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沪深港通以来,港股白天看A股,晚上看美股,
可以说是
两
面
受气。
但最近一段时间,港股的走势,既经常独立于A股,又经常独立于美股,表现出了一定的强势。
目前恒生指数只有8倍多市盈率、0.9倍市净率,20年百分位3.57%。
一个市场,作为一个整体,长期处于破净状态,是非常不可思议的。
历史上,恒生指数每次破净之后,都会有一波逆转走势。
什么时候降不知道,但可以确定的是再想往上加则几乎不可能。
现在压制港股上涨最重要的负面因素,恐怕就是流动性枯竭。
估值最低处,流动性来袭,一定会助长市场的逆转趋势。
以后我也向某些流量明星、私募大佬学习,哪只股票涨我就吹哪个。
每每遇到这样的询问,我都有一言两语说不清的障碍和困难。
能不能买入一只股票,至少应该从核心和技术两个层面进行考量。
决定一只股票能不能买的核心因素,应该有两个,一是品质,二是估值。
品质好、估值低,这就是一只好股票,就可以、甚至可以说就应该进行买入操作。
但从技术操作层面,决定一只股票能不能买的影响因素,通常还有组合、仓位、后续现金流、风险承受能力及投资理念,等等。
组合不能过于集中,单只股票对总仓位占比不能过高,后续现金流需要尽可能地充沛,风险承受能力越高越好,投资理念应该偏长线偏价投。
但因为每个人的组合状况、仓位占比、后续现金流、风险抗压能力及投资理念各各不同,所以对同一只股票的操作,是完全不一样的。
有的股票,你可以买,我可能不可以买;而有的股票,可能我可以买,你却不能买。
有一段时间,段永平投资腾讯,今天说“我买了一点腾讯”,过一天又说“我又买了一点腾讯”。
小白们一看,嚯,连大佬都连续加仓了,现在买腾讯肯定赚钱。
买了一段时间,腾讯不涨反跌,心下暗生许多怀疑,天天翻人家段永平的网络平台账号。
然后有一天看到段永平发文说:哦,我现在持有腾讯还不到总仓位的1%。
你三下五除二,就把腾讯买成了绝对的重仓股,人家不断加仓,对总占比还不到1%。
你一个重仓的,人家一个轻仓的,对腾讯的操作和态度,能一样吗?
动不动:你这么大V,为什么不放实盘、不展示交割单?
想一想,从小到大,你爹把你家里老底都原原本本展示给你了吗?
你爹都不愿意干的事情,你凭什么让一个网络上跟你素昧平生的陌生人给你心甘情愿无偿地干?
前天的文章《
快跑,又崩了一个
》,讲了一个残酷的现实:2004年的时候,A股市场大约有1300来只股票;此后20年,大约有60余只股票实现了20年20倍的股价涨幅,更有400余只实现了年化10%以上的股价涨幅。
如果把投资收益放低,比如放在长期年化7%上下,则实现这一预期收益的股票,可能会更多。
如此算来,站在2004年的时点上展望此后20年,原来有那么多标的给投资者带来了如此丰厚的回报。
第一,目前A股1.3亿的投资者,投资经历达到或超过20年的,不会超过20%。
第二,股龄超过20年,但能持续投资一个组合超过20年的投资者,不会超过10%。
这两个原因决定了,哪怕A股优秀的投资标的再多,也无法让太多的人享受到它真实的回报。
4、因此,你无法享受到长线价值投资者应该可以享受到的投资成绩。
全文完。
作者简介:
我是腾腾爸,畅销书《投资大白话》与《生活中的投资学》作者。2023年新出版
两本新书《一本书看透财报》、《一本书看透A股》,
目前正在热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