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河北卫视
河北卫视官方微信
51好读  ›  专栏  ›  河北卫视

《走遍河北》特别策划《遇见·北方戏窝子》系列节目 永年西调:非遗精品进景区

河北卫视  · 公众号  · 河北  · 2025-02-01 17:00

正文

生旦净末,方寸戏台,时间掺杂着唱段,诉说着岁月不老的韵味。在河北省永年县流传着一种独有的传统戏曲剧种——永年西调。

永年西调起源于山西的上党梆子,自清咸丰年间传入永年后,受到了永年方言的影响,又吸收了京剧、河北梆子以及永年民间音乐的精华,逐渐融合成为永年民间特有的戏曲剧种。1956年2月,由剧作家赵树理先生提议正式命名为“西调”,取“调自西来”之意。

2008年,已有两百多年历史的永年西调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赵金娣是永年西调的省级传承人,从事西调表演五十余年的她,不仅将永年西调带上了央视等国家级的大舞台,还受邀为北京联合大学师生授课、在中央戏曲学院组织展演,让高校学子们感受到了永年西调的魅力。她的舞台人生,见证了永年西调从走街串巷到登上大雅之堂的时代变迁。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永年西调代表性传承人 赵金娣】

永年西调属板腔体,长于表达高亢、激昂、奔放的感情和活泼欢快的情绪。作为永年特色文化的代表之一,在老百姓中有“不吃不喝不睡觉,也要听西调”的说法。正是因为它如此亲民,我相信永年西调舞台不仅仅局限于永年,我想把它推广到更多的地方,让更多人欣赏到永年西调的美。

让更多人感受永年西调的魅力,除了个人的努力,也离不开政策的支持。近年来,邯郸市永年区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实施“非遗+旅游”的战略,推动永年西调等非遗精品进景区。

在永年广府古城武家大院古戏台,游客们经常能与永年西调的演出偶遇。高亢激昂、自由奔放的西调声回荡在古城里,古老的旋律讲述着岁月的醇香。

非遗与景区的相遇,不仅让非遗文化“活”了起来、也让旅游景区“热”了起来,形成了文化与产业的双赢,进一步推动了永年文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


【景区负责人 任天辉】

在武家大院古戏台,永年区西调剧团的驻场演出,吸引了周边大批的游客前来娱乐消费,不仅增强了游客的文化体验,也为我们广府古城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除了把西调唱进景区,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旺盛的文化需求,永年西调剧团还在演出、创作方面持续发力。

【永年西调剧团团长 徐正修】

为了让更多的群众听到好戏,我们剧团常年开展基层演出,每年演出场次都在200场以上。我们还不断改革管理机制,培养后继人才,开展了大量传统剧目的复排和新剧编排的工作,创作了新编历史剧《归唐》《伏剑石》、现代戏《惊雷》等作品,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锣鼓铿锵,戏韵传情。韵味十足的唱腔、生动传神的表演、原汁原味的乡土风味,让西调在永年这片土地上发扬光大,也让西调走向了更宽广的舞台。在古城老巷与戏曲相遇,是游人不期而遇的惊喜,更是西调人的良苦用心。永年西调,正在开辟新的道路,走向美好未来。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

遇见·北方戏窝子

河北卫视今天18:24

敬请期待



编辑: 魏晓巍    主管: 王冉 杨小蕾    监制: 杨素强 李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