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解放军报
解放军报法人微信:瞭望军事风云,关注国家安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解放军报  ·  南部战区新闻发言人发表谈话 ·  14 小时前  
军武次位面  ·  每日囧图丨既分胜负,也决生死 ·  3 天前  
军武次位面  ·  跨越60多年,这位82岁飞行员爷爷让全网破防了 ·  3 天前  
环球资讯+  ·  被美国破防之后,欧洲醒了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解放军报

军报记者春节与人流逆行,42天探访18座军营

解放军报  · 公众号  · 军事  · 2017-02-14 18:50

正文

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

转眼间,鸡年春节已离我们而去

关注军事的网友们

相信大家在节日里

除了休闲娱乐、聚会玩耍外

一定也没忘记浏览中国军网



那么,问题来了

在军网发布的众多稿件中

你对哪些新闻印象深刻呢

是115名军嫂的双城牵挂

还是勇赴老山扫雷的战士

是史上最魔性拜年“小鸡舞”

还是被兵哥哥玩坏的饺子

又或者是那个逆袭的招待所管理员

是那群夜宿雪屋搂着钢枪入眠的战士



其实

为了在春节期间

给网友们送上一场“新闻盛宴”

从1月1日开始

解放军报融媒体即

派出十余支 采访小分队

分赴天南海北座座军营

采写拍摄春节前后

部队官兵战备、训练、执勤等方面

的感人事迹和生动故事

这其中,自然少不了军网记者的身影



春节前夕,解放军报社社长李秀宝

带领军报融媒体采访小组

走进第27集团军

追踪 调研 全军首个

因改革而调整部署的军级单位

捕捉改革大潮中军人与军人家庭的脉动



大年初十,解放军报社总编辑孙继炼

带领军报融媒体采访小组

来到中越边境老山脚下

穿行在一个个雷场

见证云南边境地区最后一次扫雷

感受扫雷兵的生死担当与热血青春



截至2月13日

军网记者共采发稿件近百篇

被中央及各大主流媒体

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平台广泛转载

总阅读、播放量超过1.2亿次



此外

中国军网、解放军报客户端同步推出

大型网络专题 《2017新春走军营》

军报记者微博抢注话题

“#2017新春走军营#”

军报记者微信、中国军网微信

开设春节特稿专栏

把前方记者采写的一条条

动起来、活起来、热起来的新闻

第一时间呈现在大家面前


下面,小编就带你走近参加此次《新春走军营》采访任务的前方记者,听听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真实故事和内心独白——


Part 1

军报记者永远在一线

春节前夕,解放军报社社长李秀宝带领军报融媒体采访小组,走进第27集团军追踪调研全军首个因改革而调整部署的军级单位,捕捉改革大潮中军人与军人家庭的脉动。

大年初十 ,解放军报社总编辑孙继炼带领军报融媒体采访小组来到祖国西南边陲, 见证云南边境地区最后一次扫雷, 感受扫雷兵的生死担当与热血青春。


Part 2

军网记者感怀满满

李爱明

1月7日,我们来到女子导弹连采访,制作完成全媒体稿件《导弹连女兵的2017年战斗宣言》。7名青春靓丽的女兵和她们朴实真诚的话语,经过短短几个小时的传播、转发,迅速感染了天南地北的受众,网友们纷纷给女兵们点赞。 春节本是万家团圆的日子,而官兵们为了你我的岁月静好,选择了默默地坚守战位。家人想念他们,他们牵挂着亲人,就让我们做一回“爱的使者”,来圆一个军人心底最简单的团圆梦吧。你是幸福的,我是快乐的!

曹璇

踏着2016的尾巴,我来到了西藏。13天的采访经历,让我重新认识了边防,认识了军人。我问驻守哨所的战士苦不苦,他腼腆的说:“不苦。”作为一名图片编辑,我看过那么多关于边防的照片,却不及年轻的战士一句“不苦”更让我心疼。 作为一名军事记者,我突然有了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虽然我不是军人没穿军装,但我是新闻宣传战线的一名战士,捍卫这些为国家流血流汗的军人,是我的职责。

岳旭

只有真正下到基层,才能深切体会到自己是个学习者。走进训练场,看着战士们练得虎虎生风,看到黄沙飞扬中战车呼啸而过,那一刻我真切地体验到:这才是军营!这就是保卫着国家的可爱战士。当然,自己采拍的稿件发布后,许多网友在评论区留言,有的说:“看到了中国军人的真实面貌,为他们点赞。”也有网友真情流露,回忆起自己曾经在战位上的相似经历,从而引发讨论。看到这些,作为记者,我感到付出的努力得到了百倍回报,也深深为军网记者的岗位骄傲和自豪。

陈利

从学新闻那天起,就不敢忘记前辈教诲的那句箴言,“新闻做得深不深,取决于记者离现场近不近。记者越接近现场,就越接近新闻的本质与核心。”采访部队冬训之前,就一直在听说冬训很苦,可是如何让读者能够触摸到、感受到冬训的苦,进而理解战士们爬冰卧雪的意义?我和同事决定采用体验式报道。在-30℃的雪屋内,我们用视频、VR等设备,拍摄战士们宿营情况,与他们唠家常,听他们讲故事。当稿件《-30℃,战士们夜宿雪屋搂着冰冷钢枪入眠(附视频+VR)》发布后,网友们上千条的留言满是感动与对战士们的敬佩。那一刻,真的感到做一名能够走近基层官兵的军网记者,真好!

钱宗阳

这次采访,我们把镜头对准了军人的另一半,那些看似柔弱的军嫂、那些看似平常的家庭。没想到,表面平静的生活中,潜藏着这么多让人泪奔的艰辛和感动。忘不了军嫂们哽咽着的述说,忘不了那种哭泣背后的别样坚强。军改大背景下,这些军嫂的一言一行和默默付出,其实也是对我们这些采访者的一种教育。军营里的新闻,往往就隐藏在这些波澜不惊处,我们需要的是近些近些再近些,到基层一线捕捉新闻活鱼。

庞云豪

一次前往东北,三九寒冬的极寒之旅,一次去到西南,沿着国界线展开边境之行。 在-30℃的极寒条件下采访部队冬训,十天摄制10个视频,我依然意犹未尽。同战士们一起夜宿雪屋、与“血狼”一路突击……冬训的故事拍不完也讲不尽,雪冷血热。拍摄雾霭弥漫如同寂静岭般的战场旧址,思量着近万枚地雷等各式爆炸物在这里存活了几十年,便更加不寒而栗。正是那些历年来参与扫雷的战士们,心甘情愿地冒险扫除这数万颗“撒旦的种子”,才让这里的百姓获得安全,家园回归安宁。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周小敏

从学习电视到制作专题节目,一直认为“叫好叫座”的作品往往是有创意、兼具美的视觉享受和良好的听觉表达。而这次采访,颠覆了以往的思考方式,从动车上海采祝福到部队领导那句“不能把我们的战士当牛使”,再到小鸡舞火爆电视、网络平台,一次次的尝试,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收获着经验。走进战士,打开同龄人间的“话匣子”,同时与后方紧密联系,这样才能实现:好的内容+好的呈现方式+权威的发布平台+后方鼎力支持=好的传播效果。

张华清

初次参加新春走军营活动,有收获也有遗憾。我们第一次尝试在动车上海采,我们拍摄的《小鸡舞》被央视、人民网等各大主流媒体转发,大家纷纷点赞!原来兵哥哥不仅保得了国,也卖得了萌。遗憾的是,由于部队有特殊情况,不得不提前结束采访返程,没能把高清完整版的小鸡舞视频呈现给网友。能够用自己的镜头宣传报道他们,这种感觉真好!我为自己是一名军网记者而自豪!

李文慧

7天时间共采访3支部队,时间比较紧,任务也很重。但是,真正经历过了我才明白,好的新闻线索要靠自己的眼睛去发现。例如,“冬天里,瞧这一张张黑黑的脸”一稿,就是我注意到驻守高原的官兵皮肤都特别的黑,于是沿着这个线索挖掘出的一串串故事。此外,走军营期间,几乎每天都是白天采访,晚上写稿子到凌晨3点多,自己深刻理解了作为一名军事记者的不容易,打心底里佩服前辈们。

武千妍

作为一名新记者,这次新春走军营活动是我的第二次采访,也是第一次单独“作战”。到达采访单位后,我听说临近新年,许多家属来队探亲。于是,放下行李之后,从下午3点到晚上10点,我先后走进了3位军人家庭,在空间狭小的家属房中,和3位军嫂畅谈了数小时。新闻就是真实地讲故事,通过采访中对她们语言、神态、动作的观察,我抓细节、讲故事,写出了《【新春走军营】穿越千山万水,有你的地方就是家》这篇文章。

张晓君

此次到高原地区采访,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了基层官兵生活之艰苦,同时也理解了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和平年代的士兵不易当,不易写,而我作为一个写他们故事的人,应该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他们。同时作为一个年青人,我也觉得惭愧,同样是去高原,一同前去的老记者能够全程采写,而我这个年青人却做不到。学边关战士之坚定,学军报老记者之坚守,这是我以后要做的事!(上图为资料照片)

毛志文

春夏,有致命的蜱虫和各种飞虫;秋天,房间的瓢虫多到要一桶一桶地往外倒;冬天,大雪封山断粮的情况时有发生。说实话,在战略支援部队某部采访的时候,对上述环境的描述虽然从官兵的口中说出,但我解读出的分明不是抱怨、纠结的情绪,反而是乐观与积极。 “在这样一个荒无人烟、生活条件差的地方,我看到了每个人内心的丰盈,每个人都活成了有价值的个体。”这是我在《军网记者深入林海雪原探访“七峰姑娘”》一稿中写出的文字,也是我一边采访一边思索出的个人感悟。在东北边陲这样的一个小地方,人是单纯质朴的,如林海的白雪;也是奋斗不息的,像林海的劲风。10余天的采访,与这样的一群人待在一起,好像身体里被注入了用不完的力气,同时也自惭形秽,深感自己努力得远远不够。

王玉

去军营过年是我的一个夙愿,得知可以参与新春走军营采访活动,我便报了名,选在春节期间。我们去的是一个 驻守在 小岛上的部队。到了之后,部队领导说,如今的战士不比以前,不仅表现欲特别强烈,关键还很有才华。我们跟着战士们去巡逻,陪他们过除夕,我们做的视频稿《被兵哥哥玩坏的饺子》被领导点赞,战士们也很喜欢,很多人把视频转发给家里人;我们拍摄的《海防战士跳seve》被各大媒体转发并登上热搜榜。这次的采访经历,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基层官兵拥有无限创造力!最打动人心的作品,永远源自于真实的官兵生活。真的想说,新春走基层,上瘾!下一个春节还想参与。

栾宝玲

这次新春走军营最大的感受是在工作中收获快乐、收获友谊、收获经验。我们去的部队全是清一色的男兵,因此对我们女记者的到来尤其热情,采访也非常顺利。自己的体会主要有三点:首先感受到了身为军网记者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其次,要有主心骨,按照预先策划进行工作安排;再次是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次与同事王玉合作,我学到很多,她的专业、敬业精神值得我学习。这种基层历练的成长是最直接最快速的,希望以后有机会多参与这样的任务。

冯开华

第一次参加新春走军营,第一次正式到部队采访,第一次在部队过春节……这次的采访活动带给我很多第一次,也让我这个入职不到两个月的新人收获良多。出发之前,我查阅观看了很多介绍川藏线上汽车兵的报道、图片和视频,感受川藏线的艰险。不过,当我实地采访时,从战士们口中说出的稀松平常却令我深受震撼。这次的采访,对于我来说更多的是一次学习、体验和积累的过程,我深感自己的能力还有所欠缺,还需继续努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