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演员因流感并发肺炎不幸离世的消息,让流感再次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那么,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如何来有效预防和应对呢?
在市工人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区,李先生因为感染甲流,正在住院接受治疗。李先生告诉记者,1月24日,他突然出现高烧、喉咙剧痛的症状,“原来我是有些基础疾病,慢阻肺、气紧、肺气肿。发高烧以后,我就觉得不舒服,立马赶到医院来。经过十多天的治疗以后,现在比原来好多了。”
市工人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病区副主任,主任医师唐贞明介绍,每年的12月至次年3月都是流感高发季,目前医院前来就诊的患者和之前相比,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其中又以感染甲流为主,也有普通感冒。甲流跟普通感冒的区别,主要看是否有全身症状。
普通感冒主要表现是咳嗽、鼻塞、流涕等局部的呼吸道症状,很少有发热或仅有低热;而流感主要表现为突发的高热,体温可达39℃及39℃以上,常伴有咳嗽、咽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有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症状,部分病例可以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
他说,流感导致死亡或严重并发症仍属于少数,大家不必过于担忧。流感一般有一定的自限性,尤其是无并发症的轻型病例,大多可以在3到5天逐渐缓解,但是部分病例可在短时间内继发肺炎、脑炎、心肌炎,病情逐渐转为重型危重型病例,增加死亡的风险。
不过,他也强调,确诊流感后,应抓住“黄金48小时”服用抗病毒药物,比如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它们可以有效缩短病程、减少症状和减轻重症病例的发生。他建议,奥司他韦一天服用2次,疗程为5天;而玛巴洛沙韦则只需服用1次。
唐贞明提醒五类人群需要特别注意,包括65岁以上的老年人;合并有慢性基础疾病的病人,比如合并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哮喘和慢阻肺的病人、慢性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肝脏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或者是恶性肿瘤、糖尿病免疫制病人;妊娠和围产期女性;5岁以下的儿童;肥胖者。
医生提醒,接种流感疫苗和做好个人及家庭健康防护仍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减少重型危重型病例的出现,但注射疫苗也不是百分之百不感染。流感病毒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市民需勤洗手、保持房间通风以及尽量少去人群聚集的场所,接触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应佩戴口罩。有条件的市民,可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流感疫苗。
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目前我市流感疫苗供应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