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17'02'',建议在WiFi条件下观看视频】
本视频出自
2016万有青年大烩
疫苗离我们并不远
说到“疫苗”,其实它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
比如婴儿在出生24小时内,护士基本都会在这些新生命的左或右臂上(左臂居多)
接种卡介苗,防止结核病
。可见疫苗在我们一生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长大后我们还需不需要主动接种其他疫苗呢?今天就来聊聊“疫苗,该不该打”这件事。
病例重现
以我职业生涯中曾遇到的一例狂犬病例举例:
患者是一位被野犬咬伤
上嘴唇
的中年男子,被咬后一开始并没十分在意,直到当晚一些症状出现后在家属陪伴下来到狂犬病门诊就诊。由于此伤口需要口腔科来处理而此时无法完成此项要求,故该患者
未做伤口处理
而是直接接种了疫苗,并且
未接种被动免疫制剂
。
在随后几日里,该患者分别接种了4剂疫苗。
又隔几日,患者出现类似感冒症状(发烧、流鼻涕)送至医院就医按照感冒处理回家治疗。不幸的是,第二天,患者还出现了喉头发紧、烦躁不安的症状,送院后被按照“狂犬病”治疗;入院后出现恐水、怕风、唾液增多等症状并进行性加重。
该患者于当日死亡
。
狂犬病疫苗
是不是只有被狗咬伤才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呢?
下图为大家呈现了
全世界带毒动物的分布区域
。除了狗,还有
蝙蝠、猫、狼等
野生动物。即除被狗咬伤,还有一些野生动物也是需要我们接种疫苗的。但因为全世界范围内
98%以上的狂犬病都是因为狗导致
的,所以我们把它叫做狂犬病,把狂犬病疫苗简称为狗苗。
遇到什么情况,我们需要接种狂犬疫苗?
被
流浪动物
咬伤肯定需要
全程接种
该疫苗;
如果是家养动物,在
不了解该动物的疫苗接种史
时,被咬后也需要
全程接种
狂犬疫苗;
如家养猫狗早期
做过相应免疫
,被咬后我们可以采用
10日观察法;
类似
仓鼠
这种宠物,饲主被咬后仍是比较
安全
的。
还有一种情况,针对
被人咬伤
:
正常情况下被人咬伤无需接种,如
被狂犬病人咬伤则需要接种
。
十日观察法
十日观察法
是指被可疑的疯动物(狗或猫等)咬伤、抓伤后,将动物系留观察十天(在狂犬病流行的疫区需要先注射疫苗再观察)。如咬人的动物在10天内没有死亡,则证明咬人的动物没有狂犬病,被咬的人可
百分百排除被传播狂犬病的可能
。另外,在观察动物情况同时应
边观察边对被咬伤患进行疫苗接种
。观察结束后,如动物无死亡情况,对患者后续的接种程序则可以省略。
如何接种狂犬疫苗?
目前WHO推荐
两种方法
进行狂犬疫苗的接种。
一、5针法:
此方法为传统的接种方法。患者需接种5针疫苗:被咬伤当天、第3天、第7天、14天、28天各接种一针。
二、2-1-1方法:
此方法接种程序:被咬伤当天接种2剂,第7天和第21天各接种1剂。值得注意的是,
这种方法只需到接种门诊3次,比“5针”方法的接种周期
缩短了7天
。
只打疫苗够不够?
前述病例中,病人在接种了疫苗后仍旧死亡,也很有力地证明了
只打疫苗是不够的
。
被咬后我们要做的
首先是处理伤口
。
按2009年给出的技术规范,处理伤口时需使用
20%的肥皂水
和
有一定压力的水
交替冲洗
15分钟以上
,并用
2%-3%的碘伏
或
75%的酒精
进行消毒;如伤口需要缝合,则需尽量
减小缝针次数
,让伤口开放从而避免造成伤口的再次感染。
在实际操作上,如无法达到上述要求,则建议大家尽快找到肥皂和流动的清水冲洗15分钟左右,无论接下来是否要去医院就医,这一点都
事关重大
。
被动免疫制剂的应用
什么是被动免疫制剂?
众所周知,疫苗是一种刺激性的病毒或细菌改良的产物,作用到人体后通过刺激人体产生对抗某种病毒的抗体而发生作用。而这样的过程需要一定时间来完成相应反应,根据每人情况不同,短则3天长则7天。此种情况下,疫苗无法做到对我们第一时间达到保护。所以对于一些情况,我们还要接种另一种东西(比如血清、免疫球蛋白)作为抗体打进人体,更直接快速产生作用,这些就是
被动免疫制剂
。
适应情况包括:
严重咬伤患者;
咬伤不严重但有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咬伤头面部的患者;
被明显烦躁不安动物致伤;
没有主人的流浪狗。
又被咬伤要不要打?
倒霉如你,又挨咬啦!
如果发生在疫苗
接种过程中
,
不需要
重复接种或加大剂量,只需按步骤接种完即可;
如果已完成接种过程,需按照接种
完成半至一年内再打两针
,
一到三年内再打三针
即可;
如果完成接种
超过三年
,则需进行
全程接种
。
到哪去打真疫苗?
就狂犬病疫苗的接种而言,建议大家到
正规的动物致伤门诊
接种。北京市的具体地址可以通过
北京市疾控中心官网
或直接
拨打12320
(北京公共卫生热线)查询。
狂犬病的致死率真的是100%?
下图中的女孩拍摄这张照片时23岁,而在她15岁那年曾被蝙蝠咬伤得了狂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