳状态迎接挑战。

通过主次分明的规划和高效的执行,我们能够在学习和实践之间找到平衡,为自身的发展积累更多经验与优势。

勇于尝试,厚积薄发

“人生在世,重在我没做错/我尝试过”这一辩题让我感触颇深。大学生活不仅仅关乎学业与绩点,更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舞台,是我们探索自我、寻找未来方向的重要时光。因此,我始终认为,大学里应该尽可能去尝试各种活动,无论结果如何,只要尝试过,便无遗憾。

在这些尝试中,我经历了许多失败:精心修改的文章屡屡被拒,认真准备的比赛总是止步初赛,投入大量时间的调研项目在立项环节就被驳回……尽管如此,我始终相信,这些失败背后所积累的经验与感悟,是课堂上难以获得的。在撰写论文时,我学会了如何清晰表达复杂的法律思考;在备赛时,我磨练了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在调研中,我提高了与团队协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想也正是这些失败的积累,让我在后来参与科研竞赛时有机会去取得一点点成绩。

因此,我鼓励每一位同学勇敢参与各类活动,不要害怕失败。因为你在这些活动中的收获就像一颗颗埋在心底的种子,虽然短时间内未见成效,但在未来某个时刻,可能会悄然绽放,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与启发。

结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