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领域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涨价潮,且仍将持续。
过去两年内我们见证了半导体产业连绵不断的涨价,从存储器到硅片,到功率器件,到晶圆代工,涨价到了愈演愈烈的地步。按照目前的趋势,我们判断涨价之势仍将延续。
涨价的缘起:以Mosfet为例。
涨价的背后是供需关系的积累变化,作为这轮涨价中最受关注的终端器件之一,Mosfet的涨价与缺货逻辑是最为清晰的:关键在于8寸晶圆的供需失衡。而8寸晶圆供需失衡则来自供给端的正向反馈、需求端的负向反馈,以及晶圆制造环节的产能挤压效应。
硅片涨价的逻辑与经济分析。
我们以供需曲线为工具分析涨价的路径。我们认为晶圆厂的产能利用率是关键:产能利用率爬满之前,硅片→晶圆厂环节将持续涨价;产能利用率打满之后,晶圆代工→封测→终端产品链条涨价将会持续传导。
我们的判断
:涨价极有可能向封测端传导,涨价由一线向二线、国外向国内企业传导。
封装环节同样存在材料供不应求的状态,相关包材、树脂粉等材料价位不断攀升;其次封装环节同样存在高端封装产能对低端封装产能的挤压,因此我们判断封测代工厂极有可能启动涨价。由于溢出效应,涨价将传导至二线企业,也将从国外传导至国内。
中国半导体产业将迎来结构性机会,重点关注8寸线链条:
代工与器件。涨价缺货的根本原因在于上游晶圆与晶圆代工的供给不足,涨价与缺货能够刺激硅片到晶圆代工的国产替代进程,目前国内8寸晶圆厂正处于逐步放量的过程,未来受益趋势明显,重点关注8寸线晶圆厂华虹半导体;其次,晶圆厂扩产中国产半导体设备厂商预计将获得可观订单,国产半导体设备与材料企业有望深度获益,重点关注北方华创、晶盛机电、长川科技等;最后,由于终端产品如Mosfet等功率器件一线欧美品牌、二线台系品牌涨价严重,这给了国内原厂的绝佳机会,重点关注功率器件厂商,如华微电子、扬杰科技、捷捷微电等。
风险提示:
硅片持续缺货影响国内晶圆厂与终端品牌;下游需求疲弱。
一、半导体涨价:星星之火,已然燎原
(一)涨价的路径:12寸→8寸;IDM→Fabless
过去两年我们见证了半导体产业连绵不断的涨价。先是三星在2016年三季度主导了DRAM与NAND Flash的涨价;接着硅片从2017年一季度开始涨价,蔓延至今;到2017年,以Mosfet为代表的8寸晶圆功率器件涨价;目前涨价已经传到至晶圆代工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