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摄影报
《中国摄影报》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是中国摄影界的权威动态信息刊物,是中国发行周期最短、全球发行量最大的摄影类专业报纸。新浪官方微博地址:http://e.weibo.com/cppclub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航务周刊  ·  【年报】中国港口发展2024年回顾与2025年展望 ·  2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展商推介】上华国际,邀您莅临“2025国际 ... ·  4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货主论坛】“2025跨境冷链与国际贸易协同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摄影报

点评 | 古风今韵

中国摄影报  · 公众号  ·  · 2024-07-18 17:00

正文

在人们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今天,古建筑已经成为部分爱好者旅游、探访、拍摄的心仪题材。传统古建筑造型优雅、结构繁复,与现代建筑相比多了一份历史的沧桑感和古代建筑美学的独特魅力。要想拍出古建筑之美,从器材的选择、构图的把握、光影的运用到后期的制作,都需要不断精心打磨,甚至打破一些固有的观念和拍摄方式。在掌握了基本拍摄法则之外,还要力求创新,用摄影师的发现之眼挖掘出更多古建筑的内涵与风韵。
一是讲究横平竖直,可采用对称式构图。 中国传统古建筑的形制之美就是“四平八稳、横平竖直”,以体现古建筑的庄严和气势。拍摄古建筑时,同样可以通过上下对称、左右对称式构图,体现古建筑历经沧桑,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的工整与秩序,体现中国古代传统审美的平衡理念。如果选择移轴镜头,可以保证建筑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都不产生畸变。
二是恰当运用光线,勾勒出古建筑的不同结构。 清晨或夕阳的光线照射在古建筑上,影调柔和、色彩饱满,可以更好地衬托出质感,打造层次丰富的影调;侧逆光可以突出古建筑的立体感和轮廓,散射光是拍摄古建筑的最佳时机,整体彰显古意和韵味。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夜晚的灯光,例如轮廓光,呈现古建筑与白天环境下不一样的效果和魅力。
三是注重局部细节,呈现宏观之美以外的微观造型之韵。 中国的古代建筑有着无穷微妙的细节,是中国古代建筑美学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房檐门窗上的雕刻、彩绘、造型等细节往往匠心独具,有的繁复,有的简约,有的蕴含着美好寓意,有的代表着某种伦理教导。对于局部和细节的捕捉,可取其雕梁画栋的几何构成、美轮美奂的鲜艳色彩,带有美好寓意的各种纹饰,使用特写来捕捉这些先人的智慧与追求。
四是增加动态元素,使古建筑更具活力。 如纷飞飘扬的雪花,天空掠过的飞鸟,行驶在河道中的小船,行走的人流等等。这些动态元素可以与古建筑中蕴藏着的丰富线条等静态元素形成节奏韵律,烘托出一定的时代感。
五是采取框架式构图,使空间更富有层次感。 可以利用前景如树木、树叶搭建半包围式框架,也可以直接选取拱门、窗框、廊道等元素,把古建筑框在其中,不仅更加突出主体,也起到了自带相框的趣味和作用。
六是强调环境衬托。 可以是季节的颜色等自然环境的衬托,也可以是与周遭建筑的古今对比;可以采用无人机俯拍视角,使古建筑既与环境融为一体,又能从环境中凸显出来,增强空间感,也可以选择大场景,充分利用环境要素,增强古建筑的表现力,与环境彼此衬托产生出独特的意境之美。

古塔春韵 严艳影 摄
点评:拍摄古色古香的景观,对景观自身结构的巧妙构图是拍摄的处理重点。框式构图是比较实用的构图方式之一,既可使主体突显,又有助于强化形式感。此作即以砖石结构的窗口作为框架,准确处理了透视变化,窗外的树木与古塔自成一体,巧妙自然。

宫墙  顾庆杰 摄
点评:在古建筑照片中,越是善于表现细节越易打动观者。作者采取以小见大的手法,选择富有图案美感的墙壁浮雕作为表现对象,巧妙利用阴影的衬托效果来增加明暗和虚实反差,构图严谨,视觉生动,充分展现出蕴含其中的非凡匠心。

飞过  孟睿言 摄
点评:作者选择古建筑局部作为拍摄前景,虚化背景中的现代建筑,做到了虚实有度,建筑造型优美,空间节奏感强,给人以幽静、深远的感受,飞鸟的出现更起到以动衬静、画龙点睛的作用,渲染了画面气氛,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雪飘古城沁暮色  郑宗武 摄
点评:这是一幅富有创意的古城摄影作品,以蓝色的天空、宽阔的河道、积雪覆盖的古建筑为主要构成元素,飘飞的雪花作为主要衬托元素营造冬日氛围,使作品看上去活泼又有趣,充满了意境。

秋染  冉建秀 摄
点评:利用无人机拍摄古建筑,有独特的视角优势,作者借助这一垂直视角,拍摄出的古建筑更加简洁,富有看点,其周边的植被等也都有着规则图案般的表现,将人造之美与自然之美共置一处,格外精彩。

顶峰古色  梁天雄 摄
点评:作者以古建筑为拍摄主体,选择日出时分拍摄,光线强度弱,色温偏低,温暖柔和。尤其是霞光的渲染,营造出生机之感,前景中层叠的树木则与古建筑自成一体,形成三角结构,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古村晒冬  刘昀溪 摄
点评:作品采取俯拍形式,利用古村落的屋顶形成斜线构图,画面节奏感强。色彩的对比处理,营造出画面的视觉中心,加之人物的巧妙设置,赋予画面丰富的联想空间。整幅画面呈灰色调,更富沧桑感和神秘感。

古城夕照 戴忠诚 摄
点评:古城景观在空中俯瞰的视角之下一览无余,视觉过渡富有节奏,金色的前侧光不仅增加了古城建筑层叠的构造感,更因着明暗节奏使其立体质感凸显,洋溢着一种祥和的诗画意境。

西塘古镇  蒋启凡 摄
点评:照片采用了前景衬托手法,即通过树枝的虚化构置,与中远景中的清晰景观形成鲜明对比效果,由此形成的视觉层次感,颇为吸引人心,而富有江南特征的古镇景色,则在小桥流水、篷船悠悠中被淋漓展现。

风雨桥  邓岩 摄
点评:作者高角度记录下具有侗族特色的程阳风雨桥。画面元素由近及远,减少重叠,强化了空间感,加之周边环境的纳入,形成一幅唯美的乡村画卷,人物的出现给画面注入了活力。

古今同框  赵妤 摄
点评:以夜空为背景,拍摄城市景观,古今建筑的对比以及明暗反差,营造出主次变化,画面呈现的深蓝色调,给观者以意境深邃的空间感受。人工光与自然光的对比刻画,将建筑的色彩魅力和结构特征充分展现,主题表现力得以提升。

宋韵开封  王莉莉 摄
点评:摄影师巧妙利用了园林中水、桥、塔的点线面结构,在人群自左向右的线条引导中呈现出视觉生动性。制高点取景,保证了各元素间不重叠,有效呈现全景。

古村婚礼  黄克锋 摄
点评:作者居高临下,俯视拍摄产生的宽广视角和透视变化,将发生在古村中的婚事现场作了生动呈现,新人走出古宅的仪式场面在红色元素衬托下,与古建筑形成有趣的对比,将喜庆氛围渲染得格外浓郁。

古城夜景  励福华 摄
点评:暮色将至、华灯初上,群山环绕的古城散发出别样魅力。无人机空中俯瞰的角度可以将更多的信息纳入画面,很好地交代了古城的地理地貌和空间环境。

文章刊发于《中国摄影报》·2024年·第 53期· 4版



文字:李晶晶

点评: 方文



声明:本文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取得授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