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唯一官方公众平台。提供高效课堂最新资讯,解析高效课堂技术操作,让更多学校和教师成功,让更多学生受益。我们是众多名校的课改教练,是“大家”的平台,关注我们,让课改变得简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HACK学习呀  ·  交易实战 |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高效课堂

为什么你读了那么多关于教育的道理,还是不知道如何与孩子沟通?

高效课堂  · 公众号  ·  · 2018-02-22 09:38

正文

读了那么多教育的道理,还是不知道如何与孩子沟通?还是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成长?


不如听听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怎么说。这位意大利历史上的第一位医学女博士,运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在贫民窟创办“儿童之家”,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神奇的儿童”。


小编精选了14条教育箴言,一起学习如何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和孩子一起生活、一起成长。

1

快乐不是教育的唯一目标,一个人应该通过教育获得能力和性格上的独立。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这也是儿童在童年时代的发展所带给我们的启示。


2

当成人放弃对儿童的压制,试着去研究和了解儿童精神世界的外在表现时,就能够清楚地体会到,儿童的内心世界远比成人认定的要丰富而成熟得多。


3

如果儿童还不具备自我控制的能力,他们得到的自由就不是真正的自由;如果儿童做事没有规律,是因为曾有人随意地强迫他们去有规律地做事情;如果儿童懒惰,是因为他们曾被强迫去工作;如果儿童不听话,是因为曾有人强迫他们去听话。

4

在一个真正属于儿童的地方,儿童会尽量好好表现,注意自己的举止,控制自己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儿童不需要外在激励就能够不断地自我完善。我们能从儿童的脸上看到全新的喜悦和骄傲,偶尔还会看到一种无法形容的得体礼仪,这些都说明了儿童天生就能够改进自己的行为,而且他们也喜欢如此。


5

在旧式教育和一些较为人知的教育方式中,孩子并未被视为真正的人。在他们生命的最初几年,孩子往往被迫去适应大人的社会,因而完全背离了孩子的天性。在这些教育形式里,孩子只是一个“未来式”而非“正在进行式”。


6

源自于儿童神奇内心世界并自然流露出来的自发性,长期以来都被成人的强势和不合时宜的干预死死地压制住了。成人认为每一件事情自己都能够做的比孩子好,想当然地把成人的那一套行为模式强加在儿童身上,强迫儿童放弃他们自己的愿望和行动、顺从成人的意志、服从成人的控制。

7

下面是一些为孩子布置环境的原则:

家具要轻巧,摆放在方便孩子移动的位置上。

照片要贴在他们视线所及的高度上,让孩子能够不费力的看到。

家里面的东西要让孩子都能够使用,还要让孩子多参与一些家庭的日常事务,比如穿衣服、梳头洗脸,甚至扫地、清理地毯等。

儿童周围的物品应该坚固而具有吸引力。

8

孩子自身有一种能控制自己内心生活的东西:这就是他自我发展的能力。正是这种能力,引导他去触摸某种东西,去熟悉它。而我们却对他说:“别碰。”他到处跑动是为了能够走得稳当,我们却叫道:“别跑。”他问我们问题是为了获得知识,但我们却回答:“别烦人。”

9

如果我们对儿童进行观察就会发现,他们总是想扩大自己的独立范围,总是希望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想自己拿东西,想自己穿衣服脱衣服。这些都不是我们要求儿童做的。他们的愿望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我们常常本能地想去阻止他们。但我们要知道,我们阻止的不是儿童的行动而是自然的法则,儿童的行为是由自然法则引导的,儿童是在遵循自然的法则行事。

10

与儿童最亲近的人——母亲或是老师,反而成为在儿童人格形成过程中最可能对他们造成危害的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