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经济在短短二三十年实现起飞,确实是一个奇迹。
按照人均GDP计算的标准,它成为二战之后唯一一个从发展中国家发展起来的发达国家。中国作为老牌发展中国家,依然在路上。
这是相当了不起的成就。因为高端生态位早已被老牌发达国家所占据,后发国家想要跻身发达国家,那就要付出前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做个类比。哺乳动物的祖先,至少在两亿年前就出现了,但在一亿多年的时间中,体型始终非常小,就是一群散装耗子。直到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了,把高端生态位空出来,哺乳动物才迎来发展机会,逐步出现老虎、大象、犀牛乃至人类。老牌发达国家就相当于恐龙,韩国就是第一只成长起来的耗子,在恐龙没死的情况下实现这一点,难度可想而知。
打破环境限制谋求发展,必然采用了“猛药”,越是猛药,副作用也就越强。
上篇中我们谈到了由此带来的极端女拳问题(
“杨笠”事件背后:为何极端女权肆虐东亚?
)
这篇我们来继续追本溯源:
这些“猛药”到底是什么,怎么来的?
东亚三国为什么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以上种种与可萨犹太人以及光明会,到底有什么关系?
1961年11月11日,韩国总统朴正熙前往东京进行国事访问。日本首相池田勇人特地举行了欢迎晚宴。
在晚宴致辞中,池田引用了孟子的一句话“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并说,“两国间永久的睦邻友好,是以人和人相互理解为基础的。”这位晚宴以及整个朴正熙访问定下基调。
为搞好气氛,池田勇人特意请来了一个特殊人物——南云亲一郎,原伪满新京陆军军官学校首任校长。在场的韩国幕僚彼此面面相觑,不知道池田首相请这个早就退休的老头子参加国宴是什么意思,于是都望向朴正熙。
只见朴正熙站起身来,走到南云面前,向他昔日的校长郑重地鞠了个躬。
“感谢校长先生的培养。看到您健康的样子,学生非常高兴。愿您健康长寿。”
“看到朴君成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我非常高兴。承蒙谬奖,这是我一生的荣幸。”
“我给您倒一杯。”
这时,在一旁静观场面的全体来宾报以热烈的掌声。在场的崔永泽后来回忆那个场面说道:“宴席上,日本政治领导家们变得非常激动。我心里面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下了,‘啊,今后事情好办了’。”
在南云老校长的引荐下,朴正熙第二天又参加了日本前首相岸信介举办的午宴,这是朴正熙第一次与岸信介见面。
岸信介、朴正熙、南云亲一郎当年都在伪满洲,有着深厚的“满洲情结”。因此俩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朴正熙对岸信介说:“我们正模仿过去日本帝国士官学校训练学生的方法。训练韩国军队。”
朴正熙与岸信介会面
《朝鲜日报》评论说,“对于尝尽日帝侵略之苦的我们来说,其他方面也许可以,但在军队方面不想听到我们沿袭日帝传统的言论。”这也可以看出,在岸信介面前,朴正熙完全放下心理防备,心情过于轻松愉悦,嘴都没有把门了。
被称作“昭和之妖”的岸信介,是日本右翼政党自由民主党(自民党)的主要创办人之一,也是安倍晋三的外祖父。
岸信介被列为二战甲级战犯,却在东条英机等七名甲级战犯被处死的第二天获释,奇迹般地逃过一劫。更神奇的是,他居然还在战后出任日本首相,是战后日本政界右翼的鼻祖,也是推动日本战后经济崛起的关键人物。日本无法清算战争罪行,跟战后岸信介上台,右翼势力迅速得势有很大关系。
最高领导人就是战犯,怎么清算战争罪行?自己清算自己?
朴正熙成为岸信介的学生,学习如何发展经济的秘诀,并由此实现了韩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被誉为“汉江奇迹”。
很显然,韩国也失去了真正清算亲日韩奸罪行的可能性。
大统领朴卡卡,既是带动韩国经济发展的功臣,也是头号亲日韩奸。如果要清算韩奸,不可避免就要连带否定经济发展的成果,这是除了经济成就几乎一无所有的韩国人,绝对没有办法承受的。
2004年,卢
武铉政府通过了《亲
日反民族行为真相纠明特别法》,编制《亲日人名录和辞典》,朴正熙位列其中,然后就引发激烈反弹,卢武铉自己最后也跳崖身亡。
“汉江奇迹”同时也是“汉江怪物”,其中隐藏着太多扭曲与黑暗,成为日后朴槿惠口中的“韩国原罪”。
共同的满洲经历,让岸信介和朴正熙握手;
曾经的满洲经验,成为推动日本和韩国经济发展的源头;
同时也为日韩后续的发展,埋下了种种隐患;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满洲,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岸信介年轻时,就是狂热的法西斯主义者,信奉“满洲乃日本之生命线”理论,一直“想把满洲当作日本的一个经济区来加以扶植”。
1936年后,岸信介历任伪满洲国实业部总务司司长、产业部次长和总务厅次长等职,终于有机会实现梦想。
岸信介曾公开说:“满洲问题是日本有史以来的大问题,一定要勇敢果断,豁出命来认真对待”。
在岸信介的治理下,伪满洲国成长为整个亚洲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甚至超过了宗主国日本,高居亚洲第一,仅次于美国,苏联和英国,居全球第四。
〝伪满洲国〞震撼人心的经济成就,让在伪满工作的朝鲜人印象深刻。
韩国学者申荣雨,在《满洲纪行》中这样记载:
这里全是欧美式住宅,几乎都是两层或三层的小洋楼,水道和瓦斯的使用早不是什么新鲜事,甚至还有儿童游乐场等现代化设施,而且住宅周围全部围上了防护网,只要轻轻按下电源开关,无论什么都可以轻而易举地防范。
申荣雨笔下描述的,其实只是伪满三线城市抚顺。而拥有大量现代代设施的奉天(沈阳)、新京(长春)和哈尔滨,更把绝大多数的亚洲城市远远抛到了后面。新京是伪满洲国的首都,是日本全力建设的亚洲中心城市,给来到这里上军校的朴正熙,带来巨大的心灵震撼。
长春伪满建筑旧址
美轮美奂的建筑,宽敞整洁的街道,乡下人进城,来了就不想走了。朴正熙正是如此,从此一心想做一个伪满洲人。
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日本占领下的中国东北,超越了日本本土,成为东亚的经济中心。
根据中华民国的统计数据,至1943年秋,伪满依靠中国12%的土地和10%的人口,生产了占全中国93%的钢材,66%的水泥,69%的化工品,95%的机械,78%的电力。
仅以铁路为例,1945年,伪满拥有铁路总长15479公里,而直到1949年前,中华民国拥有铁路才不过22000公里。1940年,大连机车厂制造的SL――7客运列车,运营时速高达130公里,往返大连和长春。直到1997年第一次铁路大提速,中国才出现了最高运行时速140公里的高速列车。
为何日占朝鲜期间,按照“北工南农”建设朝鲜?因为北朝鲜的工业,本质上也是伪满工业的延伸配套。朴正熙的家乡——朝鲜半岛南部,那就是乡下中的乡下。
尽管战后,东北庞大的工业设施,绝大部分都被苏联军队拆除抢走,但仍给东北重工业打下坚实基础。解放战争之所以前期艰难,但是三大战役却势如破竹,就是因为林彪的四野在东北获得了大量的先进武器装备,从此一路平推。1949年之后的东北,长期作为新中国基础设施最好,重工业最发达,城市化率最高的地区,被称为共和国长子。
正是因为中国崛起的基础几乎都在东北,朝鲜战争是中国必打、必赢之战。朴正熙也正是因为有深厚的满洲经历,深
刻理解满洲对日本乃至整个东亚的战略意义,所以他才能预测出,朝鲜一旦开战,中国必定出兵。
朴正熙亲眼目睹了满洲的经济发展奇迹,当得知岸信介就是这一切的操盘人,并被其面授机宜之后,大喜过望,坚定了韩国与日本和解,并从岸信介那里学习满洲发展经验的决心。为此朴卡卡不惜一切代价,强力压制国内的反日声音,大力推动日韩和解步伐。
1965年,韩国政府以“了断”的原则,同日本政府签署《韩日基本协定》《韩日请求权协定
》等五份文件,宣告这两个历史恩怨深重的国家实现邦交正常化。此时的日本首相,是
岸信介的亲弟弟佐藤荣作(他们父亲是从岸家入赘到佐藤家,因此原本都姓佐藤,岸信介后来又改回父亲本家)
。
在请求权协定中,日本用5亿美元经济援助(无偿3亿美元,有偿2亿美元),换来韩国对历史上日本殖民统治所造成的国家级国民财产、权利、利益及请求权纠纷的“完全最终解决”的承认。这一协定,也成为今天日本政府主张“(韩国)战争被害者(强征劳工、慰安妇等)问题都依照‘请求权协定’获得解决”的法理依据。
在日本看来,通过一笔钱买断韩国对自己的恩怨,殖民统治时期犯下的累累罪行就此一笔勾销,实在是千载难逢的合算买卖。
对于亟待发展经济的韩国来说,换来一个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比什么都重要,这笔钱对于一穷二白的韩国也是弥足珍贵。但这场“速成的和平”,却给韩国社会造成巨大裂痕。
这笔钱并没有发放给真正的受害者,而是补贴给三星为首的韩国财阀,作为工业化的启动资金。
对历史的清算和对受害者个人赔偿的问题,两国存有巨大异议,韩国内部左右两翼对此的看法也是大相径庭。以1965年日韩五份政府文件形成的“1965体系”,始终存在崩塌的隐患。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一切矛盾都会被掩盖,一旦经济停滞,那么被强行压制的矛盾就会反噬。
日韩民族矛盾,和韩国财阀问题纠葛在一起,成为两国之间的一个定时炸弹,在安倍和文在寅当政的时代曾经强烈爆发过。
详见:
日韩生死劫
尹锡悦政府不顾民意,再次强行压制民间反日情绪,他又没有朴卡卡那样的威望,未来还会以更加剧烈的方式反弹。
朴正熙之所以这么不顾一切,急于和日本和解,不仅是为了获得启动资金,也是因为他从岸信介那里,得知了满洲的“经济
发
展
秘诀”,只争朝夕用它来拯救自己的国家。
满洲啊满洲,到底有什么秘密呢?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东北(满洲),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除了大家熟知的俄国和日本之外,实际上世界各个列强都有染指东北的野心。特别是靠近边境的哈尔滨,成为和上海一样的国际性商埠,先后有33个国家的16万余侨民聚集这里,19个国家在此设领事馆,成为当时的北满经济中心和国际都市。
其中还包括数万可萨犹太人。
这些可萨犹太人是怎么来的呢?
十九世纪后半叶,欧洲的排犹浪潮首先从俄国爆发。
东欧的可萨犹太人子在俄国鸠占鹊巢的种种举动,引发了斯拉夫人歇斯底里般的反噬。《锡安长老会纪要》在俄国大肆传播,揭露了可萨犹太人通过共济会来统治世界的野心。犹太复国思想(即锡安思想)逐渐成为犹太人的主流思潮,开始一场“出东欧记”。
锡安长老会纪要
(这是美国版的,特意注明:每个爱国的美国人必须要看)
将来美国人闹革命,不一定人手一本红宝书,
很有可能人手一本这本书。
可萨犹太复国,包括了多个备选地,其中之一就是满洲。
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中,日本因为获得了来自华尔街犹太金融大佬雅各布·希夫的鼎力支持,才能战胜庞大的沙俄帝国,迎来近代黄种人第一次战胜白种人的伟大成就。
也正是得到了日俄战争的鼓舞,1905年7月,孙中山等人在日本东京黑龙会大佬内田良平的家里,成立了中华同盟会,致力于武装革命推翻清政府。黑龙会的名字来源于黑龙江,该组织的目的,就是为了谋求永久占领我国东北,支持同盟会最终目的也是如此。
这条线跟后面要讲述的内容关系不大,按下不表。
你只要知道,东北是块宝地,惦记他的人很多很多。
中华同盟会成立
犹太人都是无利不起早,绝对不是来东北当活雷锋。
雅各布·希
夫之所以不遗余力支持日本,据他自己所说,就是为了报复沙俄的排犹行动。
雅可布·希夫除了自己提供一笔2000万美元的贷款之外,还在华尔街总计募集到7200万英镑的贷款,超过10亿日元,几乎包圆了日本发行的整个外债。要知道,这场战争中,
日本的全部战争花费也就17亿日元。
日俄战争沉重打击了俄国经济,国内矛盾尖锐,由此引发沙俄对外战争来转移矛盾的动机。最终在一战中爆发革命,沙皇全家人头落地,建立苏维埃政权,早期苏共中大部分都是犹太人。直到斯大林大清洗,可萨犹太人掌控俄国的企图最终落空。
怎么到处都是犹太人,应该不会是巧合,对吧?
为感谢雅各布·希夫对日本做出的巨大贡献,明治天皇打破旧例,特意邀请雅各布·希夫在皇宫共进晚餐,亲自向其授予旭日勋章。雅各布·希夫是日本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外国人。
与此同时,可萨犹太人获得了移民东北的机会。
左右日俄战争的犹太大佬——雅各布·希夫
雅各布·希夫是当时的顶级可萨犹太金融大佬之一,操控了1912年的美国大选,把伍德罗·威尔逊送上总统宝座(如果你还记得前文的话,威尔逊也是李承晚的博士导师)。
正是威尔逊的“
民
族自决
",导
致后来很多国家民族碎片化,包括
以色列建国,也是基于民族自决原则。
你说这事有多巧?
1913年,雅各布·希夫和其他几个犹太家族,包括罗斯柴尔德家族、摩根家族、华宝家族(Warburg,或译作:沃伯格)等,共同创立了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简称美联储。(参见
美联储是如何被金融家们“设计”出来的?
)
前文中提到的“光明会”、“共济会”之类的,这些犹太人就是站在光明会金字塔尖的人物。
华宝家族除了是美联储的主要设计者,也是德意志帝国银行的掌控人。正是在他们手上,纸币马克的印刷数量便进入了指数倍增模式。这些犹太金融家利用疯狂印刷的马克,以金融掠夺的方式,收购了一个又一个工厂、一条又一条铁路、一座又一座矿井、一个又一个优质公司……
就这样,占据德国总人口仅仅2%的可萨犹太人,拥有了德国一大半以上的财富,并掌握了德国的金融、娱乐、法律、媒体等各个领域。当犹太人以金融手段控制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后,还肆无忌惮地发放各种高利贷,攫取高额利润,享受“不劳而获”的美好时光。
华宝家族的操作,其实已经体现出可萨犹太人们控制世界的倚天屠龙术:
一是在新大陆的安全地带,打造“倚天剑”——建设全球金融中心,成为全球财富调度的枢纽;
二是在旧大陆上,挥舞“屠龙刀”——让其他各个国家和民族碎片化,采取各种方式巧取豪夺,将财富据为己有;
三是以上两方面相互配合,交替使用,可持续割韭菜。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倚天屠龙术第一次正式使用,没掌握好火候,威力太猛,引发强烈反噬。
犹太人在德国
肆无忌惮的疯狂掠夺,激发了整个德意志民族的刻骨仇恨,也铺就了落榜美术生上位的阶梯,也付出了几百万犹太人变成肥皂的深刻教训。
战后配合美国建立的全球贸易体系、金融体系,可萨犹太人持续不断挑动其他各国
的各种矛盾(女拳、LGBT、民族、宗教、种族等),收割全球不亦乐乎,倚天屠龙术越发纯熟,可萨犹太人逐渐失去敬畏之心,真的以为自己是“神之选民”,
越发胆大妄为。
第二次“出中东记”,可以安排上了。
在日俄战争中,近距离亲身见识到,犹太金融资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通天手段之后,一贯慕强的日本人,出于对犹太资本的迷信和青睐,产生了所谓的“亲犹派”。
为了跟犹太人套近乎,他们
甚至炮制出“日犹同祖论”,即
论证日本与犹太人是同一民族的“理
论”。
不是我巴结犹太,我本来就是犹太。
该理论始作俑者,为苏格兰传教士诺曼·麦克劳德,当年是为方便在日本传教而提出的理论。在1878年出版著作《日本古代史略图》(The Epitome of The Ancient History of Japa)一书中,提出日本人是犹太人曾经“失落的十支派”的概念。
类似的理论在英国也曾经出现过,说英国王室是失落的犹太人十支派中的一支。
该理论也成为“盎萨-
犹太
联盟”建立的基础。
这也不难理解,作为临近大陆又相对独立的大型岛国,英国和日本天然适合作为离岸金融中心。致力于“用金融控制世界”的犹太人,既然谋划并成功占据了英国,自然也会有侵入日本的设想,并为此做好理论铺垫。
在列举“日犹同祖”的证据之时,时常会将日本皇室的神话与犹太神话联系在一起。
如日本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原名为“神倭伊波礼琵古命”(Kamuyamato iwarehiko no mikoto),这个冗长而奇怪的名字,无论用日语还是汉语解释,都没有明确的含义,但是若用希伯来语的发音来理解的话,就可以被翻译为:“大和的创始人是希伯来人”。
神武天皇
日本皇室的象征“菊花纹”,亦在以色列的古代神殿中出现过;日本京都的象征也是六芒星,跟犹太人标记类似;还有,日本皇室的三神器“天丛云剑,八尺琼勾玉,八咫镜”,犹太经书中“刻有摩西十诫的石板、权杖、约柜”也是三件圣物。作为犹太支系,自然不会有三圣物原件,因此拿别的东西代替,这倒是勉强说得通。但是作为犹太人,居然连自己的经书都丢了,这就太离谱了吧。
虽然“日犹同祖”是牵强附会的产物,但这种思想仍然影响了相当多的日本人。特
别是配合近代日本出现的“脱亚入欧”思潮,宣称自己是犹太人的后裔,就可以“脱离远东孤岛或者异教徒国家的不光彩境地,一跃登上世界帝国的地位。同时,也能获得一种藐视信奉基督教国家的权威。因为他们会发现日本是神灵暗中呵护的国家。”
不过话说回来,“犹太人”并非血缘而是文化塑造的,当一群人自认为是“神之选民”,行为处事方式向犹太人看齐,那他们不是犹太,也胜似犹太人。
亚洲东方的“黄色犹太人”,和可萨犹太人一样,变态地渴求别人的土地。他们看上的土地就是满洲。
可萨犹太人来到东北,是不是也会对满洲的土地,抱有更多的想法呢?
满洲的“经济奇迹”,是不是跟这些可萨犹太人也有关系?
朴卡卡和岸信介,跟这些犹太人又有怎样的联系?
(未完待续)
-
-
-
-
-
-
-
-
-
-
-
-
-
-
-
犹太人是怎么被西方世界选做祭品的?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