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聚焦检察日报案例深度报道《谁动了我的房产?安徽庐江:检察监督力解“三房四卖”错位登记困局》,邀请办案检察官出镜讲述,看这件困扰当事人的“住房大事”如何在检察监督下得以圆满解决。
2024年6月5日《检察日报·民生周刊》封面文章
(点击图片阅读报道原文)
【片头】
配音:
三套房子却冒出四个户主,房产登记“张冠李戴”,究竟是层级变动的无意之失,还是有人“三房四卖”企图浑水摸鱼?
如何让错乱的房屋产权回归“原位”?谁能还他一个真正的家?
【情景再现】
同期声(在检务大厅控告申诉窗口)张强:我的家没了。
【检察官讲述】
程琦:“我的家没了”,这是张强跟我说的第一句话。2022年,他来申请民事检察监督,要求我们监督法院撤销他楼上邻居王飞与其原房主李欣夫妻的一起民事判决。他的家怎么会没了?这与邻居有何干?我带着疑问初步审核了案件资料。
【旁白】
程琦:原来,
张强和王飞都购买了李欣夫妻的房子,在办理过户登记时,张强却发现自己的房屋(504)登记在楼上邻居王飞(604)的名下,而王飞是通过与李欣夫妻打官司取得的504房产证。
【检察官讲述】
程琦:张强向法院申请该案再审,被驳回后来到检察院,希望通过检察履职监督该案再审,拿回他的“家”。
【旁白】
程琦:为了查明事实,我们去往庐江县不动产登记中心调查,结果却发现了更复杂的情况。
【动画】
程琦:
住在504的张强有房无证,住在604的王飞拿着504的房产证,住在603的陈兵拿着604的房产证,而拿着603房产证的胡进却从未入住过。
【检察官讲述】
程琦:三套房子牵扯了四个家庭,房产登记为何“张冠李戴”?通过审查原审卷宗,实地勘察案涉房屋,我们发现——
【动画】
程琦:
庐江县某小区13幢共计5层,并含有底层储藏室,当时储藏室不算层数
,2012年,李欣夫妇分得3套安置房分别为404、503、504。
2016年办理房产证时政策变动,该小区底层储藏室都被算作第一层
,于是这3套房相应地被调整为504、603和604。
【旁白】
程琦:2013年,王飞、张强先后分别从李欣夫妇处购得504、404,此时底层储藏室还没有算作层数,由于安置房再出售无法立即过户,在符合年限条件后,
2018年,王飞办理过户登记,期间与李欣夫妻产生争执,王飞将李欣夫妇起诉至庐江县法院,但因不清楚房屋层级变动政策,仍诉求过户504产权,这便导致如今住在604的王飞拿到了504的房产证,张强就这样失去了自己的“家”。
【讲述】
程琦:如果按照这个逻辑,604的产权应该空着才对,又怎么会登记在603的陈兵名下呢?2018年,李欣因贷款需要,把603抵押给了好友胡进。但因为胡进一直未入住,便给李欣夫妇留下了可钻的空子。
【旁白】
程琦:603的房子空着,604的产权证也空着,两套房门对门,还没有挂上门牌号,
李欣夫妇打起了“一房两卖”的算盘。最终,陈兵拿着603的房产证,购入并搬进了604。
至此,这场“三房四卖”错位登记的事实终于厘清。
【检察官讲述】
程琦:同时,检察官也深知,虽然通过再审检察建议依法可以解决张强的诉求,但其他人也将面临同样的问题。最终,庐江县人民检察院决定“两步走”一揽子化解这场民事纠纷。
【旁白】
程琦:第一步,向庐江县人民法院发出再审检察建议,解决张强的诉求。第二步,庐江县人民检察院召集案涉全部当事人召开了一场“圆桌会议”,充分听取各方诉求,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检察官讲述】
程琦:在协商中,
603的房主胡进表示,只要李欣夫妻偿还贷款,并退还办证缴纳的税款,他可以退出603的房产证。这成为案件的突破口。
【旁白】
程琦:依托“府检联动”机制,庐江县政府牵头召集检法两院、税务、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参加调度会。
【检察官讲述】
程琦:
最终,在检法两院的督促及见证下,庐江县不动产登记中心注销了案涉3套房产的错误登记信息,并为张强、王飞、陈兵3家核发了新的房产证。
【情景再现】
同期声:(张强)谢谢你们,拿到证,我就放心了。
【检察官讲述】
程琦:这一起“三房四卖”案件的办理给了我许多启示,
检察办案要落实“三个善于”,要多从案卷中走出来、从办公室走出来、从检察机关走出来,我们多为老百姓考虑一点,老百姓就距离我们更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