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樱桃小财女
这个是以前的【樱桃小房子】,现在的【樱桃大房子】的备用号,资讯都发在“樱桃大房子(ID:ytdfz8)”上了,如果樱桃大房子又找不到了,到这能找到樱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英国那些事儿  ·  连生两娃,他为妻子拍下10000张美照惊艳全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樱桃小财女

贸易战之后的反思:比起外卖单车,中国更需要的是工匠精神

樱桃小财女  · 公众号  ·  · 2018-04-22 01:11

正文


来源/微信公众号:樱桃小财女(ytxcn8),作者:迷途君

前不久刷爆朋友圈的热文《中兴启示录:靠送外卖,我们永远赢不了未来的竞争》, 里面提到的一个观点,笔者十分认同,

”我们现在的创业者和投资人都还迷糊在模式创新的游戏里,而靠这种取巧的外卖外卖模式,怎么赢得跟美国的竞争?”.

但是除了外卖单车,过去多少年,我们还有赖以骄傲的最大造富神话,炒房。

今天不说炒房,这个讨论很多,过去炒房暴富的故事过去发生太多了,资本,资源全部留向了房地产,因为炒房引发的危害和问题岂止“一业繁荣,万业凋敝 ”几个字能说尽?

今天笔者要跟大家谈一谈因为国家的资源配置失衡的问题,浪费的问题。首先声明,笔者并不是互联网黑,因为互联网也是国家的支柱和战略,两手都要抓,而不应该顾此失彼引起短木板。


1.    资源配置的失衡

过去热闹的行业当属互联网,90年,特别是95后这一代人就是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在他们眼中,认为互联网无所不能,人人都在互联网创业,人人都在玩资本和商业模式的游戏,聊概念,谈创新。首先是打车火了,接着单车来了,充电宝也来了,外卖也爆了,总之概念层出不穷。可是,回过头来一想, 外卖还是那份外卖,单车还是那个单车,本质没有变,单车并没有变成摩托,只是冠上了“绿色,新生活方式“等一堆B格很高的概念。据说某单车的老板前不久卖了辛苦建立的公司,外界估算1亿到2.7个美金,带着这笔钱要去“拯救地球”了。

笔者并不反对这种创新模式,相反我认为他的确改变了一部分人生活方式,因为这个世界有两种创新,一种是模式创新,一种是产品创新,但是我们的投资人和创业者们,如果过度追捧,人人效仿,把有限的资本,有限的人才和智力,全部献身到这些游戏之中,只会造成产业的失衡,投资回报的不平等,以及资源的错配;这样的结果是,谁还会老老实实去做半导体,做医药,做大飞机,做汽车,做大型装备这些实实在在的,被美国卡住咽喉的产业, 这些是百年大计,基业长青的行业。

你觉得美国会拿着一辆单车,一份外卖来跟中国打贸易战吗?

如果一个半导体博士生的收入还不如一个外卖公司普通员工,谁还会在半导体坐冷板凳呢?

奋斗一生的中科院院士李小文,到去世的时候贡献了其一生的收入120万,远不如单车老板干三年的15亿,而他们俩都是各自行业的佼佼者。

为什么这样?

因为哪里赚钱,哪里人就扎堆,房地产是,互联网也是,过去互联网可是除炒房之外,最热闹的行业,最典型的就是风投的走向了,单车来了,一开始一百多家公司扎堆,街边布满各种颜色的单车,然后各种补贴大战,洗牌的过程造成多少资源的浪费,但是风投可不管,砸钱一点不手软。

反过来,我们再看看我们的风投圈是怎么看待芯片的投资的,以下是著名投资人朱啸虎近日在朋友圈的评论。

一句话解释,就是赚不到钱呗,那还投什么?

也许有人会说需要对战 风投只需要向钱看,不 略产业的投资负责,基础性的研究是高校和研究所的事情,那我们看看我们周围的高校研究机构吧?

笔者有几个博士毕业在做研究的同学,前不久一起喝酒向我聊了几个故事:

故事1: 同学博士生导师,某985高校长江学者,整体见不到人,到处在外面跟人谈合作拿商业项目,地下也有个博士,特别受器重,整体带着到处搞外交,因为能喝酒!

故事2: 某高校教授,基础理论研究,因为不涉及应用,各种走关系搞活动申请国家经费,拿了经费各种走账到了自己腰包,完了带着几个博士写几篇论文,论文发表之后就束之高阁,论文靠数量。

这样的故事是不是听着有些熟悉呢,这还算好的,还有些叫兽是这样的:

这不是个案,近年愈演愈烈,可见,现在的学术研究一片狼藉,乌烟瘴气。

所以,你看到了,人才说我也要养活自己,还不如去互联网讨生活。 风投说赚不到钱, 投资回报低。高校说,我要喝酒拉项目写论文,有时间的话还想偶尔潜规则下女学生。

那谁来扎扎实实的做研究,长期坚持坐冷板凳呢?


2. 工匠精神

华为公司的创始人在过去2012的讲话中就预料到会有今天的断粮的风险,也就是现在美国断供中兴的芯片,以及安卓操作系统,而2年以前他在《 2012实验室讲话 中就预料到了:

我们现在做终端操作系统是出于战略的考虑,如果他们突然断了我们的粮食,Android系统不给我用了,Windows Phone 8系统也不给我用了,我们是不是就傻了?同样的,我们在做高端芯片的时候,我并没有反对你们买美国的高端芯片。我认为你们要尽可能的用他们的高端芯片,好好的理解它。只有他们不卖给我们的时候,我们的东西稍微差一点,也要凑合能用上去。 我们不要狭隘,我们做操作系统,和做高端芯片是一样的道理。主要是让别人允许我们用,而不是断了我们的粮食。断了我们粮食的时候,备份系统要能用得上。

可见华为早就防着美国这一手,并且已经提前做了一些技术储备和战略布局。

而对于前面提到的互联网的资源错配的问题,任正非先生怎么说的?

别那么互联网冲动。有互联网冲动的员工,应该踏踏实实的用互联网的方式,优化内部供应交易的电子化,提高效率,及时、准确地运行。” 人无法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

实体经济赚钱很少,磨个豆腐两分五,现在炒个房就几十亿,谁还去磨豆腐呢? 虚拟经济(互联网),银行啊这些只是工具。 不能把工具当成了目的

归根结底,任先生的话还是强调,我们要有工匠精神,专心做好实业。 看看视频里他怎么说的:


视频中文字描述:中国现在又冒出来很多企业,其实也跟华为一样,也是专心致志做一件事的。一个人一辈子能做成一件事已经很不简单了,为什么?中国13亿人民,我们这几个把豆腐磨好,磨成好豆腐,你那几个企业好好去发豆芽,把豆芽做好,我们13亿人每个人做好一件事,拼起来我们就是伟大祖国)


这个世界,哪一个产业不是靠几十年如一日的扎扎实实的投入才能有成绩:

1. 我们最不服的棒子的三星,80年代开发64K DRAM时,关键技术整整落后日本5年 ,坚持了两代10多年,还一直都是亏损, 直到90年代才慢慢盈利,并逐步打败对手,直到现在成就了内存屏幕的几乎垄断地位,成为半导体第一厂家。

2. 日本的YKK, 几十年就专注的做拉链, 年产拉链84亿条,其长度相当于190万公里,足够绕地球47圈, 年营业额高达25亿美元!日本还有个小公司研究螺丝钉,几十年就研究一个螺丝钉,把螺丝钉做到不会松开。全世界的高铁、飞机高速运转的设备都用他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