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品牌(IngredientBrand)又被称为要素品牌,我们知道成分是隐藏在最终产品中,不会与用户发生直接接触,所以用户一般也不会对成分刻意留心。而成分品牌化则打破了这种惯例,这是一个针对终端用户所接触到的产品中的成分进行品牌资产建立的过程。它的目的是让最终用户对这种成分品牌产生印象乃至形成偏好,再也不会购买不含此成分的产品。为此,把上游的品牌定位成终端产品的关键要素,是你的品牌成为消费者购买终端产品的重要原因。
最耳熟能详的案例就要数很多人电脑上的那张“IntelInside”的标签了,现在几乎每一台电脑里面的CPU都是Intel的,而这样巨大的成功,就是因为其独特的ingredientbranding所达成的:
•首先,
Intel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标志,其中只有“Intel Inside”和一个简单的圈,做为统一的图案;
•其次,
Intel与各家电脑公司如Dell、IBM等等合作,只要他们在贩卖电脑或是做广告之际,将“Intel Inside”的广告併入一同传播,便能获得由Intel提供的购买折扣或是广告成本补助;
•最后,
“IntelInside”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了一种印象,一台好的电脑就应该用Intel公司所生产的处理器,并藉由说服终端用户而产生拉力,不仅拉动了市场的需求,也拉动了电脑厂商都参加了这个计划。
因为成分品牌所能产生的积极拉力,所以这种做法非常适用于B2B行业,包括以下4种使用情景:
•此成分必须高度差异化,通常有专利保护;
•此成分对最终产品的功能表现起到关键作用;
•最终产品尚未得到很好的品牌宣传;
•最终产品比较复杂,由多个企业供应的“成分”组装而成。
文 ✎
李俊
▼
来米仓,一起哪些探讨营销中有趣的小问题
长按图片扫描二维码,领取你专属的三大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