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寒假叠加中国春节,孩子们无论是“讲条件”还是“无条件”,都在极力拓宽自我放松的空间。为降低亲子之间爆发“权利之争”的风险,重庆之声《健康过大年》系列推文,今天邀请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健康管理部的丁媛医生,给大朋友、小朋友支招寒假放松不放纵的要点,让孩子们的春节假期过得充实、健康、快乐。
寒假来临,第一个好习惯就是规律的生活作息。丁媛医生介绍,放假期间偶尔睡个懒觉问题不大,但如果天天睡懒觉,甚至睡到中午才起来,那就成问题了。更糟糕的是,如果这种习惯延长到假期结束,“开学综合征”就会来得很猛烈。
最新脑科学监测显示:连续7天作息紊乱,人体的记忆蛋白合成减少37%。丁原医生表示,在寒假中,孩子们应在固定时间起床,保证8小时以上的充足睡眠,以促进记忆力和学习的能力,保卫好平时上学形成的生物钟。
部分家长也可考虑设立“弹性起床红线”,比如:刚放假时,孩子的起床时间比上学日晚1个小时,临近开学缩短为晚半小时,最后一周执行与上学一致的作息。
对于一些起床较难的孩子,家长可采用“晨光唤醒法”调节孩子的褪黑素,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孩子房间的窗帘留缝20cm。
寒假叠加春节,走亲访友之间,孩子们少不了吃吃吃。丁媛医生介绍,这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超重、肥胖,甚至是免疫力下降。
另据《柳叶刀》儿童研究显示,如果每天能摄入3种颜色的蔬菜,能助力逻辑思维的提升,而如果饮食中红肉居多,会影响孩子的专注力。
为此,寒假期间孩子们要继续保持营养的均衡,饮食中肉类、蔬菜、水果、蛋奶、谷物,不可偏废其一。
“长期使用电子产品不仅对眼睛有害,也可能影响智能的发育。”丁媛医生说,假期如果一直在家看电视或玩游戏,容易导致肥胖、体力下降等问题。
如何摆脱电子产品的诱惑?寒假期间,建议家长多带孩子进行户外运动,比如跑步、打球,有条件的可以到有雪的地方滑雪、打雪仗等,既能享受冬季的乐趣,又能增强体质。
确实有电子产品使用需求的,家长可让孩子自己提出使用计划,再来为其把关,最终达成双方的“电子屏”使用共识。
平日里,孩子和家长大多“各忙各”,寒假是“交心”难得的“时间窗”。
“其实,孩子和家人、朋友一起活动,分享心情,不仅能更加了解彼此,还能帮助其缓解学习的压力,获得更加积极向上的心态。”丁媛说。
建议家长和孩子趁着寒假多找机会聊天、做美食,或者鼓励孩子和朋友们来一场篮球友谊赛,用互动来舒缓不良情绪,让假期更加充实。
最后,孩子假期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