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大三,安静如鸡的男生宿舍,铁蛋一如往常地登录了
P站
。
这是一个你懂的网站,无数男人曾在这里挥舞弄枪,弹指间就挥霍几千亿
(个子孙后代)
。
但那个深夜,当铁蛋习惯性点开视频开始手冲,却意外感受到一股
悲从胯下来
的凉意——
不是“叶伯”不寻常的问候,也不是“深夜豆浆”的意外侧漏,
而是铁蛋
发现...
视频里男主都有
2
个🥚🥚...
但他,只有
1
个...
都说两个🥚🥚的猴子遍地走,一个🥚🥚的男人不常有,这荒唐事怎么会发生在玉树临风的蛋哥身上?!
他不死心地在裤裆底下又
悄悄
rua了一把,那握感,厚实、铁骨铮铮,但的的确确缺失了一个支点。
咔~
让我们先暂停下这个蛋蛋忧伤的故事,插播一则180秒的正经科普——
首先,
活在
(男生)
裆下
是🥚🥚一生的姿态。
它躺在丁丁根部下方的阴囊里,阴囊中间有堵“墙”,
左右各有一个“蛋舱”
,与腹股沟管相连。
作为一个称职的“外挂器官”,🥚🥚还承担着
繁衍后代
的重要使命。正常的话,它们每天制造出来的小蝌蚪数量约为
2亿
颗。
但一开始,🥚🥚并不在阴囊里,而是藏在男宝宝肚子里。
等他们出生后,就像“管道工”一样,背着精索这根“安全绳”,穿过腹股沟管的“地道”,再下降到阴囊。
但有些人的🥚🥚,就像玩滑梯一样——
只滑下去孤零零的1个,另一个还藏在腹腔...
又或者,两个都滑不下去,还卡在肚子里...
这些情况,就叫:
先天性隐睾症。
造成这病的原因,大致有3种——
-
本应把🥚🥚牵拉下来的
牵引带退变
;
-
🥚🥚过大
,下降受阻;
-
连接🥚🥚的
精索过短
;
所以,真相大白了。
铁蛋的🥚并没有离奇失踪,只是一直深藏功与名,躲在身体里。
可即便如此,哥们心中仍有个深深的隐忧——
人生不易,老二受气,这个心结,让铁蛋几乎患上床前ptsd,他怕余生都要在冷淡中度过。
原来,只要🥚🥚正常,就照样能分泌
雄性激素、生产小蝌蚪
(只不过是数量少一点,怀孕几率也会小一些)
。
几率有多少?有数据显示——
-
只有1个🥚🥚的人,成年后约
62%
有生育能力;
-
没有手术治疗的,仅有
40%-46%;
-
特殊情况
(如🥚🥚位置比较高的)
可能不育。
所以,
及时发现并手术
,或者
定期观察
,隐睾症患者是能保留一定生育能力的。
目前,医学界公认的最佳手术时间是
6-12个月
,超过2岁,效果就大打折扣。
最好别。
(没别的意思只是纯从健康角度建议)
不是因为少了个🥚不好看,而是隐睾症很可能还隐藏着一个“索命炸弹”:
睾丸癌
。
隐睾是
睾丸癌
的
最大危险因素,患癌概率比正常人高几十倍
,这可能是和🥚🥚长期处在
体温相对高
的肚子里有关。
别看这种癌只占男性恶性肿瘤1%左右,在
二三十岁
的男生中却相对常见,而且
发病隐匿
,很多人确诊时为时已晚。某些类型发展还非常迅速,癌细胞仅需10-30天就能翻倍。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
(简称“深圳肿瘤医院”)
泌尿外科主任田军就曾遇到一位隐睾患者:
他从小就知道自己只有一颗🥚🥚,但却不觉得这是个事儿,长大后依旧正常结婚、生娃。
直到有一天,
肚子痛
去医院,才意外发现自己得了睾丸癌
(已转移)
。
冷知识:
除了隐睾症,有
家族遗传史、
🥚🥚受过伤
、长期服用雌激素
的人也是睾丸癌高发人群。
如果摸着🥚🥚
质地硬、感觉沉重、疼痛
、
(单侧/双侧)
肿了
,要及时到医院诊断!
所以,各位老哥,对自己的小兄弟,别光知道怎么用,平时还要好好关照ta——
早点“摸”底
。
一般来说,通过
体检+超声检查
就能明确诊断。
生了男宝的家长,可以在孩子出生后好好检查下他🥚🥚的
位置
和
数量
。
男孩子在青春期前,也要随时关注自己的
阴囊
情况,比如洗澡时,温柔地仔细地摸摸自己的小兄弟...
(这真的不是啥怪癖)
一旦发现不对劲,要尽早去医院,避免病情恶化。
不要这么想。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蛋”夕祸福。对睾丸癌来说,早期治愈率可以达到
95%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