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星海领航员
我们的归宿是否只能是脚下的大地?我们的未来是否只能按部就班?已经多久你没有仰望星空?已经多久你每天浑浑噩噩?星海无垠,宇宙浩瀚一起试着改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星海领航员

普译生物发布PolyseqHive,中通量纳米孔测序多了一个选择!

星海领航员  · 公众号  ·  · 2024-12-12 09: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普译生物正式宣告发布了第二款纳米孔测序仪 PolyseqHive

这是其 年初发布的首款纳米孔测序仪 PolyseqOne 的中通量版本,使用了相同的 PolyseqCell 芯片,可支持 六张 测序芯片的同时运行。

单芯片运行的 PolyseqOne

熟悉纳米孔测序的很多读者对于这种多芯片并行的产品形态和设置并不陌生。并行运行在实现通量提升的同时提供了灵活的选择,使用已经优化成熟并逐渐验证的芯片可以在生产工艺上保持一致,既能上量降低成本又能快速实现生产。在公司研发开发初期,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产品化策略。

于是, PolyseqHive 所能实现的性能严格意义上还是依赖于 PolyseqCell 的表现。

普译通过自主筛选改造的孔蛋白和马达蛋白构建了测序的生化体系, 每个 PolyseqCell 芯片包含了 2560 个纳米孔 在年初发布 PolyseqOne 的时候,设计测序时长为 48 小时,设计产出为 15-20Gb ;发布数据称最长读长可超 200kb ,单次准确率超过 97% ,一致性准确率( 30x )超过 99.9%

在过去的一年,普译在 PolyseqCell 的测序性能及稳定性方面做了持续的优化和提升。通过筛选优化孔蛋白、使用了人工膜, 目前交付的测序时间已经可以达到 72 小时 ,提示了稳定性的提升。另一方面,结合控速蛋白的优化,实现了测序速度的提升, 目前交付的产品稳定在了 420nt/s 的测序速度上 。这样一来,单张芯片的数据 产量已经能够从年初交付的 10Gb 稳定到目前的 20Gb 公司内部运行可产出数据量达到 50Gb )。根据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俞洋研究员的报告,这样的测序性能似乎在客户的手里也能得到重复验证。

PolyseqHive现场实时测序的控制界面显示了读长分布

PolyseqHive 保持了相应的原始读取准确率,但通量实现了 6 倍提升。从展示的对人基因组标准样品的 48 小时测序结果来看, PolyseqHive 测序的中位读长为 2.4kb ,中位读取质量在 15.7 (准确率 97.3% ),总产出可达到 152Gb

为了能兼容小样本测序需求,普译称还提供了两种 Barcode 试剂盒(基于连接酶和转座酶两种不同的方式),可以实现 96 重样本混样测序。这样来看, PolyseqHive 已经能满足从小 panel 测序到人全基因组测序的大多数应用需求

成立不到 3 年就将一款可稳定运行的测序仪推向市场,普译生物用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投资实现了纳米孔测序仪器、耗材全平台的国产化和产品化。 9 月份起,普译生物已经陆续交付装机 100 余台 PolyseqOne ,又让我们看到了其商业化的潜力。

普译在最后也预告了明年的新产品发布,包括一款高通量的测序芯片和基于此开发的高通量测序仪,预期单张芯片将含有更多的纳米孔、产量将超过 120Gb ;将推出准确率达到 99% 的纳米孔蛋白(?);实现甲基化 base calling 的能力( DNA RNA ?);以及将推出基于移液机械臂和基于电润湿的两种自动化建库设备。

Ps :今年初预告的 RNA 直接测序试剂盒还没发布

这让人充满期待,我们也乐于看到普译将这些预告一一兑现,造福社群和用户。

声明:

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文章信息及附图、视频均整理来自于公开可获取的内容。限于个人理解及判读, 文中信息可能有不当或不准确的地方。

欢迎点击关注、转发、分享给更多感兴趣的朋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