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圈的学霸是怎样的?
18岁留学美国,进入哈佛大学;
21岁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系硕士学位;
33岁获美国斯坦福大学电机系博士学位;
但就是这么厉害的人,
52岁还在帮人打工,看老板脸色,被轮番折磨!
沉默太久,只为蓄势待发!
56岁的张忠谋闷闷不乐离开老东家,决定做一个世界级的公司,从此一
跃成为
科技圈里最会赚钱的中国人
!而
国际媒体则称他是一个让对手发抖的人!
2015财年显示:他的企业以1671亿营收获得净利润604亿,其利润规模是台湾最大企业、营收8872亿的鸿海精密231亿净利润的2.6倍;
是营收3950亿的华为369亿净利润的1.6倍;
是营收1028亿的腾讯288亿净利润的2倍多;
也领先阿里2016年财年(营收1011亿)427亿净利润将近180亿(注:货币单位均为元/人民币)。获利能力可谓冠绝群雄。
而这样的获利能力,对台积电来说,已不是一年两年,而是保持了几十年。
如今,张忠谋的台积电一年能赚下 1.5 个华为,2个腾讯!
有人说,在半导体产业不知道张忠谋,相当于在软件业不知道比尔盖茨。
-1-
从小居无定所,颠沛流离
18岁进入哈佛大学
1931年,
张忠谋
生于浙江宁波。他的父亲张蔚观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还是当时的宁波财政局长,后来到南京转战金融业,再后来则辗转重庆、上海、香港等城市并移民美国,
张忠谋已居住过 6 个城市,在 10 个学校念过书,长时间内都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
高中毕业时,张忠谋考入沪江大学银行系。在毕业前夕,他和几个相熟同学庆祝,大家喝了不少酒,尽情地叫喊,尽情地欢乐。
由于内战爆发,家人决定把张忠谋送去美国读理工,避开战乱得以保命。
1949年,18岁张忠谋被送进哈佛大学
。
在全校1000多位新生,他是唯一的中国人。当时的美国,以全世界5%的人口创造着全世界40%的GDP,正值最黄金时代。但张忠谋依旧努力学习,
很快在哈佛如鱼得水,
成绩位列全年级前10%。
不久后,
张忠谋的
父母也从香港去到美国,并建议张忠谋转学去
麻省学
理工。
尽管不太满意父母的安排,但张忠谋成绩依然优异!他形容自己对麻省“虽有十分的敬,却只有五分的爱。”
当张忠谋硕士毕业申请读博士时,他连续两次落榜了。
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十几年的读书生涯嘎然中断,下一步该做什么?
-2-
麻省博士不留爷
自有留爷处
被落榜羞辱的张忠谋,带着雪耻的怒火,把简历一封封地寄给了心目中的大公司。在发出简历两个月内,张忠谋获得了一些工作机会:
最满意的是鼎鼎大名的福特汽车,专业对口,待遇也好;
比较满意的是一个叫“希凡尼亚”的半导体公司,公司不怎么知名,但待遇更高,比福特高出一美金。
1955年5月,
张忠谋
去了多给他一块美金的“希凡尼亚”,进而一脚踏入半导体产业,并一路走到今天。
这也让他在后来感叹:“人生的转折点,有时竟是这么的不可预期!短短的一个电话,加上一时冲动的青年感情,就让我和半导体结了一生的缘!”
进入陌生的半导体,张忠谋才觉得这是个坑,因为他什么都不懂,只能努力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他还特意找到晶体管发明人之一,诺贝尔奖得主威廉•肖克利的经典著作——《半导体之电子与洞》来研读。
张忠谋的厉害在于学东西飞快,不到一年就被提拔为小主管,也有了4个下属。而后,因为跟上司意见不合,
张忠谋
辞职后加入到另一家公司——德州仪器。
-3-
27岁站稳脚跟
成了邻居眼里“疯狂的工作者”
在
德州仪器
,张忠谋感受不到什么叫做疲惫,只知道大家往前一起拼!而
他
也成了邻居眼里“疯狂的工作者”,
每天早上8点上班,直到半夜第三班开始后才回家。
当时,
德州仪器让
张忠谋来搞定这最难的一颗
IBM的电晶体
。张忠谋夜以继日的研究,终于让产品良率超过了IBM本身,最高达到惊人的20%。27岁的他获得人生中第一个正式管理职位:锗开发部门经理
。
正式在德州仪器站稳了脚跟!
与此同时,有一件事彻底震撼了张忠谋:
世上第一个集成电路诞生,他的老友杰克•基比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件事,让张忠谋领略到了科技的力量,这也成为他后面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1961年,张忠谋得到公司全额带薪去半导体业内第一学府斯坦福大学电机系读博士。
学成归来后回到德仪的张忠谋,被提升为锗晶体管研发经理,统领将近3000人的队伍,心中充满了斗志!
33 岁的他收入已达到美国的中上阶级,拥有哈佛、麻省、斯坦福三大世界著名学府的学习经历。
41岁那年,张忠谋登上了新高峰,成为德仪统领3万多员工和全球半导体业务的副总裁,也是这个世界500强企业的第三号人物,以及美国大公司职位最高的华人。
-4-
56岁重新出发,开始创业!
要做一个世界级的公司!
张忠谋执掌德州仪器时的半导体市场,群雄四起,硝烟弥漫,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甚至,
早在1974,《电子》杂志就将刚刚执掌德仪不久的张忠谋,形容为“掀起全球半导体大战,让竞争对手发抖的人。”
因不服公司的转型战略,52岁的张忠谋毅然辞职。消息一出,很多公司便想方设法地邀请他加入,他最终决定出任通用器材的总裁。
步入中年的张忠谋经常思考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他觉得应该重新出发,干出一番全新的事业,并且设定出伟大目标:
“当我办一个半导体公司,当然要它长期繁荣。那只有一条路——世界级。”
如今的全球最大半导体制造代工公司——台积电因此诞生。
当时,全世界看得见的半导体公司,走的都是芯片设计与制造一脚踢的路子,也就是从上到下垂直整合,什么都干。德州仪器、英特尔都是典型。
AMD设计,台积电为它制造,用制造和Intel拼。张忠谋的台积电价钱比Intel便宜这么多,公司的毛利还能达到50%。张忠谋趁机
打出自己的品牌,整个策略就是这样形成的。他定义了一个产业,救了整个台湾岛。
有人曾说:在半导体产业不知道张忠谋,相当于在软件业不知道比尔·盖茨。
-5-
亲手换掉接班CEO!
78岁的他再度执掌公司
2005 年,
74 岁的张忠谋开始了交班:辞去台积电总执行长职务,
并任命
蔡力行出任CEO职位。
当时的蔡力行在台积电工作已有20年,从厂长做起,是张忠谋一手训练出来的左膀右臂。
但这次交班,却最终让他大失所望!
2008 年金融海啸席卷全球,
台积电也未能幸免。
蔡力行不但未能领导台积电应对好形势,甚至还一度滑向深渊。2009年第一季,台积电的营业收入比上一季跌了差不多40%,毛利率跌到20%以内。更惨的是,整整一季,台积电的产能利用只有4%。
张忠谋和蔡力行
再加上
蔡力行一上任就变相裁员,这在张忠谋眼里的容不了的。
于是他动议董事会,罢免了蔡力行,将权柄重新收回自己的手中。震撼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甚至是,在了解到真相后的 10 分钟内,就做出了这个决定。
78岁的张忠谋重新执掌后做出了漂亮的成绩:
2010年,第一季,台积电营业收入达921.9亿台币,税后盈余336.6亿台币,是台湾1300家上市公司中获利最高的企业。全年营业收入突破4000亿台币,成长率超过40%,市值冲上2兆元台币,股价涨幅达30.65%。
张忠谋强势、铁腕、壮志雄心又脚踏实地
,比较我行我素,不喜欢混圈子逗闷子,也不兄道弟、拉帮结派、走后门搞政商关系,更不投机倒把或钻法律的空子。和任正非一样,他也有点知音难觅。
他在台积电是出名的严格,非常的严格。人家和他开会经常要带着胃药,因为几个问题问下来,就会出一身冷汗,他会把报告"啪"地甩出去,自己捡。
如今,张忠谋的台积电一年能赚下 1.5 个华为,2个腾讯,还领先阿里巴巴利润180亿!
而这样的获利能力,对台积电来说,已不是一年两年,而是
保持了几十年!
曹德旺 41 岁创办福耀玻璃,宗庆后 42 岁创办哇哈哈,任正非 44 岁创办华为,陶华碧 49 岁创办老干妈,只要你有激情、有梦想、有野心、肯放下一切去拼,什么时候创业都不算晚!
来源:科技创业内参(ID:ITCY365)
文:表妹
部分素材来源:华商韬略(ID:hstl8888)