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bioSeedin柏思荟
生物医药知识服务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法治网  ·  事关学籍!教育部最新发布 ·  昨天  
鹤城发布  ·  “严禁拖堂”!一地明确 ·  2 天前  
EETOP  ·  用加密数据进行计算的芯片即将问世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bioSeedin柏思荟

AOC龙头,被“误伤”?

bioSeedin柏思荟  · 公众号  ·  · 2024-09-04 17:31

正文

▲扫码报名直播

PREFACE

前言




尽管创新药行业整体面临着挑战,但某些细分赛道依旧保持着活跃。ADC(抗体偶联药物)是其一,而ADC的“进化体”AOC(小核酸抗体偶联药物)也同样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2023年末,BMS已超23亿美元的总金额大手笔挺进了AOC领域。而BMS的毅然入局,也给AOC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热度。


AOC龙头之一Dyne Therapeutics的股价自年初以来(截至美股9月2日收盘),涨幅已经达到近250%,总市值已经达到近66亿美元。


但随着最新临床数据的披露以及公司管理层的变动,9月3日成为了Dyne今年最具争议的一天。当天,Dyne公布了DYNE-251治疗DMD的临床1/2期试验的最新数据,Dyne表示,疗效是“史无前例(Unprecedented)的好”,同时也宣布将有3位高管离职。


在两个消息的对冲下,二级市场投资人也给出了明确的态度,Dyne当天股价暴跌近31%,令人唏嘘。


但尽管如此,AOC作为更加前沿的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攻坚突破,在未来也有望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可能。


01

AOC龙头的突围

Dyne Therapeutics成立于2018年,当时的AOC药物尚属于一个全新的领域。一年以后,另一家AOC龙头公司Avidity推出了全球首款AOC药物,AOC领域也因此迎来了关键一跃。


成立一年以后,Dyne完成了5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并初步完成了产品管线的搭建。在资本的加持下,Dyne发展迅速,在2020年顺势完成了1.15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并火速完成了IPO。


在Dyne快速发展的同时,与AOC同属偶联药物的ADC领域也开启了强势爆发之路。Dyne成立的第二年,FDA批准了3款ADC药物上市,随后ADC领域的融资、BD合作交易、研发等等的火热盛状,有目共睹。


而AOC的开发,实际上也是建立在ADC药物如此多年的积累之上。AOC的结构整体沿袭了ADC的开发思路,通过将抗体与寡核苷酸偶联而来,结合了抗体药物的靶向性和寡核苷酸药物调控基因表达的能力,因而有望在肿瘤和遗传性疾病等领域大展拳脚。


因此,随着ADC的爆火,AOC也迎来了更多的关注,在ADC领域花钱不眨眼的诸多药企,同样对于AOC也是蠢蠢欲动。


2023年11月底,MNC药企BMS与Avidity达成了一笔重磅合作,双方将针对多个心血管疾病靶点发现、开发和商业化抗体寡核苷酸偶联物(AOC)药物,该交易的首付款为1亿美元,总金额更是高达23亿美元。


BMS的毅然入场,进一步助燃了AOC领域的星星之火。


2024年1月11日,Dyne宣布其在研ASO药物DYNE-101与DYNE-251分别在1/2期临床试验中获得积极数据,Dyne借此顺势完成了总额高达3.451亿美元的融资,在资本寒冬中拿到了“活下去”的资本。


随后在2024年5月20日,Dyne公布了DYNE-101与DYNE-251的最新临床数据,两项研究结果都显示出了Biomarker的改善和功能性改善,并同时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因此Dyne当天股价大涨28%。


自年初以来,截至美股9月2日收盘,Dyne股价涨幅已经达到近250%,总市值已经达到近66亿美元。


但结合Dyne公司的基本面,两款核心药物尚处于临床早期,离商业化路途遥远,并且AOC药物的成药性还未真正得以验证,如此高的市值,总让人觉得背后发凉。


02

最具争议的一天

药物的研发不可能一帆风顺,以此为载体的公司自然也是如此。


当地时间9月3日,Dyne发布了两条公告,一是关于临床数据,二是关于公司管理层的变动。



在临床数据方面,Dyne公布的是DYNE-251治疗DMD患者的临床1/2期研究DELIVER试验的最新数据,包括接受DYNE-251 20 mg/kg Q4W治疗组中,8名男性患者的6个月生物标志物和临床功能数据,以及接受DYNE-251 10 mg/kg Q4W治疗组中6名受试者的12个月临床功能数据。


结果显示,在抗肌萎缩蛋白表达方面,接受20 mg/kg Q4W治疗的患者的平均绝对抗肌萎缩蛋白表达为正常值的3.71%(未根据肌肉含量进行调整),而此前eteplirsen在临床试验中的结果为0.3%,前者高出10倍以上。但需要注意的是,两款药物并未进行头对头研究,可比性有待商榷。


在患者临床功能改善方面,接受20 mg/kg Q4W和10 mg/kg Q4W治疗的患者在多个临床功能终点均有显著改善,包括北极星移动评估(NSAA)、步速95百分位数(SV95C)、10米步行/跑步时间(10-MWR)、从地面起身的时间等,但部分数据,Dyne并未提到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Dyne对以上两组数据的结果表示,疗效是“史无前例(Unprecedented)的好”,并将基于以上数据准备启动DELIVER试验中的注册性队列研究。



但实际上,在本次公布的临床数据中,还暴露出了一些安全性方面的问题。在两名受试者中,出现了3例可能与药物相关的严重TEAE,包括1例急性肾损伤、1例血小板减少症以及1例全血细胞减少症。


综上来看,Dyne公布的最新临床数据表明DYNE-251有望为适合进行外显子51跳跃治疗DMD患者带来新的选择,但在部分数据和安全性方面仍有争议存在。


而在管理层变动方面,则是更为剧烈。Dyne在公告中表示,CMO-Wildon Farwell、COO-Susanna High 、CBO-Jonathan McNeill三位高管将离职,这是继3月底CEO兼总裁Joshua Brumm离职后,Dyne面临的又一次高层巨震。可以说,Dyne的高层已经换了个遍,Dyne也不再是当初的Dyne了。


两个公告似乎让二级市场投资人感到了不安,因此当天Dyne股票大跌了近31%。


SUMMARY

小结




作为核酸类药物和偶联药物的复合体,AOC药物具有广阔前景的同时也还面临着诸多挑战。而作为先行者的Dyne已经受到了资本的青睐,本次的震荡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Dyne应有的发展轨迹,拿出更有说服力的临床数据,Dyne才能战胜质疑。


回到国内来看,国产ADC药物已经在国际上具备了绝对的声量,而在AOC药物方面,则相对稍微冷清,仅有 迦进生物、中美瑞康、佑嘉生物、弘亮生物 等公司进行了布局,数量较为稀少,因此随着AOC药物的不断进步,这一部分在前沿领域探索的biotech公司,或有望成为未来的新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