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11亿网民,月活用户超过6亿的APP也就10个左右,其中超过百度的,有微信、淘宝、支付宝、拼多多、抖音、高德。
在通用搜索领域,百度从始至终都是霸主,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但这不意味着用户只用百度。现在很常见的情况是,在小红书搜经验和攻略,在抖音、快手搜视频,在淘宝、京东、拼多多搜商品。这些APP也都有搜索框,搜出来的信息更精准。另外,有各种各样垂类APP供人们获取信息。百度不再是唯一的入口,用户被分流了。
在某些特定的场景,小红书的确可以当成百度用。小红书有两个流量入口,一是发现页,二是搜索页。多位用户对「定焦」说,他们日常使用小红书搜索页的频率很高,从旅游攻略、服饰穿搭,到职场经验、办公技巧,再到菜单菜谱、电器使用,都能找到答案。
相比搜索引擎,小红书上的内容更真实,时效性更强,也更有趣。“看评论区本身就是一种乐趣,而且评论里有一些高质量回答,有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一位用户说。
以短视频起家的抖音,现在也有经验类的图文视频内容,页面的排列、信息的呈现都跟小红书很像,也有很多人通过抖音搜索去获取信息。
这些都说明,如果用户能在其他平台获得答案和好的体验,他们是可以跳过传统搜索引擎这个大而全的入口的。
当然,百度也在变。现在的百度APP,那个标志性的搜索框下边,也有刷不完的信息流,首页有独立的视频入口,点进去以后,直播、短视频、短剧应有尽有,它甚至还有自己的商城,跟淘宝差不多。
可以说,变现最容易的“三大件”——搜索、短视频、电商,都被百度装到自己的APP里了。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里,百度就是一个搜索工具。搜索工具的价值,在于快速填补信息差,让用户获取最新最全的信息,信息的精准度、可信度、便捷度至关重要。而百度要变现,必然会在信息中插入广告,广告一多,就影响用户体验。
“当你搜一个公司的官网都很费劲,要排除前面那些不相关的网站时,我不知道搜索还有什么意义。”有人评价。
小红书、抖音也有广告,而且越来越多。电商平台上的广告更多,首页商品排列、搜索商品排序,都是商家砸钱竞价之后的结果。但相比百度,用户对它们的容忍度似乎要高一些。
尽管如此,用户还离不开百度搜索。
一位百度前工程师对「定焦」说,无论是小红书还是抖音,用户的搜索都是在特定场景下发生的,在整体搜索中的占比不高。看绝对体量的话,百度的通用搜索依然占主导地位。尤其是对一些重要信息的搜索,还是依赖百度。
今日头条、小红书、抖音、微信公众号,这些内容平台在诞生时都对百度构成很大威胁,但今天来看,它们并没有完全挖走百度搜索的用户,百度的用户规模还在增长。
只是,对手们将场景进一步拆分,“侵占”了用户更多时间,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切走了更多广告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