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嘉祥锦江中学
展现师生风采,分享教育资源,提供最新资讯,彰显先进理念,放飞自由思想,建设人文校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嘉祥锦江中学

【嘉锦.学生园地】国际高中之旅

嘉祥锦江中学  · 公众号  · 初高中  · 2018-01-10 18:34

正文

国际高中之旅

文/张芝玉

2018年1月5日是新年的第一个周五。我们迎来了新年的第一个大事件——12班全班同学要参加国际高中的“开放日”,体验不一样的课程!

星期五下午2:40,在国高的活动教室,校长Mr. Roberto Santos亲切地欢迎了同学们。他幽默地介绍着他尊敬的老师、骄傲的同事,还赞扬我们:像你们这么聪明的中国学生,未来会为你们敞开怀抱!

简短而热情的欢迎之后,大家就奔赴不同的课堂。

全班同学分为A、B两组:A组同学会体验数学课与英语课;迎接B组同学们的则是化学课和社会学科。四节均为全英文授课。为了方便老师们认识我们,李瑞杰和郭雨欣还为全班同学制作了中英文姓名牌。

四堂课程,风格各异,但同学们眼界和脑洞都一起打开。

Maths


执教数学课的Nancy老师青春洋溢,专业而干练。作为双语老师,她全课没有用一个中文词汇。但代数、几何、微积分、平方、根、开方等等这些词汇却在一个又一个数字与算式中浮现意义。比起中文教学,英文数学课堂更来自个人的体验,来自对实际范例的观察、研究和解决。这给同学们开了脑洞。白筱萱对这堂课的感想是:“很特别。”她说,虽是数学课,但是和陈老的风格有点像。数学的解题虽然简单,但是熟练掌握术语却不容易。


Chemietry


同时在A教室上化学课的同学更是开眼界。双语老师Ryan是国际高中的理科带头人。他经验丰富,全新的化学概念在他和缓而清晰的语音中,娓娓道来。Ryan 老师注重实际操作。他让同学们用彩色橡皮泥来制作不同物质的原子模型。该用哪些颜色?大小有什么讲究?该放几个圆球?老师全都不说。当作品完成,老师才一一点评——原来,这就是体验式学习啊!学习成果来自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而不是灌输的结果。好几位同学都在之后给Ryan老师的邮件中表示,因为这堂课,他们爱上了化学。而Ryan老师也非常谦逊地一一回复了同学们的邮件,称赞12班同学的出色英语水平和优秀的学习习惯。


English


B班同学的第二节课是Allison老师执教的英语课。“这节课,我需要你们的批判性思维”。Allison老师开门见山。在陈舜老师的课堂上,他也一直训练我们的深层思维,所以我们都能很好适应。Allison老师通过一首歌曲创设信息差。整堂课没有字词的勾划、没有语法的分析,老师一直在让我们体验语言的真实含义。我想起了我们在教学研讨会上呈现的《中西新年文化之旅》一课。我们并没有“学”英语,而在“使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最后的小组呈现也精彩纷呈。Allison老师揭晓答案的一刻,也许就是陈老师之前讲过的“Aha Moment” 了吧!



History


移步A班,Jared老师开设的美国历史人文课程也趣味横生。这堂课是用小测试开始的,但测试的方式充满了综艺感。小组赛,抽取颜色,写答案,抢答……既是游戏,又有充分的信息。只是突然要适应全大写字母的段落,我们还有点儿“时差”!美国的第一批原住民是从哪里登陆?美国的第一个签订法律协定的州是哪个?……历史与人文在课堂里交相辉映。


我们在国际楼中庭同Santos校长合影,谢过老师们,回到了12班教室。陈舜老师在总结中说,国际高中的老师们放弃休息时间,专门为12班开设了半天的体验课程,我们不能视作理所应当。他让我们给老师们写电子邮件,把这半天的收获与见闻,思考与感悟,写在信里。把感谢的话也一定要说出口。他也鼓励同学们,有些单词听不懂,没关系。我们之所以需要教育,就是因为我们对未知领域的无知。承认并接受无知,大胆迈出求知的脚步,教育的意义就在于此。

同学们在周末认真地写了电子邮件,认真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有的同学制作了感谢卡。我们潜心思考着这次特别的游学之旅带给我们的收获。同在一个校园里,却有那么别样的风景与天地。世界之大,唯有心存敬畏,带着好奇,方可领悟智慧奥妙。学海浩瀚,唯有心存求知,崇尚真理,才能成就学识渊博。


新年快乐!



主编:嘉祥锦江中学微信编辑部

本期责编:雷雅洁

本期审稿:李佩玉


【嘉祥锦江中学微信公众号征稿】

欢迎老师、同学们以及亲爱的家长朋友们积极向嘉祥锦江中学微信公众号投稿!

征稿内容:

教师投稿可是教育随笔、治班理念、班级故事、文学作品等;

学生投稿个人原创文学作品即可;

家长投稿可是家校沟通、学生成长等。

投稿邮箱:

初中[email protecte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