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要点
视频付费和电影供需双向催生网络大电影,17年网大分账规模达30亿。
网络视频付费进入高速发展期, 17 年预计用户将超过1亿,市场规模约145 亿, 为网络大电影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我国院线电影上映率仅有50% , 电视渠道观众流失在观影需求超过欧美的当下,网大凭借与院线电影完全不同观体验、观影场景 和电影题材 填补空白观影需求。 17 年网大分账规模预计将同比增长 200% ,达到达到 30 亿,对应票房规模约 60 -80 亿。
政府监管和市场驱动双重催化,专业化、精品化成网大发展主旋律。
蹭 IP 、擦边球、宣发薄弱等问题伴生网大的爆发,违规作品下架、监管细则出台打响了拨乱反正的第一枪;《山炮进城》等头部作品分账金额超千万,前 10 部作品市占率超 12% ,“二八法则” 迫使行业快速洗牌 ;大量网络内容制作成本提高到150 万以上,千万大作出现, 多渠道精准宣发成为标配 ,2017 年势必成为网大精品化的大年。
平台分成目前提供最确定盈利,精品网大有望实现多重变现。
网大最具确定性的变现来源是平台分成,主要包括点击、营销奖励和广告分成, 精品独播网大有效点击分成最高达 3元,庞大的会员基础为优质网提供了良好收益渠道 , 目前平台正在逐渐形成多维度评价、多元化分成的网大成熟体系 ,和IP多重变现也提供了较强的弹性,目前广告植入比例仅有比例仅有 10%,增长空间仍然巨大 ,衍生品、影游联动等成熟变现模式有望移植到网大领域,提供持续可扩展的收益。
全产业布局 动力强劲 ,资本进入带动行业洗牌 ,资本进入带动行业洗牌
资本进入带动行业洗牌 ,打造爆款成为决胜关键,首推实力雄厚、资源丰富的行业龙头。 决大洗牌期 人才团队和宣发能力的公司将成为龙头, 率先受益。
相关背景
-
视频付费会员16年用户达到了7500万,17年预计将会超过1亿,付费习惯逐渐养成,内容付费投资机会关注度逐渐升温,网生内容风口愈吹愈紧。
-
网络大电影已成一定的体量,16年整体市场规模达到10亿左右,17年首部影片《斗战神佛》分账票房达到2000万,相当于电影票房近5000万,对于院线抢档期的小成本电影来说,无疑是另一种发行途径,随着视频付费的增长,头部内容分账票房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低成本影片会放弃院线转战网络平台。
-
17年以来从王思聪6000万投资网大到欢瑞世纪宣布投资1亿拍《诛仙》网大和优酷联合阿里文学、阿里影业10亿投资网大,网络大电影关注度逐渐提升。
未来前景
-
网大市场有多大?
从成本端测算,预计2017年分账规模可达30亿,对应票房规模可达60-80亿,已具备一定体量。
-
网大是否会挤占院线空间?
短期来看,对观众来说,两者观影体验、动机都不同,满足的是互补的观影需求;对制片方来说,网大审核流程简单、周期短、成本低、定价低、采用新演员,与院线电影并不是同一量级。长期来看,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小制作电影放弃院线转战视频平台。
-
网大发展趋势如何?
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网大目前存在蹭IP、擦边球、宣发薄弱等问题,在监管向严、成本提高、专业宣发的推动下,网大必然会向精品化发展。
-
网大如何盈利?
是否有持续性和拓展性?平台的点击分成是目前最主要、最确定的盈利方式,以2.5元/有效点击计算,成本100万的网大盈亏平衡有效点击在40万水平。
广告植入和包括影游联动、衍生品在内的IP多重变现将随着网大精品化的进程成为未来重要的盈利方式。
-
网大竞争格局如何?
制片、宣发和放映环节分别呈现出品速度放缓、宣发投入增大、平台公司抢占独播优质内容的趋势。
资本强势进入,行业呈现洗牌格局:强者布局泛娱乐全产业,协作、联合的迹象显著;重要参与者包括网大产业的实力派、涉水网大的一线影视公司和视频平台。
-
什么样的网大能成为爆款?
网大爆款具备题材大众、内容优质、制作优良、宣发专业的特点,并一定程度上引入了具有粉丝基础的演员。
-
什么样的公司能打造爆款成为龙头?
深耕优质内容、具备宣发能力、人才团队稳定、资金实力强大的公司具备爆款网大制作能力,有望成为龙头。
- 东吴证券 《
深挖内容付费投资机会》行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