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风窗
中国政经第一刊。为了公共利益,与有责任感的你同行。冷静地思考,热情地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牛叔科技  ·  13199元的安卓机皇来了!2K屏+2亿像素 ... ·  8 小时前  
牛叔科技  ·  13199元的安卓机皇来了!2K屏+2亿像素 ... ·  8 小时前  
读嘉新闻  ·  深夜,暴涨! ·  17 小时前  
读嘉新闻  ·  深夜,暴涨! ·  17 小时前  
机智猫  ·  春季手机市场格局或将出现逆转 ·  昨天  
机智猫  ·  春季手机市场格局或将出现逆转 ·  昨天  
老铁股道  ·  A股:真牛逼,杀疯了! ·  2 天前  
老铁股道  ·  A股:真牛逼,杀疯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南风窗

做人留一线,今晚峡谷见

南风窗  · 公众号  ·  · 2021-05-18 21:30

正文

作者 | 郑乔尹


让我们拉长时间线, 回到24年前。


1997年,《海贼王》开始在集英社《周刊少年Jump》上连载。与此同时,地球的另一端,远在英国的JK·罗琳写下《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一个名为霍格沃兹的魔法世界由此诞生。


2021年,《海贼王》系列漫画销量达4亿7000万册,成为日漫史上无可撼动的漫画断层销量冠军;北京环球影城开业在即,进驻的哈利波特园区令无数中国“巫师”为之神往。


老粉丝们从未跑路,而新受众却在不断加入。这些超级IP,用经受住时间验证的现实告诉我们,它们的生命力之强大往往超乎我们的想象。



于个人而言,IP的意义也许更多的是“爷青回”的情怀。然而,当放到更宏观的层面来看时,这是对一个国家文化产业创造力赤裸裸的呈现,也是一场商业博弈。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又戳到了痛点。 有生之年,我们还能看到在中国诞生一个超级IP吗?


发问在当下活跃的互联网文化下有了意义。


现如今,互联网成为了大众文娱活动的主要基地。作为技术、资本、流量与创造力的集大成者,比起传统的文娱企业,互联网企业被赋予了更多期待。


作为国内头部IP拥有者与建设者的腾讯,一直致力于在IP领域深耕,并于2018年提出“新文创战略”,全面将IP事业从“泛娱乐”升级为“新文创”模式。而在腾讯旗下众多IP中,有一颗新星显得异常活跃,那就是国民游戏《王者荣耀》。



去年11月, 这款游戏正式宣布日均活跃用户数高达1亿, 创造了世界游戏史的新纪录。


如此庞大的数字,足以引起我们的注意。



01

潜力股

在谈论超级IP之前,我们先给超级IP定个义。首先,作为一个超级IP,要有超越国籍的影响力;其次,要具有跨领域共生的能力;再者,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具有长久的影响力;最后,能产生庞大的经济价值。


IP是一个泛娱乐化的概念。 不仅仅是书影音,一个人、一档综艺、甚至一个表情包都可以成为一个IP。但纵观全球IP市场,占据主流地位的超级IP无非是四大金刚:影视、小说、动漫/漫画、游戏。


而在以上这些领域,作为超级IP持有大国的美国和日本,早已占据了高地。


美国的IP以影视作品为主要载体。以迪士尼为例,除了其本身孵化的迪士尼公主系列外,旗下还收购了漫威、皮克斯、20世纪福克斯等各大系列电影IP,无一不是具有千万粉丝量级的产品。


在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中,迪士尼最早布下了“电影+衍生品+娱乐地产”的IP生态圈,迪士尼乐园全球遍地开花,成为当地旅游创收的重要名片。



日本最广为人知的成就便是创造了突破亚洲文化圈的ACG帝国。 当牛津等权威英文词典都用日语罗马音“Manga”和“Anime”来称呼“漫画”和“动漫”时,我们便能明白日本的ACG产品早已上升为一个全球层面的文化符号。


以Jump系为首的少年漫,孕育出一套以热血、冒险、战斗为核心的价值观,形成了日漫鲜明的王牌风格。从早期的 “三大民工漫”(《火影忍者》、《海贼王》、《死神》)到近年大火出圈的新番《进击的巨人》、《鬼灭之刃》、《咒术回战》等,都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反观中国的本土IP, 近年来较为有优势地位的便是小说和游戏。


先谈前者,从《盗墓笔记》IP的影视化改编爆火开始,仙侠等主题的网络小说IP影视化进程不断加快,成为一匹异军突起的黑马。


由于在网文时期,作品本身就已经经过了市场的筛选,具有固定的粉丝基础,再加之流量演员的加持,网络文学的影视化作品几乎每年一爆甚至多爆,今年刚过了5个月不到,便已经诞生了犹如《赘婿》、《山河令》等爆款电视剧。



然而这些小说IP却有一个弱点, 那就是主题和世界观的设定不够普世,往往需要观众事先掌握特定的文化语境才能理解,难以跨越文化圈层传播。 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出现一部真正重量级的小说IP,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广泛影响力。


随着市场环境的快速变迁,如今粉丝市场早已饱和,蓝海不再。前人的成就过于耀眼,IP圈也在“卷”,像网络小说这样的本土大势IP仍在面临“出圈”困局。那么在当下,突破口也许落在了游戏上。


相比之下,竞技游戏的文化背景门槛则低很多。人类天生的对于相互比拼的追求,和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渴望,在现代化为了对竞技游戏的狂热。竞技游戏极大的自主性使得玩家能够充分主导游戏的走向,乐趣倍增,也能从中收获极大的成就感。


因此,竞技游戏的IP孵化具有一个天然优势:它直接跳过了“理解”的这一环节,更容易在国际范围内传播与扩大影响力。


游戏有不少,为什么偏偏我们对《王者荣耀》抱有信心?



用数据说话。作为一个年轻的游戏,《王者荣耀》2015年上线后很快成为了国内市场的头部游戏,长期维持在IOS商店、安卓应用商店的游戏下载榜首,此等国民度是其他游戏很难比肩的。


而根据市场研究机构App Annie统计,腾讯游戏在过去三年连续位列全球52强发行商排行榜首。这意味着《王者荣耀》有着最坚实的技术与资源支持。


除此之外,《王者荣耀》能走到今天,有两个关键词非常重要。


第一个关键词, 传统文化。 在众多游戏当中,《王者荣耀》风格鲜明,主要原因是它汲取了中国优质传统文化的精髓,再将此创新地融入游戏叙事线,并非完全架空。


以敦煌文化为灵感,《王者荣耀》联合敦煌研究院创作的概念艺术杨玉环英雄形象


同时,《王者荣耀》兼具原创性和情节性,保留了MOBA游戏容易上手和快节奏的特色,相比起战术竞技等其他游戏品类,不仅操作门槛较低,也更具有战术的多变性和配合度。


第二个关键词, 手游。 和端游相比,手机的便携性使得玩家可以利用很多碎片化时间“开黑”(即几个人组队一起玩),这帮助《王者荣耀》成功游刃于年轻人的社交场合。“今晚峡谷见”成为年轻群体中一种契约式的社交黑话。而且《王者荣耀》也重视打社交牌,已连续多年开展了“五五开黑节”等鼓励玩家通过游戏交友互动的活动。


五五开黑节,源于《王者荣耀》游戏的“5V5”玩法,每年5月5日为玩家发起的游戏社交节日


在一系列主观和客观因素推动下,《王者荣耀》团队很快意识到这款游戏具备成为超级IP的潜力。于是他们在腾讯游戏2021年度发布会上,以“IP共创”计划为核心,从 “专业共创”、“行业共创”、“用户共创” 三个维度出发,正式宣告深耕IP价值的布局。



02

IP共创,创什么?

从IP产业链的角度整体来看,IP衍生品才是IP价值的放大器。 作为产业下游,它是能与用户产生最多火花的部分,也是与商业最密切的一环。


具体而言,IP衍生品是指利用IP内容创造的、与之相关联的产品或服务,其种类繁多,可以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可以延长IP的生命周期,丰富IP的宣传渠道,使得IP形象渗透到各个细分领域市场,增加IP与用户的接触机会,帮助IP在长期发展中始终保持一定的热度。


比如前文提到的日本动漫IP产业的衍生产品体系已经非常成熟了。从漫画、动画、剧场版电影再到一系列周边的授权,已然建立起了一套严密的工业流程,其商业价值也随之成倍增长。据统计,日本动漫产品播出环节与衍生品开发环节的利润比已经达到了夸张的3:7甚至1:9。


东京秋叶原,日本动漫IP及衍生产品的最大体验基地


老二次元们应该对这样的场景不陌生了: 闲鱼上,阿宅们高价抢着收购各类角色的吧唧(徽章)、纸卡片、立牌。 有时候,一张纸卡片或一个吧唧的价格能被炒到几百甚至上千元,被称之为“海景房”。 深入人心的IP所带来的粉丝消费力,就是如此惊人。


更重要的是, IP溢价所带来的商业与经济价值不仅能够发酵原生IP的热度,对于其它行业也具有极大的带动性。 因此,在商业逻辑上,实现“行业共创”,不仅能在游戏之外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娱乐矩阵,同时给予国创更多可能,为IP产业链中的中下游环节赋予更多创意产出的动力。


而《王者荣耀》作为国内的头部手游,完全有流量进行这样的运作。


在此之前,这款游戏已经在泛娱乐领域展开了攻势。除了与番剧、综艺、电视剧等文娱作品结合外,在线下还试水了IP授权模式,先后与M.A.C、宝马、麦当劳、长隆水上乐园等多个不同领域的品牌进行跨界联动,推出联名产品。


王者荣耀与 名创优品 的联名周边


而今年,《王者荣耀》把触角伸向了文娱产业的更多领域。比如宣布将推出由阅文集团顶尖作者参与撰写的英雄小传与区域故事;和保利演艺合创《王者荣耀》首部音乐剧《摘星辰》;与顶级剧本杀团队“探案笔记”及《明星大侦探》编剧合作推出王者长安赛年首部剧本游戏。


这些基于游戏原有叙事线的衍生娱乐形态,将与游戏本身形成互补,使得王者的世界观不断变得更加丰满。


举措背后,意味着《王者荣耀》正决心把国创路走成国潮路,一切都是以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进行,并希冀通过行业共创实现全方位的王者IP矩阵。


但归根结底,IP经济的价值离不开粉丝群体的支持和认可。于是在此次发布会上,《王者荣耀》相应提出了“用户共创”的概念,希望能给予IP粉丝更强的参与感。



这个概念的升级来源于《王者荣耀》团队对用户市场的观察。当《王者荣耀》陪伴玩家走过五年多的时间后, 一个英雄角色对于玩家的意义,已经远不只是冷冰冰的游戏机制与数值,而是一种共同成长的情感需求。


在腾讯游戏天美工作室群市场总监刘星伦看来,这样的现象正在越来越普遍:“比如玩家拿到公孙离的时候,会觉得她是尧天小队的成员,一位在特殊时期肩负起神秘使命的少女。如果每个英雄在每个阶段都推出新的故事,新的剧情,那玩家在对抗过程中就会有更多新鲜的体验感。这和一味关注冷冰冰的游戏数值变化相比,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展开来讲,这一次《王者荣耀》以“王者风物志”为载体,试图打通广播剧、汉服、周边、绘画等多个同人圈层。希望与热爱游戏的玩家一起,用同人作品为大众提供更多理解《王者荣耀》的视角,共创王者IP的更多可能。



再者,《王者荣耀》在游戏资产的开发参与权上,也给予玩家更大的空间。这次不仅首次开放“英雄重塑”、实现玩法共创,还在玩家最感兴趣的皮肤环节,“开放了“皮肤翻新”和“新皮肤共创”板块,让他们有机会参与更多维度的共创工作。


但即使已经做到这些, 《王者荣耀》仍然察觉到了一些不足。



03

当一个游戏不想只成为游戏

如果仅仅把《王者荣耀》当成一款游戏来经营,那它必定无法承担成为超级IP这样的重任。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常江曾提出, “中国IP”需要完成三个阶段的工作,即概念、叙事和形象。


《王者荣耀》对于形象已经做了大量工作。现有的105位英雄都拥有自己的故事、绚烂的服装和各具特色的技能。此前游戏通过英雄与各大商业品牌的联动,也曾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大众的关注和讨论。


《王者荣耀》里的英雄,每个都能自成IP


但是对于概念和叙事的搭建,才是一个IP能获得长久生命力的保证。换而言之,IP必须拥有一个精神内核。如果一款游戏能依托于一个丰厚的内核背景展开,必定能引起玩家内心更大的共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读嘉新闻  ·  深夜,暴涨!
17 小时前
读嘉新闻  ·  深夜,暴涨!
17 小时前
老铁股道  ·  A股:真牛逼,杀疯了!
2 天前
老铁股道  ·  A股:真牛逼,杀疯了!
2 天前
摄影笔记  ·  一大波冰岛风光延时即将来袭!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