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格斗迷
格斗迷,热血我青春!专注于生产格斗内容的拳迷平台,报道全球MMA综合格斗和站立赛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格斗迷

这么多赛事都死了,我们活着有什么意义?

格斗迷  · 公众号  · 格斗  · 2017-04-27 21:26

正文



 

格斗迷出品


2011年4月28日,是格斗迷诞生的日子。


6年了,格斗迷经历过迷茫,走过弯路,也曾在生死线上挣扎,甚至私底下想过放弃。


但是,格斗迷坚持了下来,这也许是我们做的最对的一件事,也是今天唯一值得庆幸的一件事。


大家可能不太清楚在那个年代,做搏击这种小众体育项目的媒体机构会面临怎样的压力。行业发展不起来,没有关注,找不到盈利点,创始人们一直做下去的动力,似乎只剩下那份可怜的挚爱和尚不清楚何时才能兑现的希望。


但是,几年之后中国格斗产业确实火了一把。


今天,我说这些并不是要把“过去的苦难变成如今王冠上的明珠”,因为我们知道,现在还远远没到以成功者的姿态去讲述创业不易的时候。


我们只想以一个媒体人,一个经历了短短几年中国搏击变迁的拳迷的身份,去谈一谈中国拳迷的成长与媒体人思维的转变。

一、拳迷的成长 


今年年初的时候,格斗迷主办了“新纪元·2016中国格斗盛典”,青春作为格斗迷的主编有幸和行业大佬们同台交流。当时,我就是从拳迷的角度说了一点看法。


原因有二:


一是我太年少,阅历见识都不够,不敢以稍高的姿态侃侃而谈。


二是无论拳手水平的提高,赛事质量的提高,乃至整个行业的进步,最终的服务对象都是拳迷。而只有获得了拳迷的认可与关注,你才能说你真的做好了。


所以,我们叫格斗迷,我们最关心的也是格斗迷们。


中国首届格斗盛典


武林风诞生在2004年,同时也伴随着武术散打王争霸赛的“无疾而终”。那时候的中国格斗还处于一个非常初级的阶段,拳迷们也是如此。此后的几年,武林风凭借“百姓英雄”,“中外对抗赛”与河南卫视的稳定播出平台,收获了不错的关注度,完成了对拳迷的原始积累。


但同时,由于国内拳手整体水平低,又需要迎合观众“中国武术天下无敌”的口味,所以无数场的特制比赛被呈现出来。这不是武林风的错,而是顺应市场的结果,也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必然现象。不可否认的是,武林风培养了太多的拳迷,也是其他赛事后续能够迅速发展的基础。



不过互联网时代的好处就是,你可以很轻易的看到外面的世界。


在国内只有武林风,而且每周一次的频率无法满足拳迷需求的时候,他们在网络上看到了K-1,认识了播求、安迪·苏瓦、彼得·阿兹,他们开始用最初级的问题去质疑中国赛事:你这么牛逼,怎么不去打K-1?



2010年,英雄传说在马来西亚云顶举办了比赛。这场比赛邀请了雅桑克莱、班德琼、蓝桑坤、麦乐佩等知名选手,而康恩、王冠、曹耀民三位中国大将都输掉了比赛。当年在散打吧这场比赛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也是那个年代里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拳迷对于中国格斗水平的反思。



2014年,昆仑决的诞生又几乎以打脸的方式,推动了不少中国拳迷的成长。面对世界级选手的表现,很多拳迷深刻的认识到:原来我们的水平比想象中的还要低。


2015年是我坚信目前为止武林风最高潮的一年。这一年的功夫盛典中,方便KO了马库斯,铁英华夺得中国选手首个八人战冠军。随后,就连被诟病的一龙都和播求进行了所谓的“世纪之战”。


其实青春还是觉得,昆仑决在这里扮演的只是一根导火索,引爆的是多年来拳迷们对高水平比赛积压的渴望。这一次的也是武林风开始明白,现在的拳迷真的觉醒了,以老方式赚钱已经不是长久之计,想要继续保留优势就必须用高水平的比赛来迎合观众。



2016年,勇士的荣耀诞生了。有着大东翔的班底,有着前车之鉴,有着庞大的财力或许还有着始终想做但没法做的想法,勇士的荣耀以最快的速度跻身“三雄”行列。而且我们也认为勇士的荣耀是很有生命力的,因为他有着中国最出色的几位职业拳手,而且有着自己的循环造血体系。


给很多拳迷的印象是,勇士的荣耀介于昆仑决和武林风之间,他不像武林风去一味的暴打国外拳王,也不像昆仑决不断的被国外拳王暴打,而事实也证明对于这种自身定位,拳迷还是挺买账的。





 二、格斗媒体人思维的转变  


说到这,还要再说回武林风。因为赛事水平,判罚等原因,至少在资深拳迷的圈子里,你是否声讨武林风似乎已经成为了“品味”高低的标准。但实际上,这里面又有多少人是因当年的王洪祥、孙武而喜爱上搏击。我不是做道德绑架,对如今的种种问题提出批评是正确的,但不能一股脑的污言秽语,恨不得至于其死地,还应该更深层更全面的去看待问题。



而上面所说的,也是如今我们作为格斗媒体人大部分时间都在做的事情:引导拳迷能客观的看待每一场比赛,每一个拳手,有问题应该骂,但好的地方也应该摘掉有色眼镜去评价。


其实,无论作为第三方的媒体机构也好,作为普通从业者也好,都希望这个行业能有越来越多的明星出现,越来越多真正有影响力的顶级赛事出现,因为只有这样这个行业才能越来越火,饭碗才能越来越大。


起初我们是觉得,中国搏击太脆弱了,脆弱到经不起批评,我们的批评可能会影响部分拳迷们的积极性,对行业造成消极的影响。对此,昨天格斗迷发表的周超老师的文章,也对我们起初的做法提出了批评,我们要全盘接受。


2015到2016年是战国时代,各种赛事都涌现出来。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乱战不可能持续下去,因为平台、明星拳手就这么多,谁掌握了谁才能拿到钱活下来。我们可以看到进入2017年,就已经有很多赛事都不见了,丛林法则适用于任何领域。



而也只能走到这一步,中国赛事才真正有时间和精力去沉淀自己。我们觉得,如今留下来的赛事是有基础,也是有心胸能够接受批评的。正如周老师所说“记者能说出一个赛事的缺陷,那才说明这个赛事值得一看,值得一说,才是这个赛事成熟的标志。”


这一点给我印象很深的是昆仑决。因为我做格斗迷主编的同时也是散打吧的吧主,所以也经常会去其他格斗类贴吧转转。那时候,我看到了昆仑决竟然在自己的官方贴吧征集拳迷的意见,得到采纳还会获得大概两千元的现金奖励。我们总说昆仑决财大气粗,其实它能够发展起来和能够听取拳迷的建议,尊重拳迷需求也是分不开的。不然融的这些钱可能很多都会花在举牌宝贝之类的事身上了。



之前和杨华打笔架的时候,他喷我是“来自贴吧的乌合之众”,但我确确实实没有因为我来自贴吧而有羞耻感,反倒以此为荣。因为,我有着所有从业者服务对象的视角,我知道拳迷的想法和需求。我想这也是当初格斗迷创始人吴刚拉我入伙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既然如今中国格斗已经迈入了走向真正成熟的道路,那么作为格斗媒体人我们也要转变思维。让赛事更清楚的知道拳迷的想法,让拳迷更清楚这是一个怎样的赛事。同时,我们还要用我们的知识,去指出赛事的不足,去提升拳迷的水平。

 



调子可能又起高了,当然我们也会继续加强学习,做到准确的舆论引导。

 

之前青春对于一龙VS播求二番战的报道,对于周志鹏VS崔洪万奇葩比赛的分析,对于严重偏离事实报道的斥责,实际上都是小心翼翼的尝试。我们希望能用最真诚的态度,切实的继续帮助中国格斗行业能成熟的更早一点,也通过不断的尝试,让自己的思维率先成熟起来。

 

为了适应如今互联网快餐式的阅读习惯,青春已经很久没在微信上写这么多字的文章了,真累。


明天就是格斗迷的六周岁生日了,希望下个六年你们一直都在。

 

关注“格斗迷”微信,青春带你从拳脚中认识世界,在拳台上感悟人生,我们下期再聊。

 

  更多内容,请搜索微信号gedoumicom  

推荐阅读

▶这个中国人竟杀入世界前三!

长按二维码关注哟~



每天点一个支持小编加5毛钱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