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19年还有
52
天 -
点击上方
蓝字
把我们设为星标吧
来源:阿何有话说,ID:aheshiwo
前段时间我做了一个秋冬保暖好物的征集,结果不少人都提名了
自己的另一半
。
不知道这些留言者的CP,知不知道自己的定位是这样的哈哈哈😂
也有单身同学看了说,
想要谈恋爱了,想要男/女朋友
。
关于
怎么找对象
这事,据我观察,很多童鞋都有同一个疑惑:
我去哪里找到呢?平时交际圈也不大,也不认识什么新人。咋办?
我原来也写过,别宅,走出去,参加你感兴趣的活动啦;去网上征友啦;用社交约会软件啦,请信得过的亲友推荐啦……
此处插入一句,
别人给你介绍什么样的对象,能够体现出,你在对方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准。
我有个朋友特别够义气,她介绍过一个她觉得很不错的男孩给我。我也觉得对方nice,但可惜我和那男生当时没有化学反应。后来她跟那男生在一起了,很幸福。
我心中对那位朋友一直怀有感激。
我今天想讲的重点其实是,
如何在网上找到心仪对象。
灵感来自于我最近看的让我相见恨晚的一个TED演讲——“How to stop swiping and find your person on dating apps“(
如何不再乱碰运气,在约会软件上找到对的人
)。
真的是,看完我就跟小王说,我如果早几年看到这个视频,
我的情路历程应该会更丰富多彩、以及更顺利一些吧
。感觉错过了好多可爱的小哥哥嘤嘤嘤。
小王表示,“好险”😂
说回来,这个演讲者叫
Christina Wallace
,她说自己是一个
行动派
, 数学超好,也拿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没错是个MBA。
这妹子身高有1米八,她刚入学就发现,自己这个身高,如果只盯着学校男生找的话,太难遇到合适的了。
就转而选择网络约会了。
最开始,这妹子用的方法,和一般用的方法差不多,就是
列出具体条件
,比如身高、学历,跟符合条件的男生在网上交流啊,聊个好几周之后,再决定出来见面。
但
这么做效率其实挺低的
。你想啊,认识一个人聊两个月,见面发现完全不来电,那就只能放弃。再寻觅其他人,再聊两个月,再见面,可能还是不来电。
她发现
自己的时间就虚掷在这样的循环里。
这让她冷静思考,
网约软件的利弊。
她列了个清单,
好处栏写
: 它超越你现有的社交和工作圈, 拓宽了潜在约会对象群;
坏处栏写
: 除了以上那条之外的所有方面。😂
好在这妹子的性格是,
有问题解决问题的清爽型。
她采取了新策略,比如,她在约会网站的自我介绍页面里,除了写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之外,还加了一个对对方的具体要求,她希望,那些给她私信的男生要做到三件事:
●
一,句子完整而语法无误;
●
二,还必须提到她个人简介里的一些内容, 以此证明这不是复制粘贴;
●
三,还不能出现色情内容。
她本来觉得,这门槛够低了。 “但事实证明,我在收到的210条私信里,
只有14%的人全部符合要求。
”
我当时看到这里忍不住笑。劝大家多锻炼写作、沟通、演讲乃至表演技能,真的非常实用。不仅工作中会用到,你谈恋爱时,也会用到的。
对我最有启发的一个策略是,她在初步筛选完之后,不再是花费几周时间和人在网上聊天,而是直接约对方出来见面。
她说,“我要在现实生活中尽快见到他们, 因为网上看不出他们是否具备我所在意的那些品质。 但根据研究以及自身经验得出,
你跟某人在一起只需要30秒, 就能确定彼此来不来电。
”
她同时想要通过主动发起邀约的方式来看一下对方的态度,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种方式。果然,有部分男生没有回复她的邀约信息。
最后筛选出来的有6位。
之后,就是进入到她发明的“零次约会”阶段了。
她说,“零次约会,就是一杯饮料、一个小时。目的就为了回答一个问题: ‘我想和这个人共进晚餐吗?”“我想和他在餐桌旁呆三小时吗?” 而非“他们是我要找的人吗?”
“要提前说好,时间一到就要立即停止——说约了别的女性朋友也好,有视频会议也罢——这些都不重要,他们根本无从考证。
关键是这一小时。
如果感觉很棒的话,那就计划第一次约会;如果感觉不好的话,那就权且当作娱乐, 为下次约会添几个新段子而已。”
“因为仅仅只有一个小时, 所以你一晚上可以约三个人, 唯一要做的就是弄好发型, 然后选一套一周里最好看的衣服。”
她用这个方法,和第二位被筛选出来的网约对象,进行零次约会时,
发现对方正是她喜欢的类型。
两年后,他们生活在了一起。
这趟网络约会之旅至此有了一个Happy e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