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撰文|蜜姐&编辑|王心
今天过节。虽然商家和我们自己都愿意把“妇女节”美化为“女神节”,但不管名字改得多么洋气,绝大部分女性,今天依然在忙着工作、忙着照顾家庭,鲜有闲暇去过节。
有人说,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嫁得好不如出身好。但现实却是,那些干得好、嫁得好、出身好的女性们也非常拼命。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位出身好且嫁得好的女生,发文感慨:“女神都忙成女神经了……”
我们这么拼到底为了什么?到底要挣多钱才够?
01
这几天,此前美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组关于世界各国劳动参与率的数据,又再次被舆论翻出来。
不过,事实上那是2010年的老数据了,当时我国女性以70%的劳动参与率,勇夺世界第一。
此后,我们也是多次当老大。根据世界劳工组织估算,2016年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有所下降,但也超过63%,依然是世界第一。还超过了意大利等发达国家的男性劳动参与率。
我们这么拼,当然不仅仅是因为拥有“勤劳”的传统美德,而是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
首当其冲的,当然得数房子了。
02
新婚姻法实施之后,无论男女,婚前买房都是重点考虑的事儿。因为这样才能把家里的六个钱包真正留给子女。
以上海链家市场研究中心此前公布的数据为例。从2015年到2017年,女性刚需购房客户占比由原来的24.6%增长到了33.2%。
其中,80后是主力军,2017年占比高达52.2%。而90后的女性购房者也是逐年上升,由2015年的3.7%上升到了2017年的13.3%。
数据来源|上海链家市场研究中心
在上海这样寸土寸金的国际化大都市,女性尚且不惜奋力买房,更不用说在二三四五线房价相对低很多的城市,女性买房的热情和实际能够实现的可能性就更高了。
没办法,这个世界就是如此残酷和现实。
哪怕嫁得好,名下没房,为家庭付出再多,离婚了还是得打哪儿来回哪儿去。所以女人们认清现实,与其委曲求全嫁给一个有房的男人,不如自己买套房吧。
03
如果选择结婚生子,且不说要不断学习去照顾、教育孩子,还得为这个超级碎钞机拼命挣钱。
之前有媒体计算,哪怕是三四线城市,一直读公立学校,把孩子从小养到大学毕业,其花费也在三十万到四十万。
实际上,这个预算是相当保守的。比如,假设要考虑一套学区房。
学区房悲剧的不是其本身价格贵,金额大,而是不少人花重金买了学区房,依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2018年,蜜姐在对学区房调研的时候发现,通常有这样几种坑,让妈妈们痛不欲生。
买了公立学校的学区房,结果“三对口”办晚了,读不了;买房后立马搞定了“三对口”问题,但是,同年入学的孩子太多,按照落户时间或户籍迁入时间排队,依然有一部分人重金买了学区房而实际上读不了。
买学位房也好不到哪儿去。
蜜姐家里一亲戚三年前买了学位房,按规定提前一年去报名了,结果被告知业主太多,有一部分业主来晚了,读不了。现在依然还在扯皮,但学校只有这么大,顶多是赔点钱了事,读书的事儿还得自己另想办法。
04
科比曾经说,自己熟悉凌晨四点洛杉矶的样子,以此来解释自己为何会成功。
然而,蜜姐熟悉我所在城市凌晨一点、两点、三点、四点……的样子,仅仅是因为晚上自己带孩子而已。
相信很多宝妈也是如此。第二天,我们依然得早早起床走向职场,在工间休息的时候,还不落下讨论下孩子的教育问题。
对我个人而言,这并不算什么。因为要像全职妈妈们一样,管理好一家老小的生活,且保持情绪稳定,那才是我做不到的事儿。
但身边这样的家庭CEO全职妈妈们,却是表面幸福的人生赢家,但实则不易。虽说家里经济条件还行,但婆家及周围人明面或暗地里的鄙夷,自我的危机感和焦虑感都日渐深重。
电影《找到你》当中,有这样一段台词:
这个时代对女人的要求太高了。如果你选择成为一个职场女性,会有人说你是个糟糕的妈妈;如果你选择成为一个全职妈妈,又有人觉得不算一个职业。
这就是女神们的真实写照。
不管怎样,今天依然要祝女神们,节日快乐!周末好好休息下,下周继续战斗吧。
今日词汇:
防守股
防守股:
是指在经济衰退时期或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较多的时候,那些高于社会平均收益且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公司所发行的普通股。
往期好文
55岁660亿!龙湖老总重登女首富
养老金又要涨了!我们该喜悦还是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