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贾跃亭的前世今生(完全版)
来源:老邓的财经茶馆
作者:邓元杰
贾跃亭是中国企业界名人,乐视网千疮百孔,麻烦越来越大、越来越多。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贾跃亭是如何攫取他的第一桶金的。本系列就好好扒一扒,看看他是怎么从一个农村人,一跃而成为中国企业界呼风唤雨的人物,进而又是怎么把乐视经营得一团糟、自己还能成为百亿富翁的。
贾跃亭,1973年2月6日出生,山西襄汾人。查其百度百科,“个人经历”是从1995年他22岁时开始,先是在老家任垣曲县地方税务局网络技术管理员,然后开办了一个“卓越实业公司”。那么,他的家世怎么样?他又是什么学历?对于这么一个一度可以和马云、马化腾、李彦宏、雷军齐名的大名人,百度百科介绍得如此简略,总让人觉得颇为可疑。
作为对比,我们可以看看其他几个牛人的百度百科。
马云的:
马化腾:
李彦宏:
雷军:
我们可以看到,四大牛人毕业于什么大学,都写得一清二楚,甚至连童年、中学时代都写了很多。唯有贾跃亭,履历是从22岁开始的。那么,他有什么不想说的呢?
贾跃亭不想说的,应该和他的家世相对比,他攫取第一桶金的过程。
1973年2月,贾跃亭出生在山西省襄汾县吕梁山脚下一个叫北膏腴的村子。北膏腴这个村子,当地人也叫做“北高一”,这是真正的农村。
贾跃亭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他是家里最小的儿子,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年龄都比他大不少。姐姐贾跃芳,1963年出生,大他10岁;哥哥贾跃民,1968年出生,大他5岁。而且他的哥哥是正牌大学 ---- 山西大学的毕业生,估计是学文科的,可能是金融、经济或者新闻专业,因为毕业后就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山西临汾分行。贾跃芳也是大学毕业生,因为她在1984年21岁时,就在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工作。那个年代,一个山西女孩能到北京工作,而且是进了设计研究院,估计是在北京上的大学。但应该不是什么名校,因为她的个人简历上也没写。
英雄不问出处,马云的毕业学校是杭州师范学院,也远不是中国一流大学,二流都算不上,但是马云敢写。虽然贾跃芳毕业于什么学校对我们并不重要,但是贾跃亭为什么不把他之前的求学经历写上呢?
继续说他的家世。
北膏腴是个有好几千人的大村,姓贾的并不多。根据贾跃亭的一名亲戚透露,贾跃亭的祖父辈迁至该村之后亲戚很少,与村中其他贾姓人家关系也不大。而且贾家也只是普通人家:贾跃亭的父亲是当地教师,母亲算是家庭主妇,家里有一些土地。
所以,贾跃亭是出身普通人家的普通孩子,少年时颇为瘦小。那时经济不发达,很多人生活比较贫困,这完全可以理解。他的亲戚甚至担心他因为太瘦而找不到好工作。另外,在贾跃亭三姐弟中,二哥贾跃民的成绩最好,贾跃芳次之,而贾跃亭的学习成绩是最差的。道理很简单,在那个考大学很难的年代,他的哥哥姐姐都是大学毕业生,而到了他考大学的时候,中国的大学招生人数始终在增加,但他却没考上。
重复一遍:英雄不问出处,没考上也没关系,那时候能上大学的很少。考不上大学,绝不能说明他笨,或许他的兴趣本不在读书呢?而他的哥哥姐姐那时候都是大学生,贾跃亭在读中小学时的成绩也不算差(只是不能和他姐姐哥哥比,还没到能考上大学的程度),这足以说明他们姐弟都相当聪明。实际上,身为老幺的贾跃亭备受父母宠爱,小时候调皮捣蛋,父母很少打骂他。但是有一次他逃学了,母亲忍无可忍,狠狠打了他一次。
随着贾跃芳到北京工作、贾跃民到临汾工作、贾跃亭1995年到垣曲县工作,老家北膏腴村就剩下父母了。所以贾跃亭姐弟的变迁,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缩影。
还是上个图吧,看看他的出生地和一开始的工作地点。
2002年之前,他在垣曲经商时还偶尔回过老家,而且有他的妻子,但之后去了北京,就很少回老家了。但是贾跃亭并没有忘记他生长的地方。2012年7月,他和父亲捐资80多万,为北膏腴村打了一口新机井。为了这件事,该村还为他们立了功德碑。一名村民说,贾家还有为村里建设敬老院的想法。
贾跃亭发迹后,在家乡也建立了时髦产业。据乐视生态农业产业园临汾基地的官网资料,2013年12月5日落地临汾尧都区,包括12个智能连栋温室、43个日光温室大棚,以及2000余亩的苗木中心等。
那么,贾跃亭到底是什么学历和专业呢?
贾跃亭,1995年毕业于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大专学历,会计专业。
他出名后,母校在“杰出校友名录”中包括了他的名字。网址:http://www.sxftc.edu.cn:8089/schoolww/detailweb.htm?id=3895,各位可以自己去验证。
资本运作,其他大老板得靠金融、会计专业的高管帮忙才玩得起来,但贾跃亭进入资本市场之后自己就能玩得风生水起,能把乐视网做得长期亏钱还能身价千亿,让姐弟几个一起套现数百亿,果然是有扎实功夫的。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
不管怎么说,贾跃亭姐弟三人,两个是大学生,一个是大专生,而且后来都跳出农村了,尤其是贾跃亭更成了风云人物,这说明他的父母在培养教育孩子方面,确实值得称道。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贾跃亭的父亲在乡里有一定威望。
贾跃亭的家庭背景和性格,让他在读大专时成了朋友中的核心人物。在90年代初,读会计专业的贾跃亭也和那个时代的很多年轻人一样,喜欢读前卫诗集和小说。他还组织过歌舞会,分享从他哥哥姐姐工作单位那里得到的新见识。而且会计专业要学会计电算化,也就是用计算机上的会计软件,这让他接触了计算机。贾跃亭应该是对计算机很有兴趣的,因为他不仅看了当时在同学中到处传阅的《硅谷热》一书,而且毕业后在垣曲县地方税务局,担任网络技术管理员。
大专毕业后能到地税局工作,应该说还是不错的。但是他却没有能从事他的老本行会计,而是任网管,这说明什么呢?
这足以说明,那时的他(应该是他的家族)有一定“关系”,但“关系”还不太硬,所以只能进入热门单位当“边角料”,不能从事本专业的工作。
不过那时是9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正处于迅猛腾飞的火热时代,尤其是计算机和互联网产业,可谓如火如荼。22岁的贾跃亭和大多数青年一样,对基层朝九晚五的工作感到无聊和厌倦。于是不出一年,他就辞职创业了,1996年,他在垣曲县(也就是他工作的地方)开办了卓越实业公司,挣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2
1995年9月至1996年7月,贾跃亭任山西省垣曲县地方税务局网络技术管理员。期间,刚到税务局上班不到两个月的他,代表垣曲参加税务局系统内的一个计算机比赛,获得了第一名。这个成绩真是不错!
他为什么能获得第一名呢?大概是以下几个原因或组合:
1、小地方没什么人才。
2、考的内容正好是他擅长的。
3、超水平发挥。
4、比赛规模不大,参赛者不多。
5、他玩电脑确实有两下子。
6、对这次比赛他相当重视,并做了认真准备。
不管怎么说,能考第一名,说明他是个聪明人。
1996年,贾跃亭下海成立了山西垣曲县卓越实业有限公司(下称“卓越实业”),任总经理。办公室,是租用垣曲县农业局的。对于该公司,贾跃亭可谓下了“血本”,公司注册资本金为50万元,其中贾跃亭出资20万元,李莉也出资了20万元。李莉,就是他当时的妻子。
在那个年代,在垣曲县那种小地方,大学(或大专)毕业生一个月的工资大约是150~200元左右。所以贾跃亭撑死了一年工资是2400元。刚工作不到两年的他,无论如何不可能有20万元。对当时的任何一个巨富的人,20万都是一笔巨款,大约相当于现在(2017年)的600万~1000万。
所以这笔钱,很可能是精通财技的贾跃亭周转来的。
这种做法在当时就是惯例。借来一笔钱成立公司,然后再把钱转给别人,付点利息或手续费。而贾跃亭在地税局一年多的工作经历,足以让他建立起初步的人脉关系,借来这笔钱。
贾跃亭一直对外说,他是1996年下海经商的。但是卓越实业正式营业期限是从1997年3月19日开始。这又是为什么呢?
显然,贾跃亭先经营了一段时间,发现效益还可以,于是正式成立公司,甩开膀子猛干了。对于在地税局工作的贾跃亭来说,工作一年多在当地地税、国税乃至工商系统认识一帮人,没有任何问题。更何况他的老婆是当地县里一个较高级领导的女儿,能量更是了得。
也就是说,贾跃亭的第一个公司,开的是夫妻店,而且妻子在当地颇有背景。
综合推理,贾跃亭应该是个复读生,因为既然他父母很重视子女教育,孩子上学一定不会比别人晚,也就是7岁必然上学了。在那个年代,北方的小学是5年制,中学是6年制,所以他高考时是18岁,读三年大专毕业应该21岁。但贾跃亭毕业时是22岁,很显然,他19岁才高中毕业,就是个复读生。
复读生也没什么丢人的。但是贾跃亭自己可能不这么想。大专,又是个复读生,所以他既不想让人知道他上的是大专,更不想让人知道他上中学时的事情。比如后来他第三任妻子甘薇在谈到贾跃亭的过去时,只是模糊地谈到了他的大专(或者“大学”)生涯,而对于他之前的事情,更是闭口不谈。
复读了一年,又上了大专,贾跃亭本来就是个聪明人,此时的心智更是在比他小一岁的同学之上。因此,他在上大专时才成了学生的核心,也谈了恋爱,可谓呼风唤雨。而他的女朋友,就是垣曲县一个本地高官的女儿。正因为如此,所以贾跃亭毕业之后,才没有像他哥哥姐姐那样去大城市,而是去了一个小县城工作,并迅速结婚,有了一个孩子。
那么,卓越实业的主营业务是什么呢?
什么都做,主要是煤炭生意。
但煤炭生意并不是采矿,而是“洗精煤”,也就是对优质煤进行进一步加工,经洗煤厂加工后,降低了灰分、硫分、去掉了一些杂质,适合一些专门用途的优质煤。
那么,洗煤厂哪儿来的呢?
贾跃亭不可能建立自己的洗煤厂,只能是别人的。说白了,贾跃亭就是中间商,联系一些煤矿的优质煤到某些洗煤厂,加工后的煤再买给下家,贾跃亭就挣倒买倒卖的钱。
这种做法在90年代相当普遍,就是在现在,也很普遍。
那个年代正是中国经济相当火热的年代,针对民企和个体工商户的国税、地税、工商管理费也很低,而且官员还不算太贪婪,一般来说,送两条烟就可以打发了。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贾跃亭又攀上了当地县级高干子女,所以生意顺风顺水。
除了煤炭业务,精力充沛的贾跃亭还从事印刷、运输等任务。当时县里的胶印厂很少,贾跃亭瞅准机会办了个印刷厂。另外就是从事钢材买卖,经营地点位于垣曲县城南部,沿街有门面,门面房后有可以存货的场地。总之,那时很多行业都挣钱,只要挣钱,他什么都愿意涉及。
贾跃亭在垣曲时还办过电脑培训学校,这也是一个挣钱的生意。当时正是电脑和网络热,电脑培训班在全国都很火。
贾跃亭的电脑培训学校规模不小,虽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但积累的资源还是为卓越实业的其他教育产业打下了基础。后来,公司还办了一所“垣曲卓越双语学校”,双语教育也是挣钱的买卖,如果专心致志做到现在,肯定是当地有名的外国语学校了。可惜,贾跃亭什么都干,什么都不可能专心干下去。
2000年前后,贾跃亭甚至和某集体土地所有者签订协议,购买了几亩土地使用权。但此事后来告吹,他拿回了几万元购地款。我们不知道他为什么要买地,估计又有了新的商业想法。
贾跃亭在垣曲县的折腾,以2002年他发现新的商机而结束。既然新生意不错,贾跃亭就基本上放弃了以前在垣曲县的生意。2003年,贾跃亭又来到了北京,正式开始了一段辉煌历程。
总结1996~2002年贾跃亭在垣曲县的经商经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他年轻,脑子灵活,比一般人更善于发现商机。
2、和当地高官女儿的婚姻,让他充分认识到权力的好处。
3、但是他没有长性。他是个喜欢开公司的人,每个公司(或公司的每个部门)都对应一块新业务。长此下去,业务面必然越来越大。后来证明,他的这种特性一直延续下来,没有改变。
4、他并没有挣到多少钱,估计在五十万左右,绝对不会超过百万。这可能和当地市场不大有关,但更可能和他对公司的管理有关,道理很简单,他的摊子越铺越大,每一块都需要前期投入,更需要深入管理。但他的业务越多,就越不能深入管理,赔钱的可能性就越大。
5、他的第一次婚姻,已经走到了尽头。这可能是惯有的“性格不合”等理由,但也可能是生意受挫,导致家庭矛盾放大。不管怎么说,2002年他完全转行开拓新业务,一个主要原因是他必须离开垣曲县。这种压力(或动力),迫使他寻找新的商业机会,并让他的人生再一次重启。
6、他应该在这段时间认识了“更高层人士”,理由以后再说。
2006年底,贾跃亭将自己在卓越实业中的股份全部转出。他并没有亲自办理股份转让,而是委托他人在垣曲办理。这既可以解释为他很忙,但也可以解释为他和前妻家庭的关系很僵。根据山西省工商局网站资料显示,卓越实业目前仍在经营状态,法定代表人已经变更为李姓男士,他就是李莉的父亲,早已退休,公司注册资本仍为50万元。
前后算起来,贾跃亭在垣曲县一共呆了八年时间(1995~2002或2003)。这八年,他结了婚,又离了婚,有了一个孩子,也涉猎了很多商业领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这种经验主要是开拓新领域,而不是深入管理。随着开拓了新的生意,并且扩展到了整个山西省,随着他日渐有名,他想让这段历史,尘封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怎么总结他这段人生呢?
他是个聪明人,更是个浮躁者。他善于开拓,但没有兴趣长期专注于一块业务。随着业务范围越来越广,他就逐渐玩不转了。他之所以能在垣曲县一度玩得风生水起,和他年轻时精力充沛有关,和他的性格有关,也和当时中国经济的大环境有关:那时商机较多,做生意还是相对容易的。
那么,怎么评价他第一次婚姻呢?
不好评价。我们只看到他完全离开了垣曲县,孩子由前妻抚养了。我们相信贾跃亭肯定会给抚养费的,但是照顾孩子的责任,无数的琐事,毕竟不是他在干。我们能说他不负责任吗?严格意义上,好像也不能这么说。
贾跃亭毕竟年轻,仍然敏锐,仍想在更广泛的天空驰骋,甩开历史包袱是最轻松的。所以在2002年,29岁的他,又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旅程。
3
2002年,贾跃亭开拓了一项全新的业务,这项业务的范围和“档次”,也和他过去的所有业务完全不同。
据他事后说,他是在一次吃饭的时候,偶尔从邻桌客人那里听说了“基站配套设备”这个名词,从而“敏锐地”意识到电信业的迅速发展。而基站蓄电池在当时几乎是市场空白点。于是,2002年他成立了以做基站配套项目为主的科技公司,并在一年时间内,拿到了联通在山西大半的业务,赚得盆满钵满。
真相是这样吗?
实际上,当贾跃亭还在垣曲时,就已经在省会太原提前布局了。根据乐视网IPO(首次公开募股)的招股书,1999年7月,贾跃亭和王凡按80%和20%的持股比例,设立太原市西伯尔电子工程有限公司(下称“太原西伯尔”),注册资本100万元,经营范围为电力配件及防漏保护器材,电子产品的批发、零售。
那么,这个王凡是谁呢?
知情人士透露,她是贾跃亭的第二任妻子,至少是极密切的相好。
也就是说,当贾会计和第一任妻子在垣曲不和时,他已经跑到太原,和第二任相好成立了公司。至于王凡是第三者还是贾会计后来认识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曾经在贾会计生命中一度扮演了重要角色,是成立有限责任公司不可或缺的人物。2006年以前,我国要求凡是成立“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必须至少有两人。很显然,此时贾跃亭早已夫妻不和了。所以他谋划要跳出垣曲,也已经准备了好几年,而不是在2002年“听到邻桌客人谈话”而发现的商机。并且在成立新公司时,另一名股东不再是李莉,而是变成了王凡。
王凡是贾跃亭的相好而不是他的员工,有两件事可以证明:第一,2000年11月,王凡将其所持有的20%股权,转让给贾跃亭的哥哥贾跃民,彻底退出了贾家企业,而太原西伯尔也成了贾家百分之百的家族企业。第二,之后王凡在贾家企业中再也没有出现,贾跃亭对她也只字不提。
一个短期的相好,就这样快速消失了。
贾跃亭最信任的人,首先是他的亲哥哥、亲姐姐,其次才是妻子或女朋友。我们在这里根本看不到他资深员工的影子。这,大概就是骨子里的农民思维。
2002年,贾跃亭又成立“山西西伯尔”,注册资金100万,贾跃亭占70万,其他几个人占30万。贾跃亭又把“山西西伯尔”变更登记为“山西西贝尔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此后,“太原西伯尔”将业务逐步转移到“山西西贝尔”,直至被贾跃亭注销。
真搞不懂贾会计为什么不断地注册、注销甚至改名。表面上看,可以说这是他奇怪的习惯或“癖好”,但深层次来看,他大概想不断地玩“金蝉脱壳”,让人搞不清他怎么发家的。但在不断成立新公司,并把业务和资金从旧公司倒腾到新公司的过程中,他资本运作的技术越来越成熟。
当然,贾跃亭也不是没有值得信任的员工。有一个人,至少从2003年就开始跟随他了,并且一直跟到了现在。他,就是李锐。
他对贾跃亭到底有多重要呢?看看山西西贝尔的注册信息就知道了。
山西西贝尔的法人代表居然是李锐,可见贾跃亭对他的信任!
那么,李锐又是什么人呢?
李锐一直在贾跃亭的公司里担任高管,但能力有限。有一些老板信任这样的人:忠心,但能力有限。正因为能力有限,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才忠心,才不敢跳槽到其他公司。每一个长期领导者身边都有这样的人。如果领导者相当优秀,把事业越做越大,这样的跟随者也可以吃香喝辣,并以老牌创业者的姿态长期享受荣华富贵。但如果领导者是个大忽悠,或者野心膨胀,吃爆了,那么大厦倾倒,大家就跟着完蛋。
李锐,曾任乐视控股董事长,后来任网酒网CEO。看年纪也不小了,属于跟贾跃亭离开垣曲县之后打拼的第一拨人。
网酒网是2011年10月成立的B2C网站,2013年初正式上线运营,隶属于乐视控股集团。2016年1月,网酒网完成近2亿元的A轮融资,2016年5月,又获得花儿影视导演郑晓龙、总裁敦勇二人共计7200万人民币战略投资。但是挡不住接连亏损,2017年1月又以每股12元的价格,向国信证券、西部证券分别发行20万股和10万股,募集360万元资金。
虽然获得了多次融资,但网酒网持续巨亏。公司2014年、2015年的收入分别为5411万元、1.57亿元,分别亏损了7601.31和7386.18万元。同时,2014、15、16三年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479.88万元、-2.4亿元、-1.8亿元,全是负的!
真搞不懂李锐是怎么经营的,更搞不懂贾会计为什么要成立这么个卖酒的网站。直接原因大概是他犯了他90年代同样的毛病,觉得酒仙网、1919、品尚汇等卖酒网站发展很快,眼红这个行业的利润,所以调嫡系李锐也来开一个类似的网站。但是经营到现在,酒仙网已经盈利,品尚汇在2015、2016年都盈利,1919更是始终盈利,但是网酒网的亏损却仍然是巨大的。
看来对网酒网来说,2017年1月对券商募集360万是一笔大钱,需要专门募集。
即使如此,网酒网给自己员工的平均工资并不低。2016年上半年,仅仅短期薪酬就有3975万元,除以384位员工数,平均每人的半年薪酬是10.3万元,人均月薪1.7万元。考虑到普通员工的收入并不高,高管的收入应该是不低的。
亏了好几个亿,网酒网在2016年底就开始裁员了,而且手段强硬。但网酒网说这是“每年正常的人员结构优化”。据离职员工爆料,2016年3月份网酒网联合乐视体育推出的自有品牌 " 格鲁特 " 生态啤酒,自进入市场以来销量堪忧,而网酒网已经耗资 2 亿元购买了大量的存货,现在积压库存超过几千万箱。
怎么消化掉这些酒呢?网酒网要求员工进行推销和内购,非销售类部门的员工需在 3 个月内每人卖出 100 箱啤酒。如果销售目标不达标,部门领导就会被扣工资。
从成立到现在,在CEO李锐的领导下,网酒网对自身定位已经做了多次方向性的调整,从高端红酒类的垂直电商到多品类的全平台,再到生活消费类的生态电商,再到乐视生活馆。然而每一步都没有站稳,都没有成功,所以网酒网和乐视集团其他企业一样,在不断制造新概念和PPT。事后,李锐不得不承认,在做垂直电商时,从收口、规模、业态来看,网酒网的定位都存在一定问题的。
何止是“一定问题”?做到这个样子,难道不是“很大问题”吗?
与此同时,网酒网的多个项目也被搁置。2013 年,乐视高调宣称在临汾建立了 3000 亩的生态农业产业园基地,号称要打通红酒种植、酿造、加工、包装、销售的整个环节。作为乐视控股布局生态农业的运营主体,网酒网将其作为夯实垂直整合葡萄酒生态系统的重要战略布局。但是不到一年,该项目就 " 流产 ",而知情人士透露,生态农业项目中的一百多人因次而被迫辞退。
2016年3月,网酒网又上线了“美酒频道”,要借助乐视的内容基因做视频营销,后来也以失败告终,当年11月份,网酒网就将该频道并入到内容运营部门。
不断地烧钱和巨亏,从失败走向失败,这就是网酒网过去三年多的历史。要是一般企业,估计早就疼得不行了,但是网酒网背后有乐视,有贾跃亭这个大会计,至少前几年是不缺钱的。但是2016年下半年以来,尤其是进入今年以来,乐视自身都难保,所以网酒网更在壮士断腕之列。2017年4月26日,网酒网申请退出新三板,这应该是倒闭转让的第一步,此时距它挂牌仅八个月。
此前,网酒网曾发布一则消息称,“因审计工作尚在进行中”,无法在4月30日前披露年报。
一个几百人的小公司,财务有那么复杂吗?主要原因大概是业绩实在惨不忍睹吧。
怎么说了半天网酒网?对了,是为了说明贾会计的用人之道,以及进一步说明他的开公司之道。这已经是他经营乐视集团后期的运作了,在2002和2003年,他的表现还是不错的。这可能是因为当时他的公司还少,更重要的原因是:当时他确实捞到了一条大鱼:通信业务。
由于抓到了联通在山西的大部分业务,山西西伯尔或西贝尔的业务规模急剧增大。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贾跃亭和几个股东就迅速增资,将注册资本从100万扩至3000万元,其中贾跃亭以2400万元的出资额占80%的股份。
贾会计是怎么抓住联通的大业务的?这一点颇为可疑。按说他之前在通信技术方面没有任何积累,他的哥哥姐姐也不是干这行的,怎么一下子就瞄准了这一块,并且能快速切入呢?
而且他增资的巨款肯定不是公司的利润,而是财技日益成熟、人脉也日益广大的贾会计借来的。因为在最初几年,西贝尔除了2002年有微利之外,此后连续三年都是亏损的,数字均在数百万元左右。
也就是说,贾会计抓住了联通的大业务,但基本上在赔本赚吆喝,不挣钱!
但这难不倒贾会计。首先,他是做账的高手。其次,他可以通过上市解决资金问题。
2003年,贾跃亭到北京创建了北京西伯尔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从此主要舞台就在帝都了。北京让他彻底开阔了眼界,并给了他国家级的平台。事后证明,这是他事业上升的里程碑事件。2007年11月,他创立的电信设备公司Sinotel Technologies在新加坡上市,融资约两亿元。
两亿元!这对于长期不赚钱的贾跃亭来说,真是雪中送炭啊!两亿元!也给了贾会计把盘子再做大十倍的坚实基础。
在他筹备新加坡上市的同时,2004年,脱胎于北京西伯尔通信公司移动业务部的乐视网,成立了。
那么,Sinotel Technologies是怎么在新加坡上市的?之后的境况又如何呢?这一篇已经不短了,下一篇再说。
4
写到这里,我发现已经进入敏感区了。
比如:贾跃亭到底是怎么拿到山西联通的大单的?又是怎么捣鼓Sinotel Technologies在新加坡上市的?他的“山西西伯尔”注册资本是100万元,怎么不到一年就扩到了3000万元?资金是怎么周转的?以贾跃亭过去的生意规模,要拿到山西联通的大单,以及周转几千万元,好像并不容易。非常显然,他有“贵人”相助。
其中细节,各种公开资料都语焉不详,包括媒体在他成名之后对他的采,他都一笔带过,不愿多谈。这颇为蹊跷,要知道在网络界,如果是别的功名成就者,早就谈得非常详细了,比如二马一李,艰难时刻到底是怎么渡过难关的,都有很详细的讲述,以突出创业之艰难、决策之英明,更反衬之后的辉煌来之不易。但是到了贾会计这里,他的两个里程碑式的事件(转型并拿到山西联通的大单,新加坡上市),都是粗略带过。看来要让贾会计自己说出来,估计比登天还难。除非……呵呵。既然他不说,这里面有多少猫腻,我们只能发挥想象力了。
不管怎么说,他发现商机的眼光确实厉害,这一点以后又有多次证明。而且他忽悠人的能力很强。他成名后把自己描述成一个不善言辞的人,还说要远离政治,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既然缺乏第一手信息,本文对他的这两次里程碑,只能简单分析一下。
2002年他转向通信业务,拿下山西联通的大单,要说没关系,恐怕很难令人相信。在90年代和2000年代,做通信是很挣钱的,华为、中兴都赚得盆满钵满。为什么那时候做通信赚钱?因为:
1、这是个高成长的朝阳行业。
2、国外产品卖得很贵,这给了国内企业崛起的机会。
拿华为来说,它进行技术攻关,即使产品比国外便宜一半,即使给本公司的员工开出几倍于其他国内企业的高新,华为还是在赚大钱,基本上每年的增长率是30%以上。为什么华为、中兴都卖力地投入技术研发,因为这里面的利润太大了!但是当华为已经成为世界电信业巨头之后,只能进军消费电子领域,开始做手机了,因为在电信基础设施领域就那么几个巨头,天花板快到了。
所以虽然在2000年任正非写过《华为的冬天》,貌似瓶颈要来了,其实从整个行业来看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既然整个行业仍然是高成长高利润,相关人员把一些技术含量不那么高的产品交给“关系户”来做,大家一起挣钱,也就可以理解了。贾会计的山西西伯尔(西贝尔),很可能就是由此诞生的这么一家企业。
2002年,贾会计确实挣钱了,然后就是继续疯狂做大,并且成立了Sinotel Technologies并且把山西西贝尔的业务装进来,2007年在新加坡上市,贾会计直接和间接持有80.5%的股份。但是,他在通信行业是持久挣大钱吗?
根本不是这样。
道理很简单,如果给他融资两亿元的Sinotel Technologies能始终高利润、高成长,他为什么不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一块呢?但是他2004年就成立了乐视,初始业务是当时很热的视频,以后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乐视上了,并从乐视衍生出一大堆公司(据说有60多个)。事实上,精通财技的贾会计在2010年又在新加坡搞了一次增发,2800万股,每股0.4087新加坡元,说要装进一些乐视的业务,而且还增发成功了,又捞了一笔钱,然后又是持续亏损。终于,在2016年3月15日,Sinotel Technologies退市了。
退市之前的好多年都是赚钱的,但从2012年开始,Sinotel Technologies都是亏的,而且越亏越多,如下图所示。
仔细看看上面这张图,大家不觉得奇怪吗?2008年的营收是3.62亿,税后净利润是1.07亿,什么业务能有如此的高利润?这么高的利润,为什么不继续做大做强,反而去玩什么乐视?
会不会是因为2007年刚在新加坡上市,所以必须马上拿出好成绩呢?
我查了很久,始终没查到其2008年的详细年报,不知道这业绩是怎么取得的。到了2012年,不仅营收在萎缩,而且利润居然变成负的了。这更让人奇怪了:之前的高利润是怎么取得的?又为什么不能维持?
2012年之后更是每况愈下,显然,这是在为退市做准备了:
所以在退市之前,股价徘徊在0.1新加坡元附近(大约相当于0.4~0.5元人民币),退市时是0.128新加坡元。
为什么要退市呢?事后分析,大概是因为公司做的太差,尤其是高暴利变成了高亏损,也实在太戏剧化了。
但更主要的原因,应该是2010年乐视网在国内上市了,国内人傻钱多,乐视的概念和业务前景,貌似要比Sinotel Technologies好太多,国内融资环境更比新加坡好多了。何况贾跃亭早已利用Sinotel Technologies捞足了钱,不仅两次融资,而且多年给自己开120万新加坡元年薪(至少相当于550~600万人民币),这个公司的利用价值早就没了。
实际上,在2000年代中国企业有一波到新加坡上市的热潮,贾会计就是赶上这波潮流的弄潮儿。但是在2010年尤其是2015年之后,众多在新加坡上市的国内企业纷纷退市,美国人很奇怪为什么会这样?对此,《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在2017年4月份发表文章:《众多中国企业正在对新加坡股市说再见》。文章中说:
1、在过去一年内从新加坡交易所(SGX)退市的企业中,许多公司都有以下引人注目的共同特征:来自中国大陆,且在大约10年前曾为这个城市国家的首次公开募股热潮推波助澜。
2、2005年至2007年,这些在新交所上市并被称为“龙筹股”的中资企业曾引领当地首次公开募股市场增长,直到2012年中期陷入暂停状态。今年从新交所退市的10家企业中有6家是中资企业,相比之下,去年(2016)一整年也仅有8家中资企业在此退市。(看来,贾会计总是走在别人前头)
3、退市者表示,从新交所退市将节省合规费用和管理资源。但作者说:有一些中资企业退市,是因为会计骗局和其他丑闻。
当然,既然贾会计的Sinotel Technologies没有曝出骗局,就应该是没有骗局的,嘿嘿。
2010年8月,名不见经传的乐视网在创业板上市,成为首家在A股上市的视频网站,这仍是至今业内的未解之谜之一。因为比它有名得多的优酷、土豆、六间房、酷六等专业视频网站都没上市,偏偏当时根本没名气的乐视,上市了。
5
现在总算要说乐视了。
对于乐视,由于太过有名,加上过去我也写过几篇黑文,所以大众了解得已经很多了。再按时间顺序列举事实,没什么意思。如果挖掘背后的“黑幕”,好像现在还不是时候,所以,本文就谈谈贾跃亭的宏观运作思路。
先总结一下贾会计运作Sinotel Technologies的过程和思路,因为这是乐视的缩小版:
1、有一块吸引人的业务,刚开始还挺挣钱,然后上市。(不过乐视的业务没有挣钱的。不到1%的所谓账面利润根本不算,那是在旗下各公司之间倒腾资金,再通过做账产生的“利润”)
2、为了进行资本运作,尤其是为了增发,前后一共开了17家公司。增发的理由,就是把“新业务”装进来。
不过,在新加坡上市的Sinotel Technologies融资额还是太低,IPO时融了两亿,2010年又找借口融了1100多万新元,折合人民币5000多万元,这规模实在太小了。新加坡人太土鳖,哪儿有国内人豪爽?所以在2010年乐视网在国内创业板上市后,贾会计已经瞧不上新加坡股市了。
3、初期赚钱,2008~2012年,Sinotel Technologies赚了四年的钱,然后2013~2016年,又赔了四年,并在2016年退市。
虽然现在Sinotel Technologies已经消失,但它毕竟捞了好几个亿,贾跃亭每年给自己发120万新元(折合人民币500多万元),所以从财务角度来看,贾会计早就捞足了。
这个路线图,会在乐视网上复制吗?
那我们就研究研究。至少从现在来看,乐视网是放大几百倍的Sinotel Technologies。
我们看看乐视的发家史。
1、有一块吸引人的业务。
乐视成立于2004年,初始业务是视频。这个业务在当时很吸引人,现在貌似也很吸引人。虽然做视频的网站,包括乐视的视频,全是赔钱的,但由于用户众多,所以还是很吸引人的。
其他网站,比如优酷、土豆、酷六、六间房等等,钱烧的差不多了,只能合并重组,但挡不住新来者。这几年风头甚劲的是爱奇艺,也是烧钱大户,最后只能被百度收购。百度有的是钱,每年赚上百亿,投入几亿给爱奇艺,根本没有问题。百度2016年净利润是116.32亿,已经相当牛逼了,但这仅为它2015年的1/3,所以如果李彦宏想长期养活爱奇艺,根本不是个事。优酷土豆最后也被阿里拿下。视频三巨头中的另一个是腾讯视频,是腾讯自己干的。
由此可见,BAT就是BAT,最终成了视频三巨头。那些烧钱的视频网站,最后基本上被BAT收购或控股,这是必然的,因为他们根本撑不起。融资百亿也撑不起,因为BAT每年都赚几百亿,每年都可以源源不断地投入。
那么,乐视的视频业务怎么撑下去呢?
2、围绕着乐视视频,也为了进行资本运作,尤其是为了“增发”,贾会计前后一共开了63家公司。
乐视和视频三巨头不同,他走的是另外一条路。那就是:一开始小打小闹,利用Sinotel Technologies的挣钱业务先养活自己。贾会计发现这么做还是不行,于是又使出了几招厉害的:
(1)领行业风气之先,购买大量版权。
当初的影视版权是很便宜的,大概一部就几万、几十万元。反正网上都是盗版,好不容易来个买正版的,不容易!影视公司见了乐视,跟见了上帝似的,一个个高兴得不得了。乐视买了一大堆正版影视剧,向用户高调宣传:我们都是正版的,来看我们的视频吧!
乐视这么做,等于挑起了行业竞争,于是其他视频网站纷纷掏钱也购买版权,版权费就这么被抬起来了。抬高了多少呢?上百倍。热门电视剧的版权费已经上亿。比如2013年播出的《甄嬛传》,四家卫视的总出价还不到400万,总售价是7220万,到了2015年的《芈月传》,总售价已经超过了3.6亿,之后的《如懿传》,价格是5.4亿。从2012到2016年,版权费上升了135倍。
乐视购买正版,养肥并繁荣了影视业,这很好。但问题是:乐视这么做,把版权价格抬高了上百倍,等于和视频三巨头拼资金实力,迟早有撑不住的时候。当购买一部电视剧需要几千万、每年都要购买上百部影视时,乐视有钱吗?
没错,贾会计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他要自己拍。
(2)领行业风气之先,成立乐视体育。
乐视网早就在做体育了,也是乐视视频和超级电视的卖点之一。后来搞大了,体育频道于2012年8月正式上线,并成立了专门的“乐视体育”,为用户提供足球、篮球、网球、高尔夫等赛事的直播、点播和资讯的视频服务。
老邓(微信号:老邓的财经茶馆)认为,这是乐视的最大特色,也最应该做好,也能做好!因为这只需要投入资金,后续的管理也简单,并可围绕体育做很多增值服务,那是真正赚钱的!贾会计围绕乐视做了那么多事,只有这一件靠谱。乐视也不需要把所有的体育项目都抓住,只要抓五大联赛中的一两个,加上NBA就行了,其他小众项目都是可有可无。只有这样,才能集中资金做出自己的特色,并抓住最广大的青年观众。
可惜,由于后来乐视没钱了,新一年的英超等版权买不下来,现在基本黄了。
(3)领行业风气之先,成立乐视影业。
乐视影业的正式成立时间是2011年,隶属于乐视控股集团,但之前贾跃亭已经在和一些影视公司合作,并开始自己制作内容了。2016年6月7日,乐视在上海召开发布会,说要“投资150亿打造53部电视剧”。
150亿!难道视频公司要转身为影视制造公司吗?
也不是不行。但问题是:乐视这么做,是不是在和广大影视公司为敌?它制作的影视剧,能始终有较高的收视率吗?竞争对手会不会不愿意购买它的影视剧?另外,如果视频三巨头也学它,谁又能烧钱更久呢?
所以,如果乐视自己制作的影视剧不能大幅超过业内平均水平,亏钱是肯定的。乐视偶尔拍出一两部热门影视剧,没有任何问题,比如《红高粱》、《芈月传》。但是从长期来看,乐视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因为没有一家公司能长期保持出类拔萃的状态,尤其是影视剧只是乐视众多业务的一部分。
所以从长期来看,如果没有一块稳定的利润来源,乐视影业必死,也会成为拖死乐视的一大力量。
贾会计看不到这一点吗?
他不是看不到,而是在进行一场豪赌:希望乐视的生态环境,也就是“生态化反”,能产生互补作用。这就说到第(4)点了。
(4)领行业风气之先,赔钱卖乐视彩电。
贾跃亭的想法是:以超低价销售乐视彩电,肯定会急剧扩大用户量。然后让用户看乐视的视频,为会员付费(买彩电一度可以免一两年的会员费),乐视的版权费和视频投资,包括乐视体育,不都可以赚回来了吗?
想的很好,但贾会计这里又忽略了一个问题:那些传统黑电大户,创维、康佳、海信、长虹、TCL这五巨头,他们会有什么对策呢?
五巨头的策略,第一是降价销售,第二是和其他视频网站联合,对抗乐视的内容。
五巨头怎么自己不拍电视剧呢?
这就是老谋深算。或者说,和贾会计相比,五巨头毕竟经商多年,更加懂得经营之道。他们明白不能被乐视牵着鼻子走,传统黑电厂商去拍影视,简直太滑稽了,不如把竞争对手的视频接进来,这样内容也不少,让他们和乐视撕逼去吧。
当然,2016年TCL和乐视也开展了业务合作,但始终不温不火。TCL不可能不明白,乐视电视那么低的价格,是对自己釜底抽薪的伤害。但当时乐视貌似声势很大,所以三心二意地合作一把,也不是不行。但是这项业务对乐视和TCL,帮助都是很有限的。
所以乐视的彩电亏钱卖了好多年,至今为止,在某些月份(比如乐视大促销的月份),其销量可以勉强超越五巨头。但总的来看,全年销量无法和其中任何一个巨头相比,顶多持平,也就是一年四五百万台的规模。
既然销量无法战胜五巨头中的任何一个(更别说压倒它们的总量了),那么乐视自己的影视,又怎么和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竞争呢?
实际上,贾跃亭好像不明白:历史上从来没有靠亏钱卖昂贵的硬件来做大业务的!
从来没有!
请注意,这里有个限定词:“昂贵的”。历史上,从来没有靠亏钱卖“昂贵的”硬件来做大业务的。几千元一台电视,应该算昂贵了。虽然从屏幕面积来说,电视比手机便宜多了。
那么,历史上有靠亏钱卖“便宜的”硬件做大业务的吗?
有。不仅可以亏钱卖,而且可以赠送,因为它便宜。
最有名的例子是吉列剃须刀:很便宜,但如果要买吉列刀片,那就贵了。吉列就是靠低价卖剃须刀,为刀片抢占巨大的、稳定的市场,然后靠卖刀片挣钱的。
吉列刀片的质量很出色,能长期领先同行,因为吉列一直在长期创新。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标准石油公司在19世纪赠送煤油灯。
是的,赠送!标准石油公司在很多地区,是赠送煤油灯的。
煤油灯不要钱,但是煤油,要钱。
标准石油公司垄断了美国90%的市场,它不在乎用户使用竞争对手的煤油。通过赠送煤油灯,可以让煤油快速普及,代替传统的蜡烛。因为90%的用户长期使用标准石油公司的煤油,所以为洛克菲勒带来了滚滚利润。
无论是吉列还是标准石油公司,都可以在一年之内回收剃须刀和煤油灯的成本。这是因为和后续产品相比,剃须刀和煤油灯的价格并不贵,只要购买几次刀片和煤油,成本就能收回来,以后再卖就是利润了。
那么,乐视亏钱卖彩电,能在一两年之内回收成本、以后产生利润吗?
这需要在视频版权和自制内容上,每年投入上百亿,而且持续不断地投入,也许才有可能。
但是,视频版权和自制内容并不像刀片和煤油一样,能稳定地产生丰厚的利润。理由正如前文所说:买版权烧钱,乐视根本比不过视频三巨头,而自己投资拍影视剧,也不能保证长期超过竞争对手。所以,购买版权和自制内容产生的收入,基本上无法弥补投资,长期来看必然是亏钱的。
尤其是,当2014年之后人们看手机越来越多之后,贾会计为了维持乐视帝国的运转,让这些视频内容能有更多的流量,又不得不仿照“超级电视”的思路,推出了乐视手机。
(5)又一块烧钱业务:乐视手机。
2015年4月13日,在旧金山举办的乐视超级手机硅谷发布会上,乐视共发布了三款手机,有一块烧钱业务,开始了。乐视能在手机上达到国内一流吗?能长期跟随手机技术,甚至领导手机发展吗?
这概率太低了。
走到这一步,就是傻子也能看出来,贾会计围绕了乐视视频,已经开发出众多能带来现金流、但却不挣钱的业务。
带来越来越大的现金流,只能延缓乐视的死亡。但是推出乐视汽车,等于急剧加速了死亡。
(6)一块最大的烧钱业务:乐视汽车。
2016年1月5日,乐视在美国拉斯维基斯公布了其重要战略合作伙伴FF(法拉第汽车),并联手发布了FF首款概念车FF ZERO 1。虽然现场没有公布相关的车型参数,但是据内部人士透露,这款概念车的轴距达到2米9,最高时速超过200英里,百公里加速在3秒以内,应该说相当不错。
乐视到底在汽车上投资了多少钱?一开始据说要投资200亿,后来又说500亿。但是实际上远没有那么多,具体数字难以估计,但根据各方面的信息,现在乐视在汽车上已经至少投资了20亿,是靠谱的。
20亿仍然没有一分钱利润,尤其是没有一分钱现金流,对乐视来说,是要命的。
我真的搞不懂贾会计为什么要搞乐视汽车,难道是进行一笔更大的政治投机?
政治投机也不是不行,关键是得有那实力。也得看看自己是不是人家的嫡系。
或者贾跃亭对自己的融资能力很有信心,或者他已经疯了,在孤注一掷地豪赌。长远来看,必然是疯了。因为就算乐视能继续融资,每次都上百亿、几百亿地融资,但他越来越庞大的帝国,还是撑不下去!
因为他的业务实在太分散,而乐视也缺乏各方面的人才。
我不否认,乐视在推出视频业务、自制视频、超级电视、手机乃至汽车时,总是让人眼睛一亮。这反映出贾跃亭敏锐的市场嗅觉和高超的用户体验。乐视的产品在刚推出时,也确实有相当多的闪光点,而且初期的质量也可以。但是,乐视能在这么多领域,始终和众多专业公司抗衡吗?能始终跟上并引领技术和消费潮流吗?
这概率实在是太低了。从长期来看,是不可能的!
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人,一个公司,这么搞成功过!
业务,不是不可以多元化,BAT现在的业务都是多元化。但是纵观历史上成为巨头的多元化公司,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1、始终有一块最挣钱的业务,能源源不断地带来巨额利润和现金流!
对于BAT来说,是搜索、电商、以及围绕QQ海量用户产生会员费和利润;对于微软来说,是销售PC软件,对于谷歌来说,是搜索;对于过去的福特汽车、标准石油公司、杜邦来说,是汽车、石油和化工产品。总之,人家都有一块长期挣钱、并且利润丰厚的业务,而且规模很大!
乐视有吗?
2、有了雄厚的财力之后,再围绕一个核心搞多元化。
BAT,都没有放弃自己的核心,而是进一步加强核心的力量,继续做大做强。乐视围绕什么核心呢?如果说之前的各项业务都是围绕视频,那么乐视汽车围绕什么?大家在汽车里看视频吗?一堆产品堆起一个“生态化反”?更何况乐视有雄厚的财力吗?就靠日复一日的融资,让贾会计带领一帮二流人才和人家一流的专业公司竞争?
找到别人产品的弱点并不难,我们用的各种产品,包括彩电和手机,只要用一段时间,往往都会发现一堆缺点。拍脑瓜想出一个市场营销的妙计,或者产品的新功能,也不太难。但因此就要自己去做吗?烧钱推出一款新产品之后,难的是持之以恒地保持创新和高质量。
迟早崩溃的节奏,只是早晚而已。
但是,贾会计的资本运作水平,却是相当高的。乐视赔钱没关系,他和他的家族早就套现百亿了。下一篇就讲讲他是怎么在巨亏的情况下,为自己和家族挣钱的。
这,才是贾会计的看家本领。
更多金融市场分析,欢迎点击“阅读原文”,加入我的小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